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末夏初,冰雪消融后,流民才会结伴涌向庇护城。
“一步一步慢慢告诉居民真实情况,不断拔高预期,接受了三五万人,再接受七八万人就好理解一些,接受七八万.往后来个几十万,也不会太过震惊,大概率会被营造成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
程野琢磨着,收起防务通,踏上公交车。
“张师傅,先去中央检查站那边晃一圈看看情况。”
“好嘞。”
单独安排给他的公交车,自然不必遵循往常的固定线路。
一路驶去,路口已出现不少治安署的执勤人员,正忙着分流人群。
但面对张师傅的公交车,没人上前拦阻询问,毕竟之前办事员已经通过检查站在治安终端做了标注,这车的通行权限早已录入系统。
距离中央检查站还有将近一公里时,程野摇开车窗,隐约已能听到前方传来的嘈杂人声。
被行者影响的迁徙者几乎是日夜兼程地赶来,昨晚就已有大批人抵达。
虽说南北检查站通宵开放,但中央检查站并未同步开启,因此夜里抵达的流民只能在防线外驻扎,等着天亮后进城。
“程检查官,您的车子不能再往前了,前面已经戒严。”
距离检查站还有三百米时,两名中央检查站的警卫迎了上来,对着程野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语气恭敬。
“迁徙者已经到了?”
“到了!”警卫点头应声。
“有多少人?”
“目前上面给的通知是.四万七千人。”
好家伙。
四万多人?
程野一时没太具体的概念,只示意张师傅把车停在路边,自己推开车门,朝着中央检查站走去。
这里是他执勤了一个多月的地方,闭着眼睛都能摸到各个角落,自然不会陌生。
越靠近,外面的吵闹声就越清晰,嗡嗡的人声像潮水般涌来,夹杂着孩童的哭闹、大人的吆喝,还有金属器物碰撞的脆响。
刷开几道隔离门,程野登上检查站外侧的办公楼,站在四楼的瞭望台往外眺望。
一瞬间,他几乎屏住了呼吸,脑子里只剩下那张经典的表情包:
【好多人啊.jpg】
检查站外的荒野,往日里总是空旷得能看见川市废墟的断壁残垣,鲜少有人迹。
可现在,密密麻麻的人头从防线外一直排到废墟边缘,黑压压的一片望不到尽头。
往两边看,看不到边际。
人群上方的空气仿佛都被呼吸与体温烘得扭曲,连阳光透过时都泛起了模糊的涟漪。
有人裹着破旧的毯子坐在地上,有人正在检查背包里的物资,还有背着行囊的半大孩子在人群缝隙里追逐打闹,被大人一声呵斥后又悻悻跑回。
更远些的地方,临时搭起的窝棚连成了片,帆布、塑料布、甚至破麻袋都成了遮风挡雨的材料,比帐篷营地壮观数十倍!
“这才是第一波?”
程野怔在原地,喉结动了动。
那些纸上谈兵的计划,此时面对这么多鲜活的面庞,顿时显得苍白无力。
四万七千张嘴,今天要消耗多少水和食物?
要分多少批次进城筛查?要如何安置?
要怎样在这人潮里揪出潜在的感染源?
一连串的问题瞬间涌进脑海。
程野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这可比单纯的去对付感染潮难多了。
哪怕是超凡者,面对这样的人潮,也不可能靠武力镇压一切。
回归发展,最终还是得靠脑子,靠智慧,靠.手段!
“幸好,我现在还得再执勤三天,第一波的安置不用我出去面对。”
程野长舒一口气,转身往检查站外走。
也不知道丁以山那边的磋商有没有结果。
但就算检查官承包制度批下来,第一批肯定也轮不到他这个见习去。
几个五期、一众四期和三期检查官,才是检查站的主力。
面对第一波混乱,总得有这些定海神针先稳住局势,后续才可能分批承包。
回到车旁,程野又喊来两名警卫,大致了解了下迁徙潮的信息。
例如男女比例,家庭比例,原居住地、是否有整体聚落等等。
假如要把流民分流到南检查站来,这些信息就是针对检查的重点。
车内,张师傅正摆弄着收音机,旋钮划过嘈杂的波段,突然传出一阵振奋的音乐,伴随着清亮的歌声。
程野忽的转头,莫名觉得耳熟,再一听.
嗯?这不是王康那小子的声音吗?
