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迹罕至的地方,或许一年半载都碰不上一次特殊感染体。”

    “但人数只要一多,风险就会立刻暴涨,尤其是五百人.”

    宋老面色愈发凝重。

    “拓荒兵团内部有句歌谣:山不住,水不留,人多处,莫久踞!”

    “这‘山’,不是指万里大山,而是地形复杂、人迹罕至之处。上个时代留下的感染源,到今天也就发现了十之一二,更多的藏在这些地方,等着人类用命去探。这种易藏危机的地方,切记不可久居,否则迟早被未知感染源盯上偷袭。”

    “‘水’便指大波镇这般地形,水流湍急,暗藏汹涌,危险常随水至。临江的支流汇聚后,必然会带来些感染源,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有的甚至会循着活人气息上岸,寄生感染人类。”

    说到这,宋老长叹一声:“危险和机遇从来相对。当年我们拓荒建码头,就为修个联通海省的码头,四万人,死了足足一万三。那还是感染源不多的大拓荒时代,换作今天,恐怕四万人都得填在那码头里。”

    一句句肺腑之言砸下来,程野心底微沉。

    这些危险他并非没预料到,只是人总难免下意识忽略风险,更看重机遇。

    现在被宋老提及,也让他瞬间意识到了在庇护城的保护下,有些太过于放松警惕了。

    建设卫星城的计划是重要,可在这之前,必须要防得住那些神出鬼没的感染源。

    “那人多处,莫久踞呢?”王康在一旁出声问道。

    既然山不住,水不流都有额外的意思,这一句肯定也不只是字面意思。

    “嗯,这一句讲的就是人口规模带来的危险程度变化。”

    何老接过话头,“三十人以下,可算单人行动,不会吸引潜藏的感染源。但从三十人往上,人类散发的气息就会自然引来感染源、感染体。”

    “三十到一百人,兵团定为‘警戒级’,必须布置完善警戒,可能遭遇感染体偷袭。”

    “一百到三百人,是‘危险级’,宿居荒野,必定会招惹感染源靠近。”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没有例外,是必定。只要附近三公里内有感染源,就一定会被吸引过来!”

    “三百到一千人,定为‘高危级’。这时候不仅会引来零散感染体,还会形成规模性聚拢。宿营超过一定时间,感染源会被强烈吸引,必须派队伍不断清理周边才能维持安全。”

    何老没再提更高的等级,想来是怕吓着两人。

    周老在一旁补充:“若是没有河流,有一批的卫星城分担火力,又有军团的人手全天候巡逻扫荡,不会有我们说的这么危险。但白水河从大波镇周边过,幸福城没办法在上游设卡拦截,你们一定要加倍小心。”

    “我明白。”

    程野重重点头,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水杯边缘。

    这正是他先前顾虑的,长水镇无人选择,大波镇便成了临江支流沿线的第一个感染源触发点。

    若真有感染源顺流而下,首当其冲的就是大波镇。

    可这便是选择地利必须承担的代价,废土之上,从没有既安全又遍地机遇的地方。

    就算有,也早被超级庇护城或大小聚集地占据,根本轮不到现在来开发。

    “至于怎么应对感染源侵袭、怎么布防,我们就不班门弄斧了。”

    宋老做了最后的收尾,“您是检查官,肯定比我们更懂这些。”

    有关危险的话题就此打住。

    三人转而聊起今天选中的流民素质,哪个家庭踏实肯干,可当臂膀,哪个青壮性子跳脱,需稍加约束,免得误了正事。

    活到这把年纪,三位老人的眼光早已毒辣如炬,讲课的功夫便帮程野把人群精细筛了一遍。

    总体而言,人心可用。

    包括那些青壮,底子也不比社区民兵差,只是性子尚未磨平罢了。

    直到过了十点,程野和王康才起身告辞。

    只是出了门,程野心底仍有些沉甸甸的,倒是王康很快调整过来。

    “程哥,别担心!咱当了检查官,这就是躲不开的坎,再怕也没用,不如提着十二分警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嗯,你说得对。”程野沉吟着,点头应道。

    身为检查官,往后出外勤、走荒野是家常便饭,迟早要直面这些威胁。

    他倒不畏惧那些不知死活的感染体上门,或者有什么感染源顺流而下。

    毕竟生命层次提升带来的增益明摆着,足以拦下多数普通感染源的寄生。

    更不用说火苗与角海星赋予的保命能力,真到了危急关头,他开启角海星守护态,登上飞翼直接跑路,又有哪种感染源能拦得住?

    可他若走了,王康怎么办?

    王康是实打实的见习检查官,至今尚未铸就武身。

    跟着他来包干卫星城,本就是为了填补搭档的位置。

    程野扪心自问,抛开前身与王康的旧交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废土边境检查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斤斤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斤斤斤并收藏废土边境检查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