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愿意!愿意!”

    奉天殿内,丹墀下站着的这些忧国忧民的士子,涨红着脸庞,用尽自己平生最大的力气,开口大喊道。

    “很好!”崇祯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开口道:“如今,朕已经亲自看过了尔等的文章,能从中感受到诸位贡生报国的拳拳之心!朕也在此向诸位做出保证,凡所写救国良策,朕以头颅担保其施行!”

    “凡阻挠新政者,满门首级为尔等铺阶!”

    “吾等身躯之内,流淌的都是上古炎黄的热血,那就该就撕了这身儒衫!”

    “以骨为矛!以肉为盾!”

    “用贼寇的头颅研墨!在我神州大地上写下诸位的传奇!”

    “用建虏的肠子作绳!给朕捆住这濒临崩碎的大明山河!”

    “赢,则我大明凤凰涅盘,浴火重生!”

    “死,便让九州万方都记住,我大明的士子百姓,不是随意任人宰割欺辱的懦夫,他们想要拿走我们脚下的土地,欺辱我们身后的父母妻儿,除非从我等尸体上踏过去!”

    “无论结果如何,诸位皆可青史留名!供我华夏后人,千秋万代所瞻仰传颂!”

    “欲挽天倾者,请起身向前!”

    “诸君可敢随朕一起,

    杀!出!一!个!朗!朗!乾!坤!!”

    沉默,奉天殿内一片沉默。

    刚才殿内群情激奋的士子们,此刻反倒口中没有了叫喊之声,他们双眼通红的望向崇祯皇帝。

    他们口鼻间的呼吸愈加沉重,身躯因压抑的激动之情下,颤抖的越来越剧烈,所有人都不禁握紧了双拳,手中的指甲深深地镶嵌进了手掌之中!

    不知何时,有人声音颤抖的率先发声道:“请陛下下令,学生粉身碎骨,也要将我大明的旗帜飘扬于四海之上!”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大殿内的其他士子们也沉声怒吼出声:“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请陛下下令!请陛下下令!”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请陛下下令!请陛下下令!”

    ……

    奉天殿内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声浪之大,仿若有千军万马,远远的透出殿外而去!

    殿外站着的那些久浸官场的南京官员们,被这些朝气蓬勃士子们的情绪所感染,有些心怀天下的官员们也不禁心中激荡,紧紧的握住了拳头,面露欣赏之色。

    而有些官员则是对这些士子的报国情绪纷纷嗤之以鼻,觉得他们太过虚伪。

    在他们的思维里,“千里做官只为钱!”搞这么假惺惺的,日后还不是不耽误该贪就贪。

    报国杀敌?算了吧!口号而已,谁能真的去干此事呢!

    ……

    且不说殿外南京朝堂官员们各异不同的心思,反正奉天殿内此刻的热烈的氛围达到了极点。

    崇祯皇帝猛然将手中锋锐长剑,狠狠地刺入王承恩搬上来木制的大明全境舆图中顺天府的位置,手中长剑,颤鸣不止!

    随即他大手一挥,拿起御案上的卷轴,将其打开,眼光盯着丹墀下黑压压站着的士子们,朗声说道:“现在,朕宣布,大明崇祯十七年,甲申科,恩科殿试一甲前三名的人选!”

    闻言,丹墀下的所有贡生都屏息凝神,伸长了耳朵,期望能从崇祯皇帝陛下口中,听到自己的名字!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的反应,微微一笑,故意拉长声音说道:“相信诸位此次也都发现了,本次甲申科的科举考试和之前我大明的八股取士是完全不同的,朕亲自出了五个大方面题目,皆是能够中兴我大明的时弊之策,让尔等尽舒胸中之策!包括此次殿试,也是与以往不同!”

    “朕综合尔等两次考试所做文章,现公布本次甲申科的殿试一甲的探花郎为……孙和京,赐进士及第!”

    此言一出,奉天殿内和殿外的的所有人等,都纷纷疑惑的互相低声议论起来。

    孙和京在大明国内士子中,名气并不大,远远不如号称“复社四君子”顾杲,冒襄等人在士子中的影响力,所以很多人都没听过此人的名字。

    但是说起他的父亲,那可就有名了!

    孙和京的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明朝火器专家,登莱巡抚孙元化!

    孙元化此人师从徐光启,本人也是一名天主教徒,在大明国内引进了西洋的数学知识。

    天启二年进京,孙元化向朝廷条呈《备京》《边防》二策,后任兵部职方主事。

    崇祯元年(1628年),任命孙元化为山东右参议兼整饬宁前兵备。翌年,金军绕道从古北口入长城,直逼北京,袁崇焕星夜驰援,孙元化固守辽东,不失一地。旋升右佥都御史、登莱巡抚。

    崇祯五年(1632年),其部将孔有德叛明降清,攻陷登莱,孙元化被擒。

    后孙元化自杀未死,被叛军放归。

    次年九月,因为孔有德的背叛,孙元化以“御下不严”之罪,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挽天倾:李世民魂穿煤山崇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司墨星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司墨星河并收藏挽天倾:李世民魂穿煤山崇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