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名额,谁也说不出话。
至于带着王康能不能赢?
程野轻轻摇了摇头,连丁以山都对他有信心,他自己又怎会没把握?
只要考核不是侧重检查官单人能力,协同项目带上王康完全没问题。
另外,如果22分组,似大波镇这样的5人该怎么竞争?
程野继续往下看,很快明白了第二批的规则。
不再像第一批那样抽签分组两两对抗,而是名单上的每个人都有一票,可挑选搭档。
人选不仅限于组内,也能选第一轮落选的检查官,比如被李马太和宋海淘汰的顾心经、加西亚等人都在备选名单里。
但规则有个限制,若不选组内成员,转而挑选淘汰者,考核对抗时就只能随机抽题,无法自主选题。
这既是弥补组内成员的劣势,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强强联手”的优势。
“不错。”程野松了口气,“有票选搭档,就不用担心抽不到王康了。”
不过能看得出来,这规则并不是丁以山特意为他开的绿灯,更可能是第二批包干的既定方案。
一来,第一批已敲定重要点位,权力制衡的大框架基本成型,有了这套框架,下面的卫星城自动就会形成站位。
比如被林豹三人承包的问路县,大波镇要是想要寻求支援,他自然会去找林豹求援,而不是去找周长海和伊文·戴维森。
二来,第二批点位不再是区位优势,更侧重于地方特点,让熟人搭档能提升配合默契,能更快的开发这些特点,加快建设速度。
更重要的是,给第一轮落选者一个机会。
这些人未必能力不足,或许只是和顾心经一样运气欠佳,抽到了不对头的西人检查官。
如此能够票选搭配后,这才算是发挥了落选者的全部能力,算的上公平。
“这些复杂的弯弯绕绕,以及针对每个人的布置,还是让上面去琢磨吧。”
程野不再多想,退出第二条信息,点开第三、第四条。
这两条纯属流水账,没什么营养。
一大堆惩罚条款他扫了一眼就略过,原因无他,规则的界定太灵活了,没有一条列举清楚。
似卫星城建设中严禁中饱私囊这一条。
界定“中饱私囊”的方式是什么?
买一千袋营养浆,检查官喝五十袋算不算?
获得基础建材的额度分配以后,检查官要求先修自己的办公场所,然后再加一些不是那么必要的舒适配置算不算?
甚至等到大波镇的水电站修复完成以后,他用来给自己充电算不算?
这些都没明说,规则便成了弹性条款,限制意义不大。
再比如出现大规模死伤即取消资格这一条,严重者甚至会取消检查官的资格,重新再从见习期开始往上。
大规模三个字通常指上万人,可第一批卫星城半年内最多容纳五万人。
既然都能死到五分之一人,那肯定是母源入侵,或者有性质极其恶劣的感染源混入,这种时候检查官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两说,哪里还顾得上惩罚。
而且检查官包干的核心不仅仅是建设,还有防御,两者缺一不可。
似他要是在大波镇开始建设,第一个要建的绝不是民居,而是检查站。
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内部稳定了,才有逐步往外拓张的底气。
“得赶紧去通知王康才行”
程野正想着起身,刚拉开门,就见王康一脸慌张地跑了上来。
当然,不仅仅是慌张,还有压抑不住的兴奋、激动,混着几分彷徨与茫然。
程野很少看到一个人脸上竟然还有如此多的复杂情绪,但想想王康这些天的经历,或许若干年后他要是不死,成为检查站的高期检查官,经历也能写一本供后人评说的传奇。
毕竟从来没有哪个见习检查官,一上任就是去南快速站。
也没有哪个检查官执勤的第一周,就遇到大范围的空雾天灾。
更离谱的是,他现在甚至要出去包干,带着数千上万人建设卫星城。
“程哥.”王康奔到跟前,程野低头一瞧,忍不住失笑。
这傻孩子竟然连鞋都穿错了,左脚穿着旅游鞋,右脚蹬着执勤劳保鞋。
“稍安勿躁,先跟我进来再说。”
程野偏头示意,两人进了房间。
他随手拿起门后的扫把簸箕递过去,“先把地扫了拖了,冷静冷静。”
王康嘴唇动了动,像是想说什么,最终还是点点头,攥着扫把认真扫了起来。
这种时候,稳住心神比什么都重要。
趁王康扫地的工夫,程野正打算去洗漱,防务通忽然响了。
屏幕上跳着“杨星文”三个字。
两人之前互留过号码,偶尔还会打个电话维护一下关系,但说的都是些客套话,并没有深入的交流过。
现在打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带着王康能不能赢?
