第341章 规劝(1/2)
陈砚知道想要劝服裴筠绝不是一时之事,便告辞了。
裴筠转身看着陈砚离去的背影,深深叹口气“鸡蛋碰石头,如何能赢?”
想要办实事,先需保全自己。
若连命都保不住,一切都遑论。
既已得知陈砚也要入京,裴筠便不敢再耽搁,着急忙慌地命人收拾好行囊,两日后就出发了。
马车出松奉城门那一刻,裴筠悬了两日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
放松后,摇摇晃晃的马车便如同那幼儿的摇篮,很是催眠。
裴筠便靠着马车假寐,迷迷糊糊间感觉马车停了下来,车帘子被撩开,强烈的阳光照进来,让他缓缓睁开眼。
旋即,他就看到一身蓝衫的陈砚正笑着站在马车外对他拱手。
“我等已在此等候多时,终于等到裴大人了。”
裴筠一个激灵醒了神,心中怀有一丝期待“陈三元百忙之中竟抽空来给本官送行,让本官铭感五内。”
“裴大人要回京,下官也要回京,不如结伴而行。”
陈砚笑得如沐春风。
裴筠神情有些僵硬“本官有些私事,恐有不便。”
如此直白拒绝,陈三元该自觉些了吧?
“裴大人要办事,尽管去就是,我们可以等裴大人。”
“倒也不必……”
裴筠话还未说完,就见陈砚转头,对着身后喊了声“薛监军”,那薛正就骑着马,一步步慢慢踱过来。
那薛正的马还对裴筠打了个响鼻。
薛正一身飞鱼服,单手抓着缰绳,脸上是一片冰冷“总督大人岂能弃众多叛贼于不顾?”
裴筠道“有北镇抚司羁押,必不会出事。”
莫要以为他就怕了锦衣卫。
便是被锦衣卫抓进诏狱,他在文官中还能留个好名声。
要是跟陈砚同行,必会被其他人当成是陈砚的同党。
有北镇抚司众人在,天子不会怀疑他与陈砚结为朋党,可达官显贵,文武百官们会怀疑。
等陈砚去了京城要开海,他裴筠就要跟着陈砚一同完命!
他裴筠才立了大功,再熬几年,还可再往高处走,干什么要趟这趟浑水?
正因此,他才不声不响地走人。
谁知陈砚和北镇抚司众人提早在城外等着他。
果然没什么能瞒得过北镇抚司。
薛正拽着马往后退了两步,低头对陈砚道“还是你来。”
陈砚神情一凛,对着裴筠拱手“裴大人乃是平叛总督,本就该将叛贼押送回京,怎可将责任尽数甩给北镇抚司?若路上遇到反贼同党,将反贼救出,裴大人如何面对君父,如何面对大梁百姓?”
裴筠觉得头开始疼起来了。
当初在大殿之上,看陈砚舌战徐门时,他看得激动万分,今日这张利嘴用在他身上,他才知有多么难受。
“既如此,将反贼都交给本官吧。”
他即便担上押送反贼的重担,也不愿与陈砚同坐一条船。
当看到陈砚笑起来那一刻,裴筠就知道自己落入陷阱。
果然,副千户薛正猛得拔高声音“裴大人要从我北镇抚司手里要犯人?”
裴筠“……”
他倒是想,他敢吗?
官船挂的是裴筠的官牌和官旗,一上船,陈砚就将裴筠请到薛正的船舱,看着吐得昏天黑地的薛正对裴筠道“薛大人晕船如此厉害,裴大人怎敢将那些反贼都交给他?”
裴筠仰头看着窗外,悠悠道“陈三元都上了我的船,又何必还来挖苦我?”
想到往后悲惨的自己,裴筠悲从心起,黯然神伤起来。
陈砚正色道“此次平叛,大人该看到西洋船的威力。前朝时,我华夏的火器威力足以让他国胆寒,如今那西洋大炮的射程,已比我大梁的火炮射程更远。”
想到水战时西洋大船的威力,裴筠静默不语。
他是万万没有料到,大梁的炮船会被西洋炮船压制。
“大梁建国六十多年,火器并未有太大改进,西洋却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梁再这般停滞不前,一百年后,就算我们想继续禁海,西洋也会用大炮轰开我们的国门,屠杀我们的同胞,抢夺我们的土地,掠夺整个国家的财富。”
说到此处,陈砚脑海里是华夏百年屈辱史。
他语气越发愤慨“我等可以当做什么都看不到,想不到,随波逐流地当着官,熬资历,升官入阁,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裴筠想如此前两次般捂住耳朵,可此时的他知道这一切是徒劳。
就听陈砚道“史书会记下我们的自私、不作为,子孙后代会为了我们的错误吃尽苦头,甚至为此丧命。”
陈砚双眼审视着裴筠“裴大人要躺在坟墓里,看着子孙后代四处逃难,看着整个华夏百姓的血染遍华夏的每一寸疆土吗?”
