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秋猎,父皇特意留了名额给您,您说政务忙推了。如今倒羡慕起雄英来?”
朱标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那时不是想着把新政理顺些嘛……谁知道这日子跟缠线似的,绕来绕去总没个空当。”
正说着,内侍来报,说朱元璋在御书房召他。
朱标叹了口气,起身整了整冠带:“罢了,先去见父皇。散心的事,往后再说吧。”
常氏送他到门口,轻声道:“殿下别急,等过了这阵子秋收,说不定父皇会准您去京郊庄子上歇几日呢。”
朱标脚步顿了顿,回头笑了:“借你吉言。”
转身大步离去时,嘴角还带着点盼头——哪怕只是京郊,能离这些奏折远些,也好啊。
东宫内室,烛火摇曳,映得吕氏脸上几分阴鸷。
她端坐在绣榻上,指尖捻着一方丝帕,声音压得极低:“韩月,你也听见了,那朱雄英要去辽东,这可是天赐的良机。”
韩月一袭素白长衫,袖口绣着暗紫色莲花纹样,她微微垂眸:“侧妃的意思是,在路上动手?”
“不然呢?”吕氏冷笑一声,“朱雄英那小子自出生起就占着嫡长孙的名分,如今又得陛下看重,再让他顺顺利利从辽东回来,往后这东宫,还有我们母子的位置吗?”
韩月抬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侧妃放心,白莲教在辽东布有暗线,只需寻个僻静路段,伪造一场意外,神不知鬼不觉。”
“意外?”吕氏挑眉,“什么样的意外能让他死得无迹可寻?”
“比如……山匪劫道。”韩月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辽东山路崎岖,偶有匪患再正常不过,到时候尸身都找不全,谁会怀疑到我们头上?”
吕氏点点头,又有些犹豫:“可他身边必定有护卫,听说还带了常遇春的亲兵,不好对付。”
韩月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沉沉夜色:“护卫再多,也架不住里应外合。我早已在他的随行队伍里安插了人,到时候只需一个信号,里应外合,保管万无一失。”
吕氏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那就依你。事成之后,我保你白莲教在东宫的供奉加倍,往后这东宫,我说了算,少不了你的好处。”
韩月转身,微微欠身:“侧妃有此承诺,属下必当尽心。只是……若事后陛下追查起来……”
“追查?”吕氏嗤笑一声,“一个小孩子罢了,死在辽东的乱匪手里,陛下最多惋惜几句,还能翻遍辽东不成?到时候我再在陛下面前哭一哭,说几句可怜话,这事也就过去了。”
她顿了顿,看向韩月:“关键是做得干净,不能留下任何把柄,尤其是你们白莲教的痕迹,绝不能露。”
韩月应道:“侧妃放心,属下办事向来周全。只是……常遇春的亲兵不好对付,或许得请出教中长老出手。”
“需要什么尽管开口,”吕氏立刻道,“金银珠宝,人手兵器,我都能给你。只要朱雄英死,一切都值。”
韩月嘴角噙着一抹诡异的笑:“侧妃如此爽快,属下定不辱使命。三日后,辽东古道,便是朱雄英的葬身之地。”
吕氏端起茶杯,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好,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窗外,一道黑影掠过,烛火猛地晃动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常孤雏展开朱元璋的书信,目光在“雄英将赴辽东小住”几个字上停了片刻,随即抬手抹了把脸——皇太孙要来?
这可不是小事。他不敢耽搁,转身就往特勤组驻地走,靴底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急促的叩击声。
“张猛!”刚进院门,常孤雏就扯着嗓子喊,“给老子滚出来!”
特勤组队长张猛正领着队员练擒拿,听见吼声立刻丢开对手,大步迎上来:“头儿,咋了?”
这人满脸横肉,胳膊比常孤雏的大腿还粗,嗓门却出奇地细,跟模样完全不搭。
“皇太孙要来了,”常孤雏把信纸拍他胸口,“陛下的亲孙子,本国公的外甥,朱雄英!三日后到辽东,你给我派一队顶尖高手,马上去应天接人!”
张猛眨巴着眼,细声细气地问:“就接个人?用得着顶尖高手?”
“你懂个屁!”常孤雏照着他胳膊就给了一拳,“那是皇太孙!金枝玉叶!路上出半点岔子,咱俩脑袋都得搬家!”
他指着演武场里正对练的队员,“把你最能打的十个挑出来,配最好的刀,带足干粮,现在就出发!日夜兼程去应天,必须在皇太孙动身前提早等着!”
张猛这才正经起来,细嗓子也绷紧了些:“明白!我这就点人!是不是……还得备点家伙?”
“废话!”常孤雏瞪他,“火箭筒都给老子带上——呃,别真用,防身!主要是撑场面,让皇太孙瞧瞧咱辽东的排场!”
张猛憋着笑应道:“得嘞!保证让皇太孙一路顺顺当当,谁敢挡路,直接轰……哦不,直接吓跑!”
