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华的脑海深处,小舅妈一直都是那个让人感觉有些斤斤计较、自恃有些小聪明且总想着占点便宜的形象。

    说起小舅的早逝,这其中多少也和小舅妈有些关系。

    小舅比杨华足足大了十岁,在杨华的童年时光里,小舅对他的关怀可谓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

    八十年代小舅不仅有着高中文化程度,而且还曾经在乡里担任过没有正式编制的老师。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的农村,这样的学历和经历绝对算得上是有文化的人了。

    然而,小舅的心气却很高,他并不甘心仅仅做一个没有编制的乡村教师。

    终于,小舅下定决心,毅然决然地辞去了没有编制的乡村教师这份工作,勇敢地迈出去闯荡。

    小舅凭借着聪明的头脑承接一些小型的工程项目。一开始,小舅的事业发展得颇为顺遂,他所带领的小工程队生意也如日中天、蒸蒸日上,不仅在镇上做了新房子,还娶了媳妇。

    然而,就在小舅结婚之后,一切都开始悄然发生着变化。小舅妈,这个看似精明能干的女人,却隐藏着一颗自私自利的心。

    自从她嫁给小舅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插手小舅的工程,小舅的小工程队似乎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拖入了下坡路。她不仅教唆小舅开始克扣工人们的工钱,更过分的是,她竟然私自将小舅交给她发放的工钱截留了下来。

    要知道,小舅的工程队成员大多都是乡里乡亲,大家都念着这份乡情,没有把事情闹得太过难堪。但小舅妈却愈发得寸进尺,她不仅继续克扣工人们的工钱,甚至在工人们完成工作后,还故意拖延支付工钱的时间。

    更令人气愤的是,小舅妈还会编造各种理由来指责工人们的工作质量有问题,导致甲方不愿意结账,最终让这些工人们的辛勤劳动都化为泡影。

    然而,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们渐渐察觉到了小舅妈背后的小动作。甚至有人还找到了甲方结清工程款的证据。

    那些被小舅妈克扣工钱的乡亲,愤怒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于是,天天都有人堵在小舅家门口,讨要被拖欠的工钱。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乡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小舅的小工程队的信誉也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原本蒸蒸日上的生意一下子变得门可罗雀。

    从此以后,就算小舅偶尔能接到一些小工程,也没有人愿意再去给他干活了。小舅的事业一落千丈,他变得郁郁寡欢,最后只能无奈地去给别人打打下手,赚取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计。

    生活的种种不顺心,使得小舅渐渐沉溺于酒精之中无法自拔。日积月累,小舅的身体终于不堪重负,被查出患上了喉癌。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噩运,小舅妈却选择了冷眼旁观,对小舅的病情不闻不问。

    而此时的小舅,家中还有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正处于读书求学的关键阶段,本应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却因父亲的重病而蒙上了一层阴影。

    更令人无奈的是,化疗和手术所需的高昂费用对于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尽管我妈、大姨、小姨和大舅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东拼西凑地凑了一些钱给小舅看病,但这些钱也仅仅只能用来开点药,稍微缓解一下小舅的痛苦罢了。

    最后小舅拖了大半年就去世了,还是小舅的哥哥姐姐们每家出了点钱,把小舅给安葬了。

    至于收到一些白包都给了小舅妈,让她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杨华深知今天与小舅妈谈论小舅在老家的地基问题,恐怕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结果。

    杨华还是决定先带着礼物去探望一下小舅妈,然后再找个机会和两个表弟谈一谈。毕竟,这两个表弟还比较懂事明理,或许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支持和理解。

    当小舅妈看到杨华提着一大堆礼物登门拜访时,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以为杨华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她帮忙,或者是家里有什么婚嫁喜事要请她参加。

    当杨华表明来意,只是说自己的父母年纪大了,想在下个星期天请几家亲戚聚一聚,吃个便饭时,小舅妈显然有些出乎意料。

    看着杨华带了这么多礼物,小舅妈心里虽然有些过意不去,但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于是便找了个借口推脱道:“华华,你看舅妈我这麻将室里忙得很,实在是抽不出时间过去。要不这样吧,你去问问你那两个表弟,看看他们有没有空去,如果他们有空的话,你让他们代表我去看看你父母。”

    杨华连忙应道:“小舅妈,我也有段时间没见到大威和小威了,正好趁这个机会去看看他们。我这就去问问他们。”

    小舅妈点了点头,说道:“行,那你自己去问问他们吧,我这里实在是忙得走不开,就不能招呼你了。”

    杨华笑着说:“没事儿,小舅妈,您忙您的,我这就去。”说完,杨华就离开这栋小舅临死前都没有完工的楼房。

    出了门,杨华分别拨通了大威,小威的电话,询问他们在哪里。大威和小威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叔的歪歪之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步入中年的男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步入中年的男人并收藏大叔的歪歪之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