裴筠很想说不可能,可那两艘西洋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裴筠转身看着陈砚离去的背影,深深叹口气“鸡蛋碰石头,如何能赢?”
想要办实事,先需保全自己。
若连命都保不住,一切都遑论。
既已得知陈砚也要入京,裴筠便不敢再耽搁,着急忙慌地命人收拾好行囊,两日后就出发了。
马车出松奉城门那一刻,裴筠悬了两日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
放松后,摇摇晃晃的马车便如同那幼儿的摇篮,很是催眠。
裴筠便靠着马车假寐,迷迷糊糊间感觉马车停了下来,车帘子被撩开,强烈的阳光照进来,让他缓缓睁开眼。
旋即,他就看到一身蓝衫的陈砚正笑着站在马车外对他拱手。
“我等已在此等候多时,终于等到裴大人了。”
裴筠一个激灵醒了神,心中怀有一丝期待“陈三元百忙之中竟抽空来给本官送行,让本官铭感五内。”
“裴大人要回京,下官也要回京,不如结伴而行。”
陈砚笑得如沐春风。
裴筠神情有些僵硬“本官有些私事,恐有不便。”
如此直白拒绝,陈三元该自觉些了吧?
“裴大人要办事,尽管去就是,我们可以等裴大人。”
“倒也不必……”
裴筠话还未说完,就见陈砚转头,对着身后喊了声“薛监军”,那薛正就骑着马,一步步慢慢踱过来。
那薛正的马还对裴筠打了个响鼻。
薛正一身飞鱼服,单手抓着缰绳,脸上是一片冰冷“总督大人岂能弃众多叛贼于不顾?”
裴筠道“有北镇抚司羁押,必不会出事。”
莫要以为他就怕了锦衣卫。
便是被锦衣卫抓进诏狱,他在文官中还能留个好名声。
要是跟陈砚同行,必会被其他人当成是陈砚的同党。
有北镇抚司众人在,天子不会怀疑他与陈砚结为朋党,可达官显贵,文武百官们会怀疑。
等陈砚去了京城要开海,他裴筠就要跟着陈砚一同完命!
他裴筠才立了大功,再熬几年,还可再往高处走,干什么要趟这趟浑水?
正因此,他才不声不响地走人。
谁知陈砚和北镇抚司众人提早在城外等着他。
果然没什么能瞒得过北镇抚司。
薛正拽着马往后退了两步,低头对陈砚道“还是你来。”
陈砚神情一凛,对着裴筠拱手“裴大人乃是平叛总督,本就该将叛贼押送回京,怎可将责任尽数甩给北镇抚司?若路上遇到反贼同党,将反贼救出,裴大人如何面对君父,如何面对大梁百姓?”
裴筠觉得头开始疼起来了。
当初在大殿之上,看陈砚舌战徐门时,他看得激动万分,今日这张利嘴用在他身上,他才知有多么难受。
“既如此,将反贼都交给本官吧。”
他即便担上押送反贼的重担,也不愿与陈砚同坐一条船。
当看到陈砚笑起来那一刻,裴筠就知道自己落入陷阱。
果然,副千户薛正猛得拔高声音“裴大人要从我北镇抚司手里要犯人?”
裴筠“……”
他倒是想,他敢吗?
官船挂的是裴筠的官牌和官旗,一上船,陈砚就将裴筠请到薛正的船舱,看着吐得昏天黑地的薛正对裴筠道“薛大人晕船如此厉害,裴大人怎敢将那些反贼都交给他?”
裴筠仰头看着窗外,悠悠道“陈三元都上了我的船,又何必还来挖苦我?”
想到往后悲惨的自己,裴筠悲从心起,黯然神伤起来。
陈砚正色道“此次平叛,大人该看到西洋船的威力。前朝时,我华夏的火器威力足以让他国胆寒,如今那西洋大炮的射程,已比我大梁的火炮射程更远。”
想到水战时西洋大船的威力,裴筠静默不语。
他是万万没有料到,大梁的炮船会被西洋炮船压制。
“大梁建国六十多年,火器并未有太大改进,西洋却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梁再这般停滞不前,一百年后,就算我们想继续禁海,西洋也会用大炮轰开我们的国门,屠杀我们的同胞,抢夺我们的土地,掠夺整个国家的财富。”
说到此处,陈砚脑海里是华夏百年屈辱史。
他语气越发愤慨“我等可以当做什么都看不到,想不到,随波逐流地当着官,熬资历,升官入阁,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裴筠想如此前两次般捂住耳朵,可此时的他知道这一切是徒劳。
就听陈砚道“史书会记下我们的自私、不作为,子孙后代会为了我们的错误吃尽苦头,甚至为此丧命。”
陈砚双眼审视着裴筠“裴大人要躺在坟墓里,看着子孙后代四处逃难,看着整个华夏百姓的血染遍华夏的每一寸疆土吗?”
裴筠很想说不可能,可那两艘西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