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俊贤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点了点头,道:“这个主意不错。我昨夜就想到了李牧和和赵武陵,他们手握重兵,皇上这一招对他们的威胁不比我小。咱们可以试探一下他们的态度,看看能不能联手应对。”
就在这时,管家匆匆走进议事厅,禀报道:“王爷,北熊军团的李牧和将军求见。”
史俊贤一愣,随即露出笑意,道:“来得正好,快请!”他心中暗道,李牧和深夜来访,必是跟自己一样,对皇帝的计划寝食难安。
不一会儿,李牧和大步走进议事厅。他穿着一身便装,脸上带着一丝疲惫,显然也是一夜未眠。史俊贤起身相迎,拱手道:“李将军,深夜来访,必有要事。”
李牧和也不客气,直截了当道:“王爷,昨夜宴会上的事您也看到了,皇上这是要咱们交兵权。我北熊军团的兄弟们不服,我也不甘心。可皇命难违,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史俊贤请李牧和坐下,示意幕僚奉茶。他沉声道:“李将军,咱们的想法不谋而合。皇上这一招,分明是要削咱们的权。可眼下硬抗不是办法,我打算先顺从,交出兵权,但暗中保留实力。你觉得如何?”
李牧和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他粗声道:“王爷说得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打算推荐我的副将王大用接任,他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忠诚可靠。这样就算兵权交了,北熊军团也不会完全脱离我的掌控。”
史俊贤点了点头,道:“好主意。我也打算推荐平南军团的赵运平接任,他年轻有为,又对我忠心耿耿。咱们推荐自己人,既能应付皇上的安排,又能留条后路。”
李牧和拍了拍大腿,道:“王爷高见!那咱们还得拉上赵武陵,他手下的兵也不少,三家联手,才能有点底气。”
史俊贤微微一笑,道:“我正有此意。明日我派人去试探赵武陵的态度,若他愿意,咱们三人便可共同进退。”
两人商议完毕,李牧和起身告辞。史俊贤送他到门口,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暗道:“这一步棋,走得稳当些才好。”
与此同时,赵武陵的府邸中也是一片灯火。他坐在书房内,手里拿着一卷书,却久久没有翻页。昨夜宴会上的情景在他脑海中反复浮现,皇帝的计划让他感到不安。他是个儒将,擅长谋略,对朝堂上的风吹草动格外敏感。他低声道:“皇上这一手,真是滴水不漏。”
一位幕僚走进来,拱手道:“将军,皇上这是要咱们交兵权,咱们得早做打算啊。”
赵武陵点了点头,道:“我知道。可硬抗不是办法,咱们得顺着皇上的意思来。我打算推荐张文谷接任,他年轻有为,又对我忠心,这样就算兵权交了,我也能放心些。”
幕僚道:“将军英明。只是,咱们还得看看其他军团的态度,若能联手,或许更有把握。”
赵武陵沉思片刻,道:“你说得对。史俊贤和李牧和那边,怕是也在盘算。我先观望一下,看看他们的动静。”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禀报:“将军,平南王府的使者送来一封信。”
赵武陵接过信,打开一看,是史俊贤的亲笔信,约他次日见面商议对策。他看完信,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道:“看来,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
次日清晨,平南王府的议事厅内再次热闹起来。史俊贤坐在主位,李牧和和赵武陵分坐两侧,三人身旁还跟着几位心腹幕僚。桌上摆着茶盏和几张空白的纸张,显然是为草拟奏折准备的。窗外阳光透过薄雾洒进来,给屋内添了几分暖意,但三人脸上的神情却依然凝重。
史俊贤率先开口,声音平稳:“两位将军,昨夜咱们聊了大半夜,眼下形势逼人,皇上要咱们交兵权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咱们得尽快拿出奏折,推荐接任人选,既要应付皇上的安排,又要保住自己的根基。”
李牧和点了点头,粗声道:“王爷说得对。我昨夜回去想了想,决定推荐我的副将王大用接任北熊军团。他是我一手培养的,打仗勇猛,对我忠心耿耿,有他在,我也能放心些。”
赵武陵微微一笑,接话道:“李将军这主意不错。我也想好了,打算推荐张文谷接任我的军团。他年轻有为,深得将士们的信任,又对我忠心,是个合适的人选。”
史俊贤听后,点了点头,道:“好,我也决定了,推荐平南军团的赵运平接任。他年纪虽轻,但智勇双全,曾在南疆立下大功,对我忠心不二。有他在,平南军团不会散。”
三人各自报出人选,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一位幕僚建议道:“王爷,两位将军,推荐人选虽定,但奏折上的理由得写得漂亮,既要让皇上满意,又不能露出咱们的心思。”
史俊贤沉思片刻,道:“说得对。咱们得把这些年轻人夸一夸,突出他们的能力,又要显得咱们是真心为国考虑。”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行字,念道:“臣平南王史俊贤,荐平南军团副将赵运平接任军团领导。赵运平年少有为,智勇双全,曾在南疆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深得将士们的爱戴。臣相信,赵运平定能胜任此职,为国效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管家匆匆走进议事厅,禀报道:“王爷,北熊军团的李牧和将军求见。”
史俊贤一愣,随即露出笑意,道:“来得正好,快请!”他心中暗道,李牧和深夜来访,必是跟自己一样,对皇帝的计划寝食难安。
不一会儿,李牧和大步走进议事厅。他穿着一身便装,脸上带着一丝疲惫,显然也是一夜未眠。史俊贤起身相迎,拱手道:“李将军,深夜来访,必有要事。”
李牧和也不客气,直截了当道:“王爷,昨夜宴会上的事您也看到了,皇上这是要咱们交兵权。我北熊军团的兄弟们不服,我也不甘心。可皇命难违,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史俊贤请李牧和坐下,示意幕僚奉茶。他沉声道:“李将军,咱们的想法不谋而合。皇上这一招,分明是要削咱们的权。可眼下硬抗不是办法,我打算先顺从,交出兵权,但暗中保留实力。你觉得如何?”
