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玲绮带着刘昆翻身跨上了战马,朝着长安南门疾驰而去。

    没过多久,两人老远就看到南城门口处聚集了一大群人。

    吕玲绮眼神敏锐,很快就瞧见了被众星捧月般簇拥在中央的董白。

    只见董白今日身着一袭素色劲装,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了她那曼妙的身姿。

    绝美的脸庞上略施粉黛,更添了一分清新脱俗的气质。

    吕玲绮眉眼间满是按捺不住的喜悦,清脆的声音中带着满满的亲昵:“白儿姐姐!白儿姐姐!”

    董白听到这熟悉的呼喊,循声望去,见飞马前来的两人是刘昆和吕玲绮。

    她立即挥舞着手臂,清脆地回应道:“严大哥!玲绮妹妹!”

    刘昆与吕玲绮见状,相视一笑,随即催马加快了速度。

    很快,二人便来到了董白身边。

    刘昆脸上一片温和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关切,轻声说道:“白儿!愚兄来晚了!”

    董白眉眼如画,眼神中满是欣喜,连忙说道:“不晚,不晚。严大哥,玲绮妹妹,咱们这就出发吧!”

    刘昆点了点头,温和地说道:“那就有劳白儿前面带路了!”

    董白心情极好,回以刘昆一个灿烂的笑容。

    随后,她双腿一夹马腹,率先打马朝着南门外奔去。

    身后的众人见状,也立刻纷纷紧跟其后,鱼贯而出了南门。

    守门的城门校尉哪敢有丝毫阻拦,还贴心地为她们清出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

    与此同时,太师府内。

    董卓靠在那张宽大舒适的椅背上,漫不经心捋了捋颌下粗短的胡须。

    他那双铜铃大眼瞪得溜圆,目光死死地盯着身旁的李儒。

    开口问道:“文优哇,对于这个严昆,你怎么看?他处心积虑地接近白儿,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企图?”

    原来,昨日在醉仙楼诗会之上,严昆(也就是刘昆)凭借一首《山居秋暝》,毫无争议地夺得了诗会的魁首。

    而且,他与董白相处时那些亲密的举动,被一些有心人看在眼里,并且迅速汇报给了董卓。

    董卓对这个孙女那是打心眼里喜爱,这可是他的掌上明珠哇!

    董白一向心高气傲,平日里那些自诩为少年俊杰的人,她连正眼都懒得瞧一下。

    可如今,却对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儒生产生了好感。

    这在董卓看来,这事儿透着一股古怪。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里面肯定有问题!

    当得知严昆是吕布夫人严氏的侄儿时,董卓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一些。

    但他依旧不放心,立刻命令麾下的密探,火速前往并州去核实这个严昆的真实身份。

    他绝不允许自家孙女身边出现一个来历不明、心怀叵测的人。

    李儒听了董卓这一番话,那双三角眼滴溜溜地转了转。

    其实,他对严昆的了解也并不多,一时间也拿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意见。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说道:“太师,以属下看来,这严昆既是奉先将军的内侄,应该不会有问题。而且,从他昨日那首惊才绝艳的《山居秋暝》来看,此人必定是个才华横溢之人!”

    接着,李儒摇头晃脑地吟诵起了那首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吟诵完毕,李儒满脸赞叹地说道:“妙啊!此诗意境非同一般。绝非一般人能作的出来,真乃绝妙好诗哇!”

    李儒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对诗词歌赋也是颇为精通。

    然而,即便如此,若要他作出这样意境美妙的诗来,也是绝无可能。

    董卓点了点头,他虽然是个粗人,但他这个女婿李儒可是个饱学之士。

    连李儒都自叹不如,看来这个严昆确实有两把刷子。

    而且,此人是吕布之妻严氏的本家侄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还算可靠。

    想到这里,董卓心中的疑虑稍微减轻了一些。

    李儒见董卓的态度有些缓和,赶忙说道:“太师,不如再等等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并州那边很快就会传来消息。而且,奉先将军是您的义子,这个严昆的可信度还是蛮高的。”

    董卓伸出他那肥大的粗手,轻轻地捋了捋颌下粗短的花白胡须,陷入了沉思。

    李傕多次跟他提起自己的儿子李式,樊稠也跟他说起过自己的儿子樊童,都希望能撮合他们与董白的亲事。

    董卓对这些事并不反对,毕竟李傕和樊稠都是自己的心腹爱将,为他立下了许许多多的汗马功劳。

    可自家孙女董白却对这些后辈不屑一顾,董卓对此也无可奈何。

    唉,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在这瞎操心做什么呢?

    想到这里,董卓瞬间就把这事儿抛到了脑后,转而和李儒谈论起了其他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我是昆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是昆哥并收藏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