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陵城。

    守将王凌一脸肃然,全身披挂着精良的甲胄立于淮陵城头。

    颀长的身材,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是那样的伟岸。

    他每日都要与汉军将士们一同坚守在城头,不敢有丝毫懈怠。

    近半个月来,王凌指挥若定,有条不紊地组织守城,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张勋大军疯狂的攻城。

    张勋不断组织一波又一波猛烈的攻城行动,无数袁军士卒如汹涌的潮水般朝着淮陵城扑来。

    然而,在汉军顽强的抵抗下,他们只能无奈退去,只留下满地的一具具横七竖八的尸体。

    张勋刚刚被袁术封为大将军,正是他人生最志得意满的时候。

    这一次,他率领着十万大军征讨徐州,心里一直盘算着要建立莫大的功勋。

    他要向世人证明,皇帝陛下封赏给自己的这个大将军之位,确实是名至实归。

    张勋故意虚张声势,诈称率领了二十万大军,大张旗鼓地朝着淮陵进军。

    将淮陵城团团包围之后,张勋嘴角微微上扬,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区区一个小县,本大将军会放在眼里吗?

    他大手一挥,分出两万兵力,任命梁纲作为主将,前去攻打广陵城。

    随后,他率领着剩下的八万大军,将淮陵城围得水泄不通,紧接着便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在他看来,自己这个大将军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小小的淮陵,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淮陵城竟然如此难缠。

    原本低矮的城墙竟然被加高到了五丈之多,城内的守军起码有万人之多。

    城内还囤积了大量的守城物资,粮食堆积如山,军械也准备得十分充足。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淮陵守将王凌。

    王凌,字彦云,出身于太原王氏,气质儒雅又透着一股英气气。

    他的父亲是王柔,叔父正是尚书台的右仆射王允。

    他妹妹嫁给了大将军刘昆,有了这层姻亲关系,王凌自然得到重用。

    更重要的是,王凌确实是个惊才绝艳的大才。

    他出仕之初便是在太原担任郡尉,负责镇守太原重镇。

    年轻有为的他治军严谨,硬是在太原带出了一支强军。

    刘昆多路进攻冀州时,正是由王凌率领一万太原兵马走的昔日太平道百万教众迁徙故道,突袭了井陉关。

    在战场上,他身先士卒,带着将士们奋勇杀敌。

    凭着他非凡的才智,牢牢占据了常山郡以北半壁江山,有力地配合了马超、法正在中山国的军事行动。

    在攻打瘿陶、突袭滹沱河南岸蒋义渠、信都会战等战役中,王凌表现十分出彩,立下了许多功勋。

    冀州战事结束后,王允便将他调到了刘昆身边听用。

    正好,淮河南岸的淮陵需要一名智勇双全的将领镇守。

    毕竟这个地方靠近淮南袁术,已经是长安朝廷的前沿阵地了。

    袁术实力雄厚,不容小觑。

    而刘昆迟早要和袁术一战,淮陵城将会是进攻寿春的桥头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非才能杰出者不能胜任这个职位。

    在刘昆推荐王凌的时候,贾诩、荀攸、郭嘉通过了解王凌的过往功绩之后,一致赞同他出任淮陵守将。

    就这样王凌率领一万汉军,携带着大量军需物资来到了淮陵。

    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固城防,将原本低矮的城墙加高到了五丈。

    同时,他还砍伐了附近所有山林,把树木制成滚木,运入了城中。

    他还组织疏散淮陵城民众,极力囤积守城物资,训练城内青壮等等。

    王凌做起这些事来得心应手,让麾下的众将官无不心悦诚服,纷纷称赞他的能力。

    面对张勋连日来的疯狂攻城,王凌率领早有准备的一万守军牢牢守护着城池,打退了一次又一次敌军的猛烈攻击。

    在原来的历史上,王凌会在三十年后出任扬州刺史,负责抵御东吴的北伐。

    曹爽执政的时候,王凌被任命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军事,成为淮泗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王凌以寿春为基地,统辖扬州、豫州等淮泗要地十余年,有力地构建了抵御东吴的坚固防线。

    面对张勋的猛烈攻城,王凌丝毫没有慌张。

    他沉着冷静,将一万将士还有城中经过短期训练的两千青壮,分成十队,轮流守城。

    每次轮番上阵的时候,他都会仔细安排,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守军的体力。

    这样一来,轮休的队伍能够得到很好的休息,不至于让全军都劳累不堪。

    更重要的是,王凌得到了张辽率领三万大军来援的好消息。

    目前张辽的军队就潜伏在淮陵城二十里外,随时能够支援淮陵城。

    张勋派出的梁纲两万偏师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我是昆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是昆哥并收藏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