李牧和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他粗声道:“王爷说得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打算推荐我的副将王大用接任,他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忠诚可靠。这样就算兵权交了,北熊军团也不会完全脱离我的掌控。”
史俊贤点了点头,道:“好主意。我也打算推荐平南军团的赵运平接任,他年轻有为,又对我忠心耿耿。咱们推荐自己人,既能应付皇上的安排,又能留条后路。”
李牧和拍了拍大腿,道:“王爷高见!那咱们还得拉上赵武陵,他手下的兵也不少,三家联手,才能有点底气。”
史俊贤微微一笑,道:“我正有此意。明日我派人去试探赵武陵的态度,若他愿意,咱们三人便可共同进退。”
两人商议完毕,李牧和起身告辞。史俊贤送他到门口,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暗道:“这一步棋,走得稳当些才好。”
与此同时,赵武陵的府邸中也是一片灯火。他坐在书房内,手里拿着一卷书,却久久没有翻页。昨夜宴会上的情景在他脑海中反复浮现,皇帝的计划让他感到不安。他是个儒将,擅长谋略,对朝堂上的风吹草动格外敏感。他低声道:“皇上这一手,真是滴水不漏。”
一位幕僚走进来,拱手道:“将军,皇上这是要咱们交兵权,咱们得早做打算啊。”
赵武陵点了点头,道:“我知道。可硬抗不是办法,咱们得顺着皇上的意思来。我打算推荐张文谷接任,他年轻有为,又对我忠心,这样就算兵权交了,我也能放心些。”
幕僚道:“将军英明。只是,咱们还得看看其他军团的态度,若能联手,或许更有把握。”
赵武陵沉思片刻,道:“你说得对。史俊贤和李牧和那边,怕是也在盘算。我先观望一下,看看他们的动静。”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禀报:“将军,平南王府的使者送来一封信。”
赵武陵接过信,打开一看,是史俊贤的亲笔信,约他次日见面商议对策。他看完信,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道:“看来,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
次日清晨,平南王府的议事厅内再次热闹起来。史俊贤坐在主位,李牧和和赵武陵分坐两侧,三人身旁还跟着几位心腹幕僚。桌上摆着茶盏和几张空白的纸张,显然是为草拟奏折准备的。窗外阳光透过薄雾洒进来,给屋内添了几分暖意,但三人脸上的神情却依然凝重。
史俊贤率先开口,声音平稳:“两位将军,昨夜咱们聊了大半夜,眼下形势逼人,皇上要咱们交兵权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咱们得尽快拿出奏折,推荐接任人选,既要应付皇上的安排,又要保住自己的根基。”
李牧和点了点头,粗声道:“王爷说得对。我昨夜回去想了想,决定推荐我的副将王大用接任北熊军团。他是我一手培养的,打仗勇猛,对我忠心耿耿,有他在,我也能放心些。”
赵武陵微微一笑,接话道:“李将军这主意不错。我也想好了,打算推荐张文谷接任我的军团。他年轻有为,深得将士们的信任,又对我忠心,是个合适的人选。”
史俊贤听后,点了点头,道:“好,我也决定了,推荐平南军团的赵运平接任。他年纪虽轻,但智勇双全,曾在南疆立下大功,对我忠心不二。有他在,平南军团不会散。”
三人各自报出人选,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一位幕僚建议道:“王爷,两位将军,推荐人选虽定,但奏折上的理由得写得漂亮,既要让皇上满意,又不能露出咱们的心思。”
史俊贤沉思片刻,道:“说得对。咱们得把这些年轻人夸一夸,突出他们的能力,又要显得咱们是真心为国考虑。”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行字,念道:“臣平南王史俊贤,荐平南军团副将赵运平接任军团领导。赵运平年少有为,智勇双全,曾在南疆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深得将士们的爱戴。臣相信,赵运平定能胜任此职,为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