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筠不过一个四品官,级别是不够任总督一职的。

    可裴筠有别人替代不了的优点,那就是干净且听话。

    为官多年,与任何派系都无往来,纵使从未打过仗,也比朝堂之上绝大多数人都适合。

    至于粮草,就只能由裴筠去卫所调取。

    兵部被徐门牢牢把控,纵使他不将兵部上下众人关在宫里,他们也能卡一卡审批流程,压下粮饷不发。

    果然不出所料,一个月后宫门大开,直到裴筠等人仗打完了,粮草还未发往宁淮。

    若非陈砚,宁王怕是已在宁淮称皇了。

    永安帝看着百官弹劾陈砚的奏疏,犹如看笑话。

    陈砚所做种种,他能不清楚?

    果真是官字两个口,想如何诬陷便如何诬陷。

    大梁朝是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君王做什么事,需得官员们赞同才能推行,否则便是政令出不了京城,有些更是出不了宫。

    为何百官哭谏时,天子会妥协?

    因这是百官对天子的胁迫,若天子依旧固执己见,这个天子就会被整个官僚阶级放弃,再难掌控天下。

    君权也就名存实亡。

    永安帝承受的压力就在于此。

    这些时日,他是在用自己的王权与百官做抗争。

    一旦输了,要么陈砚被杀,要么他这个皇帝此生便是傀儡。

    纵使天子,在如此压力之下也顶不住,默认汪如海派人去找陈砚。

    原本想的,是能拖一时是一时,不成想,陈砚竟如此强悍,将向来善争吵的文官集团给压得无一人敢再应战。

    陈砚真乃上天赐给他的神兵利器!

章节目录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江河大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河大爷并收藏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