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却持不同意见,他拱手道:“两位大人说得有道理,可咱们也得想想皇上的意思。皇上不是要培养新人吗?这些年轻人虽然资历浅,但能力都不差,正合皇上的心意。咱们兵部若一味挑刺,只怕会让皇上不高兴。”

    王大人听后,点了点头,沉思片刻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平南王他们推荐的人选,确实是军中俊杰,能力没得说。可资历浅也是事实,咱们兵部得核验清楚,不能稀里糊涂就放过去。”他顿了顿,又道:“不过,赵大人说得对,皇上的心思咱们得揣摩。培养新人是大势所趋,咱们不能逆着来。”

    张大人皱眉道:“王大人说得是。可若不仔细核验,万一这些年轻人上任后压不住阵脚,军心不稳怎么办?到时候皇上怪罪下来,咱们兵部也脱不了干系。”

    王大人微微一笑:“张大人多虑了。咱们核验的目的,不是要驳回,而是要确保这些人能胜任。皇上既然要用新人,咱们就得帮他把好关。”他放下奏折,目光扫过众人:“这样吧,咱们派人去各军团查一查,看看这些人的实际情况如何。”

    李大人拱手道:“王大人英明。我建议派兵部侍郎张大人去平南军团,查查赵运平的情况;我去北熊军团,核验王大用的能力;赵大人去赵武陵的军团,看看张文谷的表现。”

    赵大人点头道:“好主意。咱们亲自去查,既能摸清底细,又能堵住外面的嘴。”

    王大人拍了拍桌子,语气坚定:“好,就这么定了。张大人,你去平南军团;李大人,你去北熊军团;赵大人,你去赵武陵的军团。查的时候要细,别漏了细节。回来后把结果报给我,我再上奏内阁。”

    张大人拱手道:“遵命。不过,王大人,我听说平南王派了人来兵部打探消息,咱们得小心点,别让他们抓到把柄。”

    王大人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张大人提醒得是。平南王他们交兵权是迫不得已,肯定不甘心。咱们核验的时候要公正,不能给他们留下口实。”他顿了顿,又道:“不过,也别太为难他们。皇上要的是平稳过渡,咱们得两边都顾着。”

    李大人道:“王大人放心,我们知道分寸。查完了就回来,绝不拖延。”

    赵大人也道:“是啊,咱们查清楚了,也好给内阁交差。”

    王大人点了点头:“好,那就去吧。此事事关重大,务必认真,别出差错。”

    众人起身告辞,各自去准备核验事宜。大堂内渐渐安静下来,王大人独自坐在主位上,望着桌上的奏折,心中暗道:“平南王他们这一手,倒是高明。推荐自己人,既顺了皇上的意,又保住了实力。咱们兵部得小心应对,不能让他们钻了空子。”他拿起奏折,又翻了一页,目光落在赵运平的名字上,心中暗自盘算:“这年轻人,若真有本事,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内阁大殿内,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内阁首辅张大人坐在主位上,面前摆着兵部送来的核验报告和奏折。他身旁坐着几位阁老,包括丁阁老和吴阁老,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丝凝重。兵部的报告写得很详细,赵运平、王大用、张文谷三人的能力得到了认可,但也指出他们的资历稍显不足。这让内阁的讨论变得格外谨慎。

    张大人拿起报告,翻开第一页,沉声道:“诸位,兵部已经核验了平南王、李牧和、赵武陵推荐的人选,认为他们能力出众,适合接任军团领导。咱们内阁的任务,就是参议这些奏折,拟好草案,送给皇上批阅。你们怎么看?”

    丁阁老皱了皱眉,率先开口:“张大人,兵部的报告我看了,赵运平、王大用、张文谷确实是年轻俊杰,能力不差。可他们资历浅,带兵经验不足,若贸然上任,会不会压不住军中的老兵?我担心军心不稳啊。”

    吴阁老点了点头,附和道:“丁大人说得有理。平南军团、北熊军团这些老兵,跟随史俊贤、李牧和多年,忠诚得很。新人上任,若服不了众,只怕会出乱子。到时候皇上怪罪下来,咱们内阁也得担责任。”

    张大人听后,微微一笑:“两位大人说得有道理。可咱们也得想想皇上的意思。皇上要培养新人,是为了让军中焕然一新。这些年轻人虽然资历浅,但能力不差,正合皇上的心意。咱们若一味反对,岂不是违了圣意?”

    丁阁老皱眉道:“张大人说得是。可若不加点约束,这些年轻人上任后出了岔子,咱们一样不好交代。不如咱们附议的同时,提些建议,让皇上放心。”

    吴阁老眼睛一亮,接话道:“丁大人这主意好。咱们可以建议皇上派人监督这些新将领,比如让些老将当顾问,帮他们稳住局面。”

    张大人点了点头,沉思片刻道:“这个建议不错。既能让年轻人上任,又能避免军心不稳。咱们可以推荐史俊贤、李牧和、赵武陵担任军事顾问,他们经验丰富,又是原来军团的头儿,有他们在,新人上任会顺利得多。”

    丁阁老笑道:“张大人高见。这样一来,史俊贤他们也不会觉得被冷落,还能继续发挥作用。皇上看了,也会觉得咱们考虑周全。”

    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合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飞梦舞轻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梦舞轻歌并收藏合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