他愣了愣,果然没听两分钟,另一个略显青涩的男声接了上来。
‘月亮就在我头上,大路就在我脚下’
‘脚印往云边串成线,水壶晃出半首歌~’
张师傅手一顿,愕然地转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春末夏初,冰雪消融后,流民才会结伴涌向庇护城。
“一步一步慢慢告诉居民真实情况,不断拔高预期,接受了三五万人,再接受七八万人就好理解一些,接受七八万.往后来个几十万,也不会太过震惊,大概率会被营造成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
程野琢磨着,收起防务通,踏上公交车。
“张师傅,先去中央检查站那边晃一圈看看情况。”
“好嘞。”
单独安排给他的公交车,自然不必遵循往常的固定线路。
一路驶去,路口已出现不少治安署的执勤人员,正忙着分流人群。
但面对张师傅的公交车,没人上前拦阻询问,毕竟之前办事员已经通过检查站在治安终端做了标注,这车的通行权限早已录入系统。
距离中央检查站还有将近一公里时,程野摇开车窗,隐约已能听到前方传来的嘈杂人声。
被行者影响的迁徙者几乎是日夜兼程地赶来,昨晚就已有大批人抵达。
虽说南北检查站通宵开放,但中央检查站并未同步开启,因此夜里抵达的流民只能在防线外驻扎,等着天亮后进城。
“程检查官,您的车子不能再往前了,前面已经戒严。”
距离检查站还有三百米时,两名中央检查站的警卫迎了上来,对着程野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语气恭敬。
“迁徙者已经到了?”
“到了!”警卫点头应声。
“有多少人?”
“目前上面给的通知是.四万七千人。”
好家伙。
四万多人?
程野一时没太具体的概念,只示意张师傅把车停在路边,自己推开车门,朝着中央检查站走去。
这里是他执勤了一个多月的地方,闭着眼睛都能摸到各个角落,自然不会陌生。
越靠近,外面的吵闹声就越清晰,嗡嗡的人声像潮水般涌来,夹杂着孩童的哭闹、大人的吆喝,还有金属器物碰撞的脆响。
刷开几道隔离门,程野登上检查站外侧的办公楼,站在四楼的瞭望台往外眺望。
一瞬间,他几乎屏住了呼吸,脑子里只剩下那张经典的表情包:
【好多人啊.jpg】
检查站外的荒野,往日里总是空旷得能看见川市废墟的断壁残垣,鲜少有人迹。
可现在,密密麻麻的人头从防线外一直排到废墟边缘,黑压压的一片望不到尽头。
往两边看,看不到边际。
人群上方的空气仿佛都被呼吸与体温烘得扭曲,连阳光透过时都泛起了模糊的涟漪。
有人裹着破旧的毯子坐在地上,有人正在检查背包里的物资,还有背着行囊的半大孩子在人群缝隙里追逐打闹,被大人一声呵斥后又悻悻跑回。
更远些的地方,临时搭起的窝棚连成了片,帆布、塑料布、甚至破麻袋都成了遮风挡雨的材料,比帐篷营地壮观数十倍!
“这才是第一波?”
程野怔在原地,喉结动了动。
那些纸上谈兵的计划,此时面对这么多鲜活的面庞,顿时显得苍白无力。
四万七千张嘴,今天要消耗多少水和食物?
要分多少批次进城筛查?要如何安置?
要怎样在这人潮里揪出潜在的感染源?
一连串的问题瞬间涌进脑海。
程野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这可比单纯的去对付感染潮难多了。
哪怕是超凡者,面对这样的人潮,也不可能靠武力镇压一切。
回归发展,最终还是得靠脑子,靠智慧,靠.手段!
“幸好,我现在还得再执勤三天,第一波的安置不用我出去面对。”
程野长舒一口气,转身往检查站外走。
也不知道丁以山那边的磋商有没有结果。
但就算检查官承包制度批下来,第一批肯定也轮不到他这个见习去。
几个五期、一众四期和三期检查官,才是检查站的主力。
面对第一波混乱,总得有这些定海神针先稳住局势,后续才可能分批承包。
回到车旁,程野又喊来两名警卫,大致了解了下迁徙潮的信息。
例如男女比例,家庭比例,原居住地、是否有整体聚落等等。
假如要把流民分流到南检查站来,这些信息就是针对检查的重点。
车内,张师傅正摆弄着收音机,旋钮划过嘈杂的波段,突然传出一阵振奋的音乐,伴随着清亮的歌声。
程野忽的转头,莫名觉得耳熟,再一听.
嗯?这不是王康那小子的声音吗?
他愣了愣,果然没听两分钟,另一个略显青涩的男声接了上来。
‘月亮就在我头上,大路就在我脚下’
‘脚印往云边串成线,水壶晃出半首歌~’
张师傅手一顿,愕然地转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