程野轻轻摇了摇头,连丁以山都对他有信心,他自己又怎会没把握?
只要考核不是侧重检查官单人能力,协同项目带上王康完全没问题。
另外,如果22分组,似大波镇这样的5人该怎么竞争?
程野继续往下看,很快明白了第二批的规则。
不再像第一批那样抽签分组两两对抗,而是名单上的每个人都有一票,可挑选搭档。
人选不仅限于组内,也能选第一轮落选的检查官,比如被李马太和宋海淘汰的顾心经、加西亚等人都在备选名单里。
但规则有个限制,若不选组内成员,转而挑选淘汰者,考核对抗时就只能随机抽题,无法自主选题。
这既是弥补组内成员的劣势,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强强联手”的优势。
“不错。”程野松了口气,“有票选搭档,就不用担心抽不到王康了。”
不过能看得出来,这规则并不是丁以山特意为他开的绿灯,更可能是第二批包干的既定方案。
一来,第一批已敲定重要点位,权力制衡的大框架基本成型,有了这套框架,下面的卫星城自动就会形成站位。
比如被林豹三人承包的问路县,大波镇要是想要寻求支援,他自然会去找林豹求援,而不是去找周长海和伊文·戴维森。
二来,第二批点位不再是区位优势,更侧重于地方特点,让熟人搭档能提升配合默契,能更快的开发这些特点,加快建设速度。
更重要的是,给第一轮落选者一个机会。
这些人未必能力不足,或许只是和顾心经一样运气欠佳,抽到了不对头的西人检查官。
如此能够票选搭配后,这才算是发挥了落选者的全部能力,算的上公平。
“这些复杂的弯弯绕绕,以及针对每个人的布置,还是让上面去琢磨吧。”
程野不再多想,退出第二条信息,点开第三、第四条。
这两条纯属流水账,没什么营养。
一大堆惩罚条款他扫了一眼就略过,原因无他,规则的界定太灵活了,没有一条列举清楚。
似卫星城建设中严禁中饱私囊这一条。
界定“中饱私囊”的方式是什么?
买一千袋营养浆,检查官喝五十袋算不算?
获得基础建材的额度分配以后,检查官要求先修自己的办公场所,然后再加一些不是那么必要的舒适配置算不算?
甚至等到大波镇的水电站修复完成以后,他用来给自己充电算不算?
这些都没明说,规则便成了弹性条款,限制意义不大。
再比如出现大规模死伤即取消资格这一条,严重者甚至会取消检查官的资格,重新再从见习期开始往上。
大规模三个字通常指上万人,可第一批卫星城半年内最多容纳五万人。
既然都能死到五分之一人,那肯定是母源入侵,或者有性质极其恶劣的感染源混入,这种时候检查官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两说,哪里还顾得上惩罚。
而且检查官包干的核心不仅仅是建设,还有防御,两者缺一不可。
似他要是在大波镇开始建设,第一个要建的绝不是民居,而是检查站。
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内部稳定了,才有逐步往外拓张的底气。
“得赶紧去通知王康才行”
程野正想着起身,刚拉开门,就见王康一脸慌张地跑了上来。
当然,不仅仅是慌张,还有压抑不住的兴奋、激动,混着几分彷徨与茫然。
程野很少看到一个人脸上竟然还有如此多的复杂情绪,但想想王康这些天的经历,或许若干年后他要是不死,成为检查站的高期检查官,经历也能写一本供后人评说的传奇。
毕竟从来没有哪个见习检查官,一上任就是去南快速站。
也没有哪个检查官执勤的第一周,就遇到大范围的空雾天灾。
更离谱的是,他现在甚至要出去包干,带着数千上万人建设卫星城。
“程哥.”王康奔到跟前,程野低头一瞧,忍不住失笑。
这傻孩子竟然连鞋都穿错了,左脚穿着旅游鞋,右脚蹬着执勤劳保鞋。
“稍安勿躁,先跟我进来再说。”
程野偏头示意,两人进了房间。
他随手拿起门后的扫把簸箕递过去,“先把地扫了拖了,冷静冷静。”
王康嘴唇动了动,像是想说什么,最终还是点点头,攥着扫把认真扫了起来。
这种时候,稳住心神比什么都重要。
趁王康扫地的工夫,程野正打算去洗漱,防务通忽然响了。
屏幕上跳着“杨星文”三个字。
两人之前互留过号码,偶尔还会打个电话维护一下关系,但说的都是些客套话,并没有深入的交流过。
现在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