“少贫嘴,快去!”常孤雏踹了他一脚,看着张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标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那时不是想着把新政理顺些嘛……谁知道这日子跟缠线似的,绕来绕去总没个空当。”
正说着,内侍来报,说朱元璋在御书房召他。
朱标叹了口气,起身整了整冠带:“罢了,先去见父皇。散心的事,往后再说吧。”
常氏送他到门口,轻声道:“殿下别急,等过了这阵子秋收,说不定父皇会准您去京郊庄子上歇几日呢。”
朱标脚步顿了顿,回头笑了:“借你吉言。”
转身大步离去时,嘴角还带着点盼头——哪怕只是京郊,能离这些奏折远些,也好啊。
东宫内室,烛火摇曳,映得吕氏脸上几分阴鸷。
她端坐在绣榻上,指尖捻着一方丝帕,声音压得极低:“韩月,你也听见了,那朱雄英要去辽东,这可是天赐的良机。”
韩月一袭素白长衫,袖口绣着暗紫色莲花纹样,她微微垂眸:“侧妃的意思是,在路上动手?”
“不然呢?”吕氏冷笑一声,“朱雄英那小子自出生起就占着嫡长孙的名分,如今又得陛下看重,再让他顺顺利利从辽东回来,往后这东宫,还有我们母子的位置吗?”
韩月抬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侧妃放心,白莲教在辽东布有暗线,只需寻个僻静路段,伪造一场意外,神不知鬼不觉。”
“意外?”吕氏挑眉,“什么样的意外能让他死得无迹可寻?”
“比如……山匪劫道。”韩月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辽东山路崎岖,偶有匪患再正常不过,到时候尸身都找不全,谁会怀疑到我们头上?”
吕氏点点头,又有些犹豫:“可他身边必定有护卫,听说还带了常遇春的亲兵,不好对付。”
韩月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沉沉夜色:“护卫再多,也架不住里应外合。我早已在他的随行队伍里安插了人,到时候只需一个信号,里应外合,保管万无一失。”
吕氏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那就依你。事成之后,我保你白莲教在东宫的供奉加倍,往后这东宫,我说了算,少不了你的好处。”
韩月转身,微微欠身:“侧妃有此承诺,属下必当尽心。只是……若事后陛下追查起来……”
“追查?”吕氏嗤笑一声,“一个小孩子罢了,死在辽东的乱匪手里,陛下最多惋惜几句,还能翻遍辽东不成?到时候我再在陛下面前哭一哭,说几句可怜话,这事也就过去了。”
她顿了顿,看向韩月:“关键是做得干净,不能留下任何把柄,尤其是你们白莲教的痕迹,绝不能露。”
韩月应道:“侧妃放心,属下办事向来周全。只是……常遇春的亲兵不好对付,或许得请出教中长老出手。”
“需要什么尽管开口,”吕氏立刻道,“金银珠宝,人手兵器,我都能给你。只要朱雄英死,一切都值。”
韩月嘴角噙着一抹诡异的笑:“侧妃如此爽快,属下定不辱使命。三日后,辽东古道,便是朱雄英的葬身之地。”
吕氏端起茶杯,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好,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窗外,一道黑影掠过,烛火猛地晃动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常孤雏展开朱元璋的书信,目光在“雄英将赴辽东小住”几个字上停了片刻,随即抬手抹了把脸——皇太孙要来?
这可不是小事。他不敢耽搁,转身就往特勤组驻地走,靴底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急促的叩击声。
“张猛!”刚进院门,常孤雏就扯着嗓子喊,“给老子滚出来!”
特勤组队长张猛正领着队员练擒拿,听见吼声立刻丢开对手,大步迎上来:“头儿,咋了?”
这人满脸横肉,胳膊比常孤雏的大腿还粗,嗓门却出奇地细,跟模样完全不搭。
“皇太孙要来了,”常孤雏把信纸拍他胸口,“陛下的亲孙子,本国公的外甥,朱雄英!三日后到辽东,你给我派一队顶尖高手,马上去应天接人!”
张猛眨巴着眼,细声细气地问:“就接个人?用得着顶尖高手?”
“你懂个屁!”常孤雏照着他胳膊就给了一拳,“那是皇太孙!金枝玉叶!路上出半点岔子,咱俩脑袋都得搬家!”
他指着演武场里正对练的队员,“把你最能打的十个挑出来,配最好的刀,带足干粮,现在就出发!日夜兼程去应天,必须在皇太孙动身前提早等着!”
张猛这才正经起来,细嗓子也绷紧了些:“明白!我这就点人!是不是……还得备点家伙?”
“废话!”常孤雏瞪他,“火箭筒都给老子带上——呃,别真用,防身!主要是撑场面,让皇太孙瞧瞧咱辽东的排场!”
张猛憋着笑应道:“得嘞!保证让皇太孙一路顺顺当当,谁敢挡路,直接轰……哦不,直接吓跑!”
“少贫嘴,快去!”常孤雏踹了他一脚,看着张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