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朝廷为了惩治贪腐、整饬吏治,特地派出多支巡察队伍,分赴各州查访民情、清查贪官,并重新审理积压已久的冤假错案。

    同时,也向各大都护府和几大军团下达通令,要求迅速开展内部整风运动,肃清不良风气,严明军纪政纲。

    这一番雷厉风行的整顿,还真揪出了不少贪官污吏。

    看着名单上那一串串熟悉又刺眼的名字,还有他们罄竹难书的罪行记录,刘昆心头怒火中烧,几乎按捺不住。

    早在种花部落时期,他们便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以厚禄优待官员,从而减少其贪渎之念。

    他一直认为,比起朱重八那种强制天下官员与自己一同过苦日子的做法,自己的治理方式更显人性、更合常理。

    毕竟,身为朝廷命官,总不能连普通百姓都不如吧?

    当然,若要与那些富商巨贾相比,官员的收入自然不及,但好歹也算得上是高收入阶层了,不是吗?

    刘昆心里清楚,贪官污吏这种现象,自古有之,根深蒂固,岂是一朝一夕便能根除?

    虽说设有绣衣卫暗中监察百官,维稳纠风,但也难以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更何况——绣衣卫之中,就真的没有贪腐之人?就没有被收买、被渗透的可能?

    刘昆震怒之下,立即下令彻查涉案官员,并对绣衣卫内部展开清洗。

    很快,一份详尽的贪腐名单被呈递上来,其中不乏位高权重者,甚至绣衣卫内部问题也不少。

    其中,凉州武威郡太守张烈,堪称诸般恶行之首。

    此人原是刘昆旧部,早年追随其起兵,深得信任与重用。

    然而一旦执掌一郡之权,便迅速堕落,勾结地方豪强,沆瀣一气。

    他假借赈灾之名,虚报灾情,骗取朝廷拨款,实则将钱粮尽数中饱私囊,用于修建豪华庄园、豢养家兵私军,图谋私利,蓄势自重。

    更令人发指者,他曾秘密派遣刺客刺杀监察御史,妄图掩盖自身贪赃枉法的罪行。

    真是胆大包天,目无王法。

    户部某司官员李昭亦是劣迹斑斑。

    此人身居高位,却滥用职权,与商贾勾结。

    他们肆意操纵粮价,低买高卖,从中攫取巨额暴利,涉案金额高达百万贯之巨。

    其本人生活奢靡至极,私建别宫、广纳姬妾,夜夜笙箫,挥霍无度,丝毫不顾百姓疾苦。

    此外,绣衣卫驻凉州千户赵敬亦被查出收受贿赂、包庇罪犯等,无不让人怵目惊心。

    他不仅与部分凉州官员狼狈为奸,为其遮掩种种不法之举,还暗中与江湖帮派往来密切。

    纵容他们在城中开设赌坊、妓馆,公然收取所谓“保护费”,坐地分赃。

    在接到百姓与同僚举报之后,赵敬竟丧心病狂,将举报之人诬以“奸细”或其他莫须有罪名,加以迫害乃至铲除。

    手段无比残忍,令人发指。

    其家中抄没之时,金珠玉器堆积如山,奢华腐化程度可见一斑。

    面对这些昔日亲信、重臣的背叛,刘昆怒不可遏。

    他当机立断,下令即刻缉拿所有涉案官员,交由刑部会同御史台审理。

    并命绣衣卫全力配合,专责此案,不得拖延一日。

    刘昆冷眼看着这份名单,缓缓道:“贪腐如蛀虫,不除则亡国。今日杀几人,是为了明日天下太平!”

    一场腥风血雨的肃贪风暴,正悄然席卷了整个长安朝廷及其治下的地盘……

    大将军府。

    刘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院中来回踱步,焦躁不安。几个产房里接连传来妻妾们撕心裂肺的喊叫声,听得他心如乱麻,坐立难安。

    刘寔和高氏坐在一旁,看着儿子这般模样,不由得对视一眼,齐齐叹了口气。

    都已经好几个时辰了,孩子还没生下来,怎不叫人揪心?

    而一旁的华佗却依旧神情自若,端坐在藤椅上,一边慢悠悠地喝茶,一边与张解闲聊着天,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如今华佗早已退居幕后,医术传承全靠他的徒子徒孙。

    设在长安的大汉医学院规模宏大,师生加起来已有五千余人,设有外科、内科、妇科、妇产科、儿科、骨伤科、护理等多个专业。

    每年培养近千名医者,遍布朝廷各州郡县。

    设立的大汉医院收费低廉,极大地方便了百姓求医问药。

    忽然,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从一间产房中传出,打破了紧张的气氛,众人纷纷循声望去。

    “是姜儿生了!”刘昆眼睛一亮,激动不已,立刻朝那间产房奔去,想第一时间看看自己的孩子。

    可刚到门口,就被两名守候在外的健妇拦下:“大将军,产房乃污秽之地,您万金之躯,岂能擅入?”

    急于抱儿子的刘昆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铁血杀气,冷冷瞪了她们一眼。

    吓得两人腿都软了,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我是昆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是昆哥并收藏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