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的紫藤花架下,七八张马扎围成一圈,马扎上的老人们正热议着什么,话题像藤蔓般缠绕不休。

    "三号楼的张老师昨天搬新家,听说他儿子生意做的非常大....."

    "可不是嘛,现在的年轻人真会享受!"

    穿灰夹克的大爷正唾沫横飞:"我那孙子非要教我用智能手机挂号,捣鼓半天眼睛都花了......"众人一阵哄笑,惊飞了枝头几只麻雀。

    杨华跟着笑起来,晨光穿过紫藤花叶,在他手背上投下细碎的金斑,混着老人们的絮语,倒比保温杯里的枸杞水更让人觉得暖意融融。

    杨华听到他们的谈话,不禁被吸引了过去,他走到这些大爷大妈身边,加入了他们的讨论。

    这时,一位老人抱怨道:“我那上小学的孙子昨天回来跟我说,学校的饭菜真是太难吃了,而且几乎没什么肉。”

    旁边的一位中年人附和道:“您说得对,现在中小学生在学校的伙食可真不便宜!随随便便一餐都得要二十块钱!”

    另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也插话道:“我们单位的伙食可就不一样啦!一天才几块钱,那叫一个吃得舒服!早餐至少有四五种花样,中餐更是有十几样菜可以选择,跟在外面吃自助餐差不多呢!而且中午吃剩下的,如果有需要,晚上还可以自己去食堂热一热,一天三餐都能在单位解决。食堂的师傅都是单位专门请来的,不仅干净卫生,单位员工还随时可以去食堂检查。听说单位每人每天还补贴三十块钱的伙食费呢!”

    中年男人感叹道:“现在只要是有单位的,那伙食可真是没得说啊!扣职工几块钱,不过就是走个形式罢了。”

    老人接过话茬,忧心忡忡地说:“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多为读书的孩子们考虑考虑呢?孩子们花在吃饭上的钱倒不是最重要的,我就是担心钱花出去了,孩子们还吃不好,甚至连基本的卫生都无法保证。”

    这时,另一个大妈也附和道:“可不是嘛!我孙子读高中住校,一天三餐都在学校吃,一个月的伙食费就得一千出头呢!这还不算他偶尔去学校里的小超市买点零食、营养品什么的。这还只是在学校的花销,我媳妇说,一年下来,孩子在学校的总花销得三万,再加上其他零零碎碎的费用,至少也得一两万呢!”

    一旁的大爷听了,连连点头,深有感触地说:“谁说不是呢?现在养一个孩子可真是太不容易了!要不是我和老伴一直补贴着孩子们,估计他们平时的生活都得紧巴巴的。”

    就在这时,大妈随声附和道:“可不是嘛!我和我老伴的退休金加起来有一万多呢,但其中一半都拿去补贴孩子们了。听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愿意生孩子,毕竟好的年轻人要是没有我们这些老人的帮扶,恐怕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维持。”

    杨华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这些大爷大妈们议论的话题,心中不禁感叹道:“现在的年轻人确实不容易啊,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更别提生孩子了。难怪生育率会越来越低呢。”

    突然,杨华想起刚刚那位大爷提到的关于中小学生在学校吃饭费用高、卫生堪忧的问题,觉得这确实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他暗自琢磨着,等有时间了,一定要和小王一起去实地考察一下。

    于是,杨华开口问道:“我听说有些学校是同意学生家长去学校食堂检查食材卫生情况的,对吧?”

    大爷回答道:“嗯,我也听说过有这样的学校。不过,大部分学校还是没有这种规定的。就算有家长去检查,谁又能保证学校不会提前做些准备呢?”

    另一个大爷感慨地说道:“现在这社会啊,弄虚作假的事情真是太多了!我前几天还听说,就连少林寺的方丈都被抓起来了呢!”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惊讶和无奈。

    一旁的大妈听到这话,立刻哼了一声,不屑地说道:“男人啊,都一个德行!现在连和尚都这么不靠谱,真是让人失望!”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中年男人插嘴道:“我也听说那个少林寺方丈挺厉害的,好像还是佛教理事会的会长呢,官儿可不小啊!”

    大爷摇摇头,叹息道:“都说出家人应该六根清净,可这位方丈却如此堕落,看来也不能免俗啊!他违法乱纪这么久才被发现,真不知道国家是怎么监督的。”

    中年男人点点头,表示赞同,然后接着说:“其实,我国最开始信奉的是道教,佛教是后来才传入我国的。道教讲究的是信佛,心诚则灵,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而道教才是咱们华国真正的第一教呢!它不仅有理论,还有实际行动,比如中医、如何治理家国,为人处世等等,这些都是道教的贡献。”

    一旁的大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又问道:“那为什么现在信奉道教的人比信奉佛教的人少呢?”

    中年男人想了想,回答道:“这可能与佛教的传播方式有关。佛教比较注重宣传和推广,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吸引信徒,比如举办法会、讲经说法。佛教还会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叔的歪歪之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步入中年的男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步入中年的男人并收藏大叔的歪歪之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