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渭水之畔,寒意仍旧紧锁着关中大地。

    而种花部落的大营内,却已涌动着一股不可遏制的肃杀之气。

    晨雾如轻纱般缓缓飘动,旌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数万大军如同钢铁铸就的洪流,从营中列阵而出。

    他们的铠甲与兵器在晨光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步伐整齐划一,直逼长安城下。

    不多时,大军已在城外布成严整的军阵,刀戈林立,气势如虹。

    贾诩立于众将簇拥的本阵指挥台上,一袭墨绿色长袍随风轻扬,腰间悬挂的玉佩随着他的步伐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他那双锐利的眼眸,宛如鹰隼般紧紧锁定远处的巍峨城墙,眉头不时微微蹙起。

    “军师,我军已到预定位置!”一名斥候单膝跪地,声音清脆而坚定,打破了周围的沉静。

    贾诩微微颔首,目光依旧未曾离开城墙分毫,手指轻轻叩击着腰间的玉佩,发出阵阵清脆之音。

    片刻之后,他抬手朝身旁的蒙达示意。

    这位身高近八尺的猛将立刻上前一步,高举令旗,嘶声喝道:“众军听令!开始攻城!”

    随着号令声响起,数千名士卒立即行动起来。

    他们推着数百辆造型奇特的独轮车,缓缓向城墙方向推进。

    这些车子上面用覆有一层薄薄铁板的木板搭建起了保护棚,将推车手牢牢护在其中。

    虽然看似笨拙,实则暗藏玄机。

    独轮的设计让它几乎不受路况限制,两边的扶手各有两名士卒推着前进。

    每辆车上还装有特制的防滑装置,确保在崎岖地形上也能平稳行驶。

    更令人称奇的是,车上只需拨动一个扳手,装载的泥土和碎石,便能倾泻而出,迅速填向护城河。

    这些独轮车,原本是当年刘昆为了接应瘿陶百万太平道教众,在太行山运输粮草物资时发明的,曾立下了汗马功劳。

    贾诩深受启发,稍作改装后,竟用在了如今的长安攻城战填护城河这一环节上。

    长安的护城河早已被种花部落截断水源,只剩下了一道深深的沟壑,等待着被填平。

    “上!”蒙达厉声喝道,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

    数千名种花部落士兵齐声呐喊,推着车子稳步前行。

    进入弓弩的射程后,西凉军的箭矢如雨点般自城头倾泻而下。

    然而,那些防护板如同坚实的盾牌,将箭矢一一弹开,发出密集的“叮叮”声,却始终未能穿透。

    偶尔有几支箭矢穿透防线击中士卒,但也仅仅造成轻微伤势,并未能阻挡他们的脚步。

    士兵们之间的配合默契十足,彼此间用简短的口号和手势交流,保持着稳定的推进速度。

    蒙达再次下令:“掩护!弩机齐射!”

    数十架弩机轰然响起,箭矢如流星般射向城墙上的西凉军弩手。

    这些弩机是种花部落的秘密武器,威力极大,一箭便能令中箭者瞬间失去战斗力。

    顿时,城头西凉军陷入一片混乱,惨呼连连,弓弩手接连倒下,鲜血染红了青砖。

    城下,种花部落的士卒们咬牙推车,冒着箭雨艰难前行。

    尽管有棚子遮挡,但仍有零星箭矢突破防御,击中推车的士卒。

    一名年轻的士兵被箭矢擦伤了手臂,他只是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伤口,便继续投入到填壕的工作中。

    士兵们仿佛不知疲倦的机器,继续稳步向前推进。

    城墙上,一名西凉军大将怒目圆睁,挥舞着令旗嘶吼道:“放箭!快放箭!别让他们靠近!”

    他紧盯着城下的敌军攻城部队,眼中满是焦躁与愤怒。

    然而,无论箭雨如何密集,数千名种花部落的士卒依旧推着独轮车抵达壕沟边缘。

    “嚯!嚯!”士卒们齐声高喊着号子,不断地将车上的土石倾倒入护城河那深深的沟壑之中。

    如此循环往复,约莫过了两个时辰,长安城下的这一段护城河竟然已被填平了大半!

    这一幕令守军将领们惊愕不已,面面相觑,难以置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随着最后一车泥土倾泻而下,护城河被彻底填平。

    蒙达立于阵前,高举手中精钢长矛,狂啸道:“众将士!随本将破城!”

    “杀——!”震天的吼声中,数万大军如饿虎扑食般冲向城墙。

    靠近城墙的时候,西凉军的箭矢、滚石、火油如暴雨般倾泻而下。

    但进攻的势头并未因此阻遏,种花部落的士兵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盾牌遮在前方抵御城头的箭矢。

    “架云梯!”“放冲车!”数十架云梯迅速架在城墙下,士兵们如潮水般攀爬而上。

    西凉军士卒们挥舞着长刀、长矛疯狂砍杀爬上来的敌人。

    一名西凉军士兵一刀劈开种花士兵的头盔,鲜血四溅惨叫落地。

    可敌人实在太多!一名西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我是昆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是昆哥并收藏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