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南岩宫,观云台。

    此地背倚千仞绝壁,前临茫茫云海。

    罡风凛冽,松涛如怒。

    清晨第一缕天光刺破云层时,冲虚道长的身影便已出现在观云台上,手中持着一柄未开锋的铁剑。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冲虚道长的声音混在清晨的山风中,却字字清晰,直入邱白心田。

    他没有急于传授剑招,而是从最根本的拳理讲起。

    身形如古松扎根,演示着最基本的太极起手式。

    动作缓慢到了极致,仿佛每一个细微的移动,都在对抗着无形的万钧重压。

    邱白凝神观察,目光紧紧追随着冲虚道长那看似缓慢,实则蕴含无穷变化的动作轨迹。

    他体内雄浑的九阳真气,竟也随之生出微妙的感应,隐隐流转,试图模拟那阴阳相生的韵律。

    “用意不用力,劲断意不断。”

    冲虚道长的声音如同清泉滴落,抬手摆出起手姿势,朗声道:“看好了!”

    话音未落,他手中那柄沉重的铁剑陡然动了!

    没有凌厉的破空声,没有炫目的光华。

    剑锋划出的轨迹圆融无比,似慢实快。

    剑锋在空中留下一道道连绵不绝,首尾相衔的浑圆气圈。

    云气被无形的力量牵引,丝丝缕缕缠绕上剑身,又被那浑圆的剑锋轻柔地搅动,在剑尖处形成一个小小的、缓缓旋转的云气旋涡!

    邱白瞳孔微缩,眼神微微眯起。

    他感受到的不再是剑的锋锐,而是运转不息的势!

    那种感觉该如何形容呢?

    就像是冲虚道长手中舞动的并非铁剑,而是这片天地间流转不息的阴阳二气本身!

    回想起当初以独孤九剑,赢下冲虚道长。

    也是找到那处破绽,方才破掉他的太极剑法的。

    如今学习太极剑法,却又是另有感触。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体内本能想要喷薄而出的刚猛剑气,缓缓拔出了腰间的倚天剑。

    神兵锋芒内敛,他学着冲虚的样子,尝试将九阳真气那至刚至阳的洪流,强行纳入一种圆融流转的轨迹。

    嗤.......

    一道尖锐的剑气,不受控制地从剑尖激射而出,将数丈外一块凸起的山岩削去一角,碎石簌簌滚落深渊。

    邱白顿时脸色一白,体内气血翻腾。

    他终究不是张无忌练了乾坤大挪移,做不到他那般,看张三丰耍了一遍,就能施展出个七七八八。

    “刚不可久,柔不可守。阳极生阴,阴极抱阳。你的真气至刚至阳,乃世间顶级内功,此非阻碍,反是基石!”

    冲虚道长手中铁剑圆转不停,引动的云气反而更加凝实,开口提醒道:“关键在于化,非是压制其刚,而是导引其势,使其刚猛之力,尽数化为这圆转无滞的运转之能!”

    “如同那万丈瀑布,其势能惊天,然汇入深潭,则化为深沉之力,蕴养万物!”

    邱白若有所悟,闭上双眼,不再强求剑招的形似,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丹田。

    炽热的九阳真气如同奔腾的熔岩,他不再试图强行约束,而是以神念为引,想象着真气如同水流。

    随着剑锋的挥舞,在体内沿着一个巨大无比的浑圆轨迹奔走。

    每一次流转,那至阳的燥热便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磨去一丝棱角,融入一种更为深沉浑厚的意境之中。

    再次挥剑。

    倚天剑锋划过空气,轨迹依旧生涩,远不如冲虚道长那般圆融无瑕。

    然而,这一次,剑气不再失控激射,而是化作一道温润凝练的弧形光晕。

    随着剑势的回收,那光晕竟也如长鲸吸水般,被缓缓纳回剑身之内!

    虽然只是一瞬,却已初具圆转如意,收放由心的雏形!

    冲虚道长见得这一幕,眼中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惊叹光芒,喃喃道:“邱白的悟性也太高了吧!”

    他仿佛看到一块绝世璞玉,正在自己眼前绽放光华。

    那份因传授本派剑法给邱白,而产生的最后门派之见的遗憾,也在这一刻彻底烟消云散。

    他不再保留,开始详细拆解太极剑法最为精深的粘、连、黏、随四字要诀,以及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运劲法门。

    日升月落,云聚云散。

    观云台上,剑气纵横,留下大量的剑痕。

    失败远多于成功,每一次真气冲突带来的反噬都让邱白经脉刺痛。

    但他眼神始终沉静,如同深潭,每一次失败后都立刻凝神复盘,调整内息。

    数日后,残阳如血,将漫天云海染成一片燃烧的金红。

    邱白立于崖边,身形渊渟岳峙。

    他缓缓抬起倚天剑,动作凝重而缓慢,仿佛剑尖挑着万钧重担。

    嗡......!

    倚天剑发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武侠:人在华山,从力挺师娘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青城剑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城剑九并收藏武侠:人在华山,从力挺师娘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