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的喜宴依旧在继续,唯有正气堂中的主桌上,气氛安静下来。

    方证大师话音落下,方才的谈笑声,杯盏轻碰声,仿佛被无形的寒霜冻结。

    连正气堂外传来的喧嚣,似乎都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变得模糊不清。

    空气里弥漫着近乎凝滞的沉重,烛火的光晕在几位掌门人神色各异的脸上跳跃,映出他们脸上难以言喻的震动。

    王朝气运!

    这四个字的分量,重逾千钧。

    可以说已远远超出了江湖门派争雄夺霸的范畴,触及了那煌煌天威,森森庙堂。

    那是天子权柄,社稷根本,是滚滚历史洪流中最磅礴,也最危险的力量。

    寻常江湖人,便是连衙门捕快都不愿得罪,更惶恐说跟皇庭借气运。

    所有人的目光,齐齐落在冲虚道长的身上。

    这位武当掌门仙风道骨依旧,但此刻那澄澈的眼眸中,却掠过极细微的波动。

    说明他的心里并不像他脸上所表现那般。

    冲虚道长微微低头,手中端着的酒杯悬在半空,杯中的琥珀色酒液微微荡漾了一下。

    片刻之后,他缓缓抬起眼,迎向方证大师的目光,嘴角那抹惯常的温和笑意似乎淡去几分,变得有些凝重。

    “大师此言......”

    冲虚道长开口,声音依旧清朗,却带上了隐隐的疏离。

    “......却是误听传闻,有所偏颇了。”

    他轻轻放下酒杯,杯底与桌面接触,发出清脆却并不响亮的一声轻响,在这寂静的席间却异常清晰。

    “武当山承蒙历代天子眷顾,供奉真武,为国祈福,此乃三丰祖师遗泽,亦是后世弟子为天下苍生尽一份绵薄心力,不敢或忘。”

    冲虚道长语气平和,却字字清晰,如同山涧清泉,悠悠说道:“然则,这借王朝气运之说,实属虚妄。”

    “气运乃社稷神器,岂是凡俗门派所能觊觎?更遑论以此撬动武道天关?”

    冲虚道长摇了摇头,沉声道:“此非正道,亦非我武当所求之道。”

    他目光扫过众人,那双眸子散发着洞悉世情的透彻,幽幽道:“若真依方证师兄所言,武当有这等通天彻地、借势龙庭的路子,贫道今日又何必坐在这里,与诸位探讨这渺茫难寻的止境之上?”

    他顿了顿,声音里透出几分无奈,目光似乎不经意地落在自己那带着岁月痕迹的手上。

    “贫道这把老骨头,困于宗师之境,蹉跎数十寒暑,若真有那等捷径妙法,能直抵先天,窥见大道……”

    冲虚道长自嘲般的笑笑,道:“呵呵,贫道怕是早已闭关潜修,不复问这红尘俗事了。又岂会如现在这般,空怀怅惘,坐而论道?”

    冲虚道长的否认来得直接而有力,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更无半分心虚闪躲。

    那坦荡的姿态,瞬间冲淡了方证大师话语带来的遐想空间。

    左冷禅眼中精光闪烁,似乎在急速判断着冲虚话中的真伪。

    岳不群眉头微蹙,抚须的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

    定闲师太和天门道人对视一眼,互相交换眼神,微微颔首,似乎更倾向于相信冲虚的坦荡。

    方证大师被如此直接地反驳,却也是并无愠怒色,脸上那抹苦涩笑意反而加深了几分。

    他缓缓摇头,如同看着迷途羔羊的老僧。

    “阿弥陀佛。”

    方证大师低宣佛号,声音依旧平和,幽幽说道:“冲虚道兄何必自谦?又何必讳莫如深?”

    他抬起眼,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杯盘,望向那遥远的京城方向,语气变得低沉。

    “前些日子,贵派不是才刚刚遣了精干弟子,将新近炼成的红丸,送入京中,献于御前么?”

    红丸二字一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块巨石!

    席间气氛再次一紧!

    几位掌门眼中都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色。

    红丸?武当进献?上交给皇帝?

    冲虚道长的脸色,在方证大师点破红丸二字的瞬间,终于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变化。

    那是被触及核心隐秘的不快,他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又强行舒展开。

    但他的眼神却更为锐利,直直看向方证大师。

    “方证师兄!”

    冲虚道长的声音依旧保持着清朗,但其中蕴含的力道却陡然加重。

    “慎言!”

    冲虚道长迎着方证大师的目光,没有丝毫退避,语气斩钉截铁说:“不错,我武当确有进献丹药于御前的惯例,此乃供奉真武、为君祈福之礼,亦是先皇所赐恩典。”

    “那丹药名唤小还丹,乃我武当秘传,采名山灵药,以真武法门炼制而成,取其调和阴阳,固本培元之效,意在为陛下调理龙体,补足精气,以期延年益寿,康泰永年。”

    “此丹,与那虚无缥缈的气运,有何干系?又怎能助人突破武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武侠:人在华山,从力挺师娘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青城剑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城剑九并收藏武侠:人在华山,从力挺师娘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