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洛将这条视频反复观看,顿时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各个王朝灭亡之前漫天飞舞的谣言。

    “大秦时期,方士卢生向秦始皇进献了一本图谶书,上面写着 :亡秦者,胡也。”

    “东汉时期,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隋朝时期,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

    “明朝时期,十八子,主神器。”

    黎洛忍不住啧啧两声,目光移向了明朝的预言,瞬间对古人的智慧钦佩得五体投地。

    “十八子,合起来就是 “李”字,暗示李姓之人将成为天下之主。”

    “说的不就是李自成吗?”

    ……

    大明位面。

    朱元璋脸色五彩缤纷,望着关于明朝的谣言,他陷入了沉思。

    “十八子,主神器。”

    “刘伯温不是说,大明能传万子万孙吗?”

    朱棣、朱标二人齐齐陷入了沉默:明朝都亡了,这话,你信吗?

    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

    崇祯,他的孙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万历,万孙,大明能传万子万孙,这话,没毛病。

    ……

    天幕突然黑了下来。

    下一秒,一个霸气侧漏的军人形象出现在天幕之上,他的眼神坚定而锋芒毕露,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此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压迫感。

    众人心头一震,不禁纳闷:这人是谁?

    紧接着天幕一侧文字缓缓浮现:逆境辛弃疾,顺境张宗昌,致敬诗人元帅!

    ……

    大秦位面。

    嬴政眉头微皱,总觉得在什么地方,听过张宗昌的名头。

    他默念着张宗昌的名字,百思不得其解。

    “张宗昌?”

    “寡人究竟在何处听过张宗昌的名字呢?”

    李斯托了托下巴,立刻从记忆的角落里搜索出了张宗昌的个人信息。

    他微微弯了弯腰,笑着在嬴政耳边说道:

    “陛下,张宗昌就是那位山东第一诗人。”

    “国内人工降雨第一人呐。”

    嬴政:说了,又好像没说……

    “寡人……记起来了。”

    ……

    南宋位面。

    辛弃疾更是哭笑不得,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他竟然成了一个形容词。

    张宗昌,他有印象。

    就是那个为了让龙王降雨,拿大炮炮轰龙王庙的军阀,同时他还是一个“诗人”。

    辛弃疾突然笑出了声。

    张宗昌直白、粗俗、诙谐的诗词,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辛弃疾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耳边仿佛传来了张宗昌诙谐的朗诵声: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

    辛弃疾心中越发好奇。

    “究竟是什么人,可以用逆境辛弃疾,顺境张宗昌来形容呢?”

    ……

    天幕之上,旁白响起:

    【如何评价诗人元帅陈毅的艺术水平】

    【答:主要看外部环境】

    众人一懵,还没有等他们想明白,天幕上已经飘来了密密麻麻的弹幕。

    “元帅诗人的诗的高度取决于和敌人的直线距离。”

    “后来被张大帅附身了是吧?”

    “主要是后来他去过山东,受到了山东第一诗人张大帅的感染。”

    “果然应了那句话:没有压力,就会失去文采。”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我就说失恋的时候为什么才思泉涌,热恋的时候嘴巴就跟缝起来了一样。”

    “侧面证明了,幸福的生活写不出伟大的作品。”

    “一切机动化,一切自动化,一切电气化,还要按一下。”

    “但凡他老人家写完梅岭三章就封笔,高低也是一个儒将,但他没忍住啊。”

    ……

    看着天幕上的弹幕,众人越发好奇后世网友提到的梅岭三章。

    就在这时,天幕旁白继续响了起来。

    【逆境时的诗《梅岭三章》】

    【其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其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其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

    南宋位面。

    辛弃疾看了梅岭三章,直接愣住了。

    他望着天幕,情不自禁念出了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天幕通古代,给帝王一点震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小天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天宝并收藏天幕通古代,给帝王一点震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