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彻惊讶的时候,天幕继续滑动了起来。

    一个名为【我们为什么叫汉族】的标题出现在天幕上。

    看到标题的瞬间,刘彻心头一乐,欧洲骑士瞬间被他抛之脑后。

    他挺直了腰杆,只觉得意气风发,他目光炯炯地盯着天幕,心中满是期待。

    “汉族。”

    “我大汉强盛到让后世以汉荣。”

    嬴政微微皱眉,惊讶不已。

    “我大秦也很强大。”

    “为什么后世不称自己为秦族?”

    李世民更多的是不服气,他站起身来,环顾四周,朗声说道:

    “大唐的繁荣,让全世界都心生向往。”

    “唐人街在世界各个角落遍地开花。”

    “为什么后世之人称自己为汉人,而不叫唐人?”

    就在帝王们心有不甘的时候,天幕之上旁白响了起来。

    【汉族为什么叫汉族,而不叫秦族或唐族】

    【大秦一统天下,有着非凡的意义】

    【而大唐的强盛也人尽皆知】

    【然而为什么我们以汉人自居,民族是汉族,写的字是汉字,传统服装是汉服,连说的语言都被称之为汉语】

    ……

    大汉位面。

    刘邦的嘴角高高扬起,他的眼中满是得意与自豪。

    “诸位爱卿都听到了吗?”

    “后世以汉人自居,民族为汉族,写的是汉字,穿的衣服是汉服,连说的语言都被称之为汉语。”

    “尽管秦朝一统天下,大唐强盛无比,但唯有大汉,让后世以“汉”为荣。”

    “汉族为什么叫汉族?因为有强悍的大汉王朝。”

    此时,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也都激动万分。

    他们这些人作为大汉的开国功臣,定能流芳百世。

    其历史地位,一定不比贞观一朝的臣子差。

    ……

    天幕视频继续播放。

    【因为汉朝的强盛绝无仅有】

    【国恒以弱丧,唯独汉以强亡】

    【连盛世唐朝在危难来临之际,都需要向外族借兵】

    ……

    大唐位面。

    李世民心头一梗,他没想到天幕竟会提及向外族借兵一事。

    盛世大唐竟然向外族借兵,岂不说明大唐军事实力含有水分?

    李世民握紧了拳头,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

    他的目光掠过群臣,看向了角落里的王玄策。

    那个号称史上最牛的外交官,一人灭一国的文臣。

    不仅打破了大唐的军事布局,还让大唐丢了唐族的称号。

    大殿之上王玄策面露尴尬之色,他努力缩缩脖子,企图让陛下把自己当个屁给放了。

    盛世唐朝向外族借兵,说的不就是他吗?

    当年中天竺国国王去世后,阿罗那顺篡位并袭击了自己的使团。

    他逃出来后,凭借大唐的国威,向吐蕃借了1200骑兵,向尼泊尔借了7000骑兵,最终灭掉了中天竺。

    原来有多高兴。

    现在的王玄策就有多后悔。

    一人灭一国,看似风光,却为大唐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王玄策。”

    “你可知错。”

    王玄策瞬间滑跪,脑袋磕得梆梆作响。

    “微臣错了。”

    “求陛下责罚。”

    朝堂之上静谧得可怕,大臣们全都一言不发,生怕触碰到陛下那根敏感的神经。

    李世民的目光死死盯着王玄策,过了许久,李世民突然泄气了,他摆了摆手。

    “罢了,此事不能全怪你。”

    李世民失望的叹息传入王玄策的耳中,他心头一紧,一股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

    完了,以后可能得不到陛下的重用了。

    同位面的唐肃宗彻底傻眼了。

    他只是向回纥借了4000骑兵,协助平叛,就让盛唐在军事上留下了一个污点。

    “朕是收复两京,缓解回纥对唐朝的压力。”

    “怎么就成了连盛世唐朝在危难来临之际,都需要向外族借兵了?”

    ……

    【可大汉就算是在病入膏肓时期,也能吊打周边外族】

    【即使到了三国时期,刘曹孙能把周边外族耍着玩】

    【诸葛亮七擒孟获,司马家暴打羌族】

    【公孙瓒把匈奴打得叫爹,一个前锋军张辽就能脚踩乌桓】

    此刻,天幕上开始飘起了零星的弹幕。

    “外族在三国时期就是经验包、出气筒。”

    “三国时期,他们把外族当副本刷的。”

    “在家里你叫我马儿,我不挑你的理,到了西凉,你得叫我神威天将军。”

    “汉族一直是看表演的那批人,所以我们不擅长歌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天幕通古代,给帝王一点震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小天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天宝并收藏天幕通古代,给帝王一点震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