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本以为推选盟主之事会按自己的计划顺利进行,却万万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和自己竞争的,竟然是自家兄弟袁术。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袁绍心里颇为不爽。

    张扬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乱糟糟的场景,心中愤愤不平。

    他和刘昆同在丁原帐下共事,接触颇多。

    越发觉得刘昆是个值得深交的知己,早已将刘昆引为莫逆之交。

    张扬凑到刘昆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孟光贤弟,依我看呐,你最适合当这个盟主。其他那些人,哪有资格?哼!我这就起身,去推举你。”

    说罢,张扬作势就要站起身来。

    刘昆眼疾手快,闪电般伸出右手按在了张扬的肩头,轻轻摇了摇头。

    张扬一脸疑惑地看着刘昆,问道:“怎么了,孟光贤弟?”

    刘昆微微一笑,轻声说道:“稚叔兄,你就别操心了,先看着吧。这盟主之位,可没那么容易坐。这群人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个盟主啊,就是一坨屎!”

    说完,也不等张扬继续发问,便长身而起。

    他站在场中,高声喊道:“诸君,在下觉得公节兄与孟德兄所言,甚为有理。在下也赞成本初兄来做此次会盟的盟主!要换了其他人,我第一个不答应!”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刘昆,如今的刘昆,早已不是过去那个籍籍无名的陈留羸弱少年。

    他早在不足弱冠之年,就立志抗击胡虏,毅然出任雁门郡太守,牢牢守住了并州北线数年。

    后来,他积极响应大将军何进的号召,随丁原南下入京勤王。

    他更是担任了九卿之一的光禄勋,在洛阳动乱之时,血洗宦官,为大将军何进报了大仇。

    千辛万苦寻找到了落难的少帝和陈留王刘协,确保了皇室的安定。

    此后,他还多次与董卓对抗,丝毫不畏惧自身安危生死。

    在吕布弑父投敌的时候,他毅然与之决裂,带兵回转太原。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大事,让他声名远扬。

    也正是因为如此,袁绍才会视刘昆为此次会盟争盟主之位的最大竞争对手。

    可让袁绍万万没想到的是,刘昆竟然对这盟主之位丝毫没有兴趣,还毫不犹豫地力荐自己。

    这就好比一拳打在棉花上,袁绍尴尬得有些不知所措。

    原来人家竟然丝毫没有在意那个盟主之位,小丑竟是我自己?

    众诸侯见刘昆如此推崇袁绍,也都纷纷点头,对刘昆的提议深表赞同。

    唯独袁术听了,心中愤怒不已,恨恨地看向刘昆。

    曹操则用惊异的眼神看向刘昆,没想到他竟然如此看得透彻,心中不禁暗自佩服。

    他转头对身边的张邈说道:“孟卓兄,想不到孟光贤弟年纪轻轻,竟然如此的识大体。难得呀!难得呀!”

    曹操一连说了好几个难得,可见他对刘昆的赞赏真的是发自内心的。

    张邈点了点头,很是赞同曹操的说法。

    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年轻时就以侠义闻名乡里。

    而且,为人豪爽,重情重义,颇有一些名头。

    他与袁绍、曹操早就相交莫逆,曾经一起共同谋划诛杀十常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张邈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刚才公节、孟德、孟光所言,乃我等肺腑之言。本初兄,这个盟主,非你莫属!”

    就这样,在王匡、曹操、刘昆和张邈几人的推动下,袁绍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盟主宝座。

    袁绍为了拉拢刘昆,投桃报李,想请刘昆出任副盟主。

    可刘昆却坚决地婉拒了,理由是自己年少德薄,实在难以担此重任。

    他这次会盟,只带了典韦和黄蝶舞和一万太原兵马来。

    而黄蝶舞又一次女扮男装,充任了刘昆的亲兵统领。

    袁绍没有办法,只好任命自己的好弟弟袁术为副盟主。

    而曹操则做了奋武将军,行监军之职,参赞军务。

    袁绍身着一身豪华宝甲,更兼生得俊逸不凡,在一众诸侯中如同鹤立鸡群,尽显豪杰风范。

    他振臂高呼道:“今日诸位英豪聚首,共讨董贼,实乃大汉之幸!”

    这声音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瞬间点燃了众人的热情。

    顿时,群雄呼应,呼声震天,气吞山河。

    袁术站在右首,傲然说道:“董贼欺君罔上,祸乱朝纲,我等必当合力诛之,匡扶汉室!”

    曹操在一旁神色凝重,接着说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今日既聚于此,便当歃血为盟,同心协力,不诛董卓,誓不罢休!”

    众人齐声响应,霎时山摇地动。

    坛上早已备好三牲祭品,十八碗酒盛放于案。

    刚刚出炉的盟主袁绍亲自主持仪式,各路诸侯依次上前,割血为誓,共饮血酒。

    刹那间,酸枣大地旌旗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我是昆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是昆哥并收藏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