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店内又是闹做一团,崇祯皇帝心中焦急,像他们这样乱哄哄的吵成一片,自己还怎么试探出这些狡猾的富商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来?

    “咳咳!”崇祯皇帝皱着眉头,冲着一旁的常春轻咳一声。

    常春立马会意,他猛的一掌就拍在了桌子上,只听“嘭!”的一声大响,木桌上的杯盏都震的跳了起来!

    顿时,大厅内的众人都缩了缩脖子,转身看向此处。

    此时崇祯皇帝面带微笑着站起身来,他先是冲着大厅内众人拱手行了一礼,朗声开口道:“诸位,我有一言,是从宫里得到的消息,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兴趣听听?”

    崇祯皇帝此言成功勾起了大厅内众人的兴趣,他们这些老狐狸们先是互相对视一眼,随即开口试探道:“啊!这位兄弟面生的紧,想必是新到此处的了?”

    闻言,崇祯皇帝缓步走到大厅中央,开口说道:“哈哈,在下今日才到此处,家父是应天府内做绸缎生意的,此时恰巧不在,为了应崇祯皇帝陛下的召见,不得已,只能我这个做儿子的顶上去了!”

    “哦哦,原来如此!”众人纷纷点点头,不知是真的相信了没有崇祯皇帝的这段说辞。

    “对了,这位兄台,你说你有我大明宫内的一些消息,那现在就给我等说说吧!”一旁的禹掌柜开口催促道。

    “是啊!这位兄台快说说吧!”

    “皇帝陛下把我等召集在这里,又不召见,不知是何用意,你若有消息,快给我们大伙说说!”

    ……

    面对着众人的催促,崇祯皇帝环视四周,故作神秘的开口道:“这也是我在大明朝廷的一个表亲,他在我大明朝廷内当了个小官儿,有一天,听史阁老无意间提了一嘴,说是陛下想要出海,与海外夷国进行贸易。因此在下斗胆揣测圣意,是不是因为此事,陛下才召集我等来此,进行商议的?!”

    此言一出,在场的众多商贾们纷纷面面相觑,他们皱着眉头,在心底盘算着此话的真假。

    “哦,兄台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站在角落里的一名富商开口说道:“前几个月,宫里确实在我松江府一带采买了许多布匹丝绸,按理说,宫里面是用不了这么多的丝绸的,当时我就有点怀疑,如此看来,我大明皇帝陛下是想要出海与别国贸易了?”

    听闻此言,另一名富商起身说道:“嗨,你这都是哪一年的老黄历了!我可是亲眼所见,数个月前,就在苏州府的码头上,我大明宫里的船,装了满满十艘大船的货物,已经出海而去了!这可是我亲眼所见的,我店里面的伙计当日都去给那些大船上上货去了呢!”

    这一下可就彻底引爆了厅内的气氛,许多苏州,扬州的丝绸商人纷纷互相交换起自己所了解的情报起来。

    此刻的崇祯皇帝倒还不急了,他悠哉悠哉的端起桌子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茶水,看着他们这些富商巨贾们在私底下如何猜测。

    渐渐的,众人的声音变小,又纷纷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中央的崇祯皇帝身上。

    此时,走出一名年龄有些偏大的老者出来,冲着崇祯皇帝开口说道:“额,这位小兄弟,恕老朽冒昧,我大明不是严禁开海吗,许多年都在进行海禁,怎么现在这是要在我南直隶开海禁了么?”

    面对这名老者的询问,崇祯皇帝微微一笑,开口说道:“这位老丈,据我所知,我大明崇祯皇帝,已经在福建放开一省的海禁,进行对海外诸国进行贸易了!”

    此话一出,这名老者脸色平静,他开口道:“小兄弟这个消息,我等都知晓了,不过虽然陛下开放了福建一省的海禁,可也相应的提高了那边的商税,听说都加到‘十税一’了,远远高于我大明祖制的‘三十税一’,说到底,那还不是要从我等口袋里拿出钱来!”

    “周老哥说的没错!”又有一名富商站出来,支持这名老者道:“再说了,海外蛮夷之地,有什么好东西?我中华地大物博,要什么没有?还用费劲巴拉的与海外进行贸易?就害怕我等的丝绸出了海,历经千辛万苦,风吹浪打,到了那些小国,那些蛮夷连买下我等丝绸的银子都没有呢!你们说,这岂不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啊!没准还会血本无归呢!”

    “是啊!是啊!”一群人纷纷附和道。

    崇祯皇帝见状,不禁在心底怒骂道:“一群老狐狸,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没有让他们见到真真切切的利益和好处,是不会松口,将自己埋在地窖里的白银拿出来的。”

    崇祯皇帝环视四周,猛然发现有一些富商并没有参与到讨论范围内,他们嘴角露出一抹高深的笑意,眼带嘲讽的盯着那些态度反对的商人,冷眼看着他们的讨论,不发一言。

    对此,崇祯皇帝不由得留心起来,于是他猛然想到,之前内阁首辅史可法言语中曾经透露出有江南士绅们愿意和崇祯皇帝一起合作出海,看起来,他们背后就是这些人等了。

    这些人应该是资助了大明朝廷内的一些官员,当他们的代言人。所以这些富商才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挽天倾:李世民魂穿煤山崇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司墨星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司墨星河并收藏挽天倾:李世民魂穿煤山崇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