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此言,这比之前大明朝廷又要他们出兵打仗,又不给他们发粮饷要好太多了!

    毕竟没有粮饷,他们为了维持手下士卒的凝聚力,只能以战养战,让麾下的士卒们打下城池后,进行大肆抢掠于百姓。

    但是,还是那句话,现在百姓家中也是贫困不堪,就算是放手让士卒抢掠,士卒们也抢不到多少粮食和银钱!

    如今,若是足粮足饷,又有丰厚的抚恤赏赐,将士们也愿意临阵拼命!

    毕竟谁也不愿意去干那些个让人戳脊梁骨的缺德事,还抢不了多少值钱的东西,而且一不小心,还会被御史上报朝廷,进行弹劾和惩罚。

    李成栋等人可听说了,当今从京师南下的崇祯皇帝陛下,可是特别讨厌士卒掠之于民的行为的,一旦抓住,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不信,你去问问如今摸不着头脑的刘泽清和刘良佐这两位总兵大人!

    而相比于衙门内众将的感动万分,督师李邦华在一旁就有些如坐针毡了!

    崇祯皇帝此言无疑实在“啪啪”打他们这些在朝野上自诩为“为国为民”“清流正臣”的东林党人的脸!

    什么叫户部没银子,要皇帝自己掏钱犒赏将士?

    这对他这个立志为国分忧,为民造福的儒家士大夫而言,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尽管朝廷的户部也不是他李邦华负责的。

    “我大明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李邦华微微羞红着脸,坐在椅子上皱眉思索道。

    崇祯皇帝此刻并不知道李邦华心中的想法,他对众将又嘱咐了一番话后,就让他们下去准备。

    而他自己就留在徐州,一方面确保这些高杰留下的旧部不会再起争端,自己坐镇徐州,可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也是等一等随后南下而来的黄得功和郑鸿逵两位总兵。

    再者就是趁着在徐州的这段时间,崇祯皇帝也要考虑一下他新设置的科举考试和如何对内阁史可法等人的处理。将内阁他们几人,处理到何种地步,才不会引起朝堂上的东林党人的激烈反抗,这个度可要把握好!

    ……

    正在崇祯皇帝在徐州思索如何处理南京之事时,史可法派出的大明北使团,终于抵达了德州城。

    而此时在德州驻守的,正是辽东总兵李性忠!

    他已经早早地收到了崇祯皇帝当初在曲阜县给自己写出的信件,翘首以盼,就等着北使团到德州来呢!

    远远的在城墙上,李性忠得到斥候禀报,说北使团打着大明日月旗帜,正浩浩荡荡的押运着白银,漕粮一路而来。

    李性忠举着山东匠技司新做出来的“千里眼”观察了一会儿,立马下令道:“关宁军和德州府兵听令,派两个营去,将北使团的大人们请到德州城里来,还有,把押运漕粮的那些船只也给老子停了,一切等着后续本将的安排!”

    “是!”

    城墙下的关宁军和府兵们立马大声说道!

    随即德州守军的两个营的人马,浩浩荡荡的朝着北使团人员所行之处冲去!

    这些北使团的人们,看到大队人马来到,纷纷大惊失色,以为遇到了流贼。

    结果发现是大明的官兵,这才松了一口气,副使陈洪范刚想开口斥责,就被关宁军一名副将冷着脸,皮笑肉不笑的开口说道:“诸位大人,我辽东总兵李大人有情!请各位大人随我进城吧!”

    “大胆!你知道我们是谁吗?我们可是大明朝廷,监国的太子殿下钦定的出使大清的使团,你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拦我们的船!”陈洪范立马开口怒斥道。

    “哦,在下知道!”那名副将满不在乎的朝着陈洪范拱了拱手,开口说道:“不过,我家大人说了,他有吾皇崇祯陛下的谕旨,诸位大人,你们莫非要抗旨吗?!”

    此言一出,他身后的关宁军和府兵们立马抽刀出鞘,举着长矛对准了陈洪范!

    陈洪范吓得脸色煞白,连忙后退一步,不敢再多言一句。

    此时北使团的正使左懋第才从船内出来。

    当他得知情况后,立马招呼纤夫停船,自己整理好仪容,带着使团大小人等,随着带路的官兵,一齐向着德州城走来。

    他们路过德州城外的堡垒群时,不禁纷纷为这种有着良好防御能力的独特堡垒所吸引,众人纷纷赞叹道:“果然是吾皇陛下领导着打了德州大捷的地方,连这种防御性的堡垒都是与众不同!”

    队伍中只有陈洪范目光闪烁,不知在心中想些什么!

    一行人走走停停,终于进入了德州城内。

    而李性忠早就在德州府衙内等候多时了!

    见众人一起来到了府衙内,坐在中央的李性忠站起身来,抱拳开口说道:“诸位大人,一路辛苦!快请坐吧!”

    正使左懋第带着众人回礼后,北使团先后坐了下来。

    刚一落座,左懋第就迫不及待的询问李性忠道:“李总兵,当初我们出应天之时,太子殿下和史首辅都告诫我等,要来鲁地先见见吾皇万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挽天倾:李世民魂穿煤山崇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司墨星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司墨星河并收藏挽天倾:李世民魂穿煤山崇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