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盘问(1/2)
“奇了怪了,也没接到公社的通知啊。”
来到近前的张兴善,疑惑的同时想上前去迎接,却又因为不知道对方身份和目的,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陈南嘴上说不认识,但他知道,能调动这么多车,百分之一百是政府人员。
难道是王清?
随着车越来越近,看得排头车上坐着的人穿着军服,陈南忽然就想到了王清。
这小妮子家,倒也确实有能力调动到那么多车。
但转念一想,陈南又推翻了是王清前来的想法。
他知道,王清要是来,只会和之前一样,由一辆吉普车送她来,不会搞那么大排场。
车队并未来到大院。
虽然进了村,但在距大院还有一百多米的位置就停下。
随着车挺稳,货车的车厢内忽然跳下来一个个手持武器的士兵,快速分散开站在四周进行警戒。
处于中间位置,车厢被封闭的两辆车上,下来好几个人。
石磨村的人纷纷赶来观望,想知道是哪位大官来这偏僻小村。
由于有士兵警戒,没人敢凑到近前,都藏在屋子拐角或者是土墙后方探头探脑。
见张兴善还杵在原地不动,陈南提醒道:“叔,看这派头来头不小,你不上去迎接?”
极不情愿的张兴善拉了拉身上衣服,弄板正后才小跑上去。
看得车上下来的人,都是年龄较大的中年人,一个个衣着朴素,有几个还带着眼镜,正朝山上地里的庄稼指手画脚,陈南推测这些人应该是来考察。
与自己无关的人,他没心思关注。
特别是这些派头很大的人,陈南更没接触的想法,转身朝家里走去,准备去看看自家后院的情况。
后院自从弄好,主要交给妹妹们打整。
每天晚上吃完饭,七人都会抬着水到后院给种下的菜浇水。
“小南。”
陈南才刚到家门口,喊声就传来。
刘解放一路小跑来到近前,气喘吁吁地说:“队长让你过去呢,有人要见你。”
陈南眉峰一抬,问:“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
“好像是市里来的专家。”
听到专家两个字,陈南就明白怎么一回事。
这一情况,他早有预料。
石磨村的庄稼种下去后,长势越来越好。
不仅仅出苗率高,且生长速度也比其余地方要快。
其余地方的庄稼,环境所致,慢慢变得和去年一样,死得地里光秃秃的看不到丁点绿苗。
平日进村出村,扫视着四周地里绿油油的情况,想着其余地方的情况,陈南就预料到石磨村的庄稼生长情况,多半会引起更高部门的注意。
搞不好什么时候,就会有人来查看。
派专家前来,摆明是要弄清楚石磨村为何与别的地方不同。
整个村种植的种子都是自己提供,想了解清楚庄稼的异样,肯定要找自己。
无法躲避。
陈南没有迟疑,与刘解放就一同折转回去。
张兴善正站在一个头发半百,五六十岁的男人身边。
当陈南来到近前,他就解释道:“赵专家,这就是我刚刚给你说的陈南,我们队的种子,就是他弄来的。”
赵东来上下一扫陈南,上前伸出手很客气地说:“你好,我们是市农业局的,得知你们村的庄稼生长良好,不受大旱影响,特地来看看。”
“你好。”
陈南伸出手和赵东来握了一下,跟着就问:“找我有什么事吗?”
四周原本正在观望商量的人也围拢上来,满是好奇的视线凝聚在陈南身上。
赵东来温和的笑了笑说:“我听你们生产队的队长说,地里这些玉米的种子,都是你提供的?”
事实本就如此,陈南点了点头。
“小兄弟,可以告诉我,你提供的这些种子,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吗?”
“还有,公社有朝生产队下发种子,你为何还要给队里提供种子呢?”
早就知道会被这样问,陈南很平静地说:“我之前就说过了,这些种子是我在路边买的。”
“一个外地人,拉着一车玉米进行贩卖。”
“得知价格还算便宜后,我就打算买回家来食用。”
“队里开荒,公社提供的种子不够,我就将买的玉米都拿出来当种子。”
早前就这样给孙大海解释过,现在只能继续一样的说辞。
重新瞎编,回头这些人要是问到孙大海,一说发现对不上,就会产生怀疑。
赵东来旁边一个很干瘦的中年男子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问:“知道那外地人是什么地方的人吗?”
陈南摇了摇头,解释道:“我没去过外面,并不能从对方的口音断定是什么地方的人。”
另一个短发齐肩的女人问:“各家各户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来到近前的张兴善,疑惑的同时想上前去迎接,却又因为不知道对方身份和目的,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陈南嘴上说不认识,但他知道,能调动这么多车,百分之一百是政府人员。
难道是王清?
随着车越来越近,看得排头车上坐着的人穿着军服,陈南忽然就想到了王清。
这小妮子家,倒也确实有能力调动到那么多车。
但转念一想,陈南又推翻了是王清前来的想法。
他知道,王清要是来,只会和之前一样,由一辆吉普车送她来,不会搞那么大排场。
车队并未来到大院。
虽然进了村,但在距大院还有一百多米的位置就停下。
随着车挺稳,货车的车厢内忽然跳下来一个个手持武器的士兵,快速分散开站在四周进行警戒。
处于中间位置,车厢被封闭的两辆车上,下来好几个人。
石磨村的人纷纷赶来观望,想知道是哪位大官来这偏僻小村。
由于有士兵警戒,没人敢凑到近前,都藏在屋子拐角或者是土墙后方探头探脑。
见张兴善还杵在原地不动,陈南提醒道:“叔,看这派头来头不小,你不上去迎接?”
极不情愿的张兴善拉了拉身上衣服,弄板正后才小跑上去。
看得车上下来的人,都是年龄较大的中年人,一个个衣着朴素,有几个还带着眼镜,正朝山上地里的庄稼指手画脚,陈南推测这些人应该是来考察。
与自己无关的人,他没心思关注。
特别是这些派头很大的人,陈南更没接触的想法,转身朝家里走去,准备去看看自家后院的情况。
后院自从弄好,主要交给妹妹们打整。
每天晚上吃完饭,七人都会抬着水到后院给种下的菜浇水。
“小南。”
陈南才刚到家门口,喊声就传来。
刘解放一路小跑来到近前,气喘吁吁地说:“队长让你过去呢,有人要见你。”
陈南眉峰一抬,问:“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
“好像是市里来的专家。”
听到专家两个字,陈南就明白怎么一回事。
这一情况,他早有预料。
石磨村的庄稼种下去后,长势越来越好。
不仅仅出苗率高,且生长速度也比其余地方要快。
其余地方的庄稼,环境所致,慢慢变得和去年一样,死得地里光秃秃的看不到丁点绿苗。
平日进村出村,扫视着四周地里绿油油的情况,想着其余地方的情况,陈南就预料到石磨村的庄稼生长情况,多半会引起更高部门的注意。
搞不好什么时候,就会有人来查看。
派专家前来,摆明是要弄清楚石磨村为何与别的地方不同。
整个村种植的种子都是自己提供,想了解清楚庄稼的异样,肯定要找自己。
无法躲避。
陈南没有迟疑,与刘解放就一同折转回去。
张兴善正站在一个头发半百,五六十岁的男人身边。
当陈南来到近前,他就解释道:“赵专家,这就是我刚刚给你说的陈南,我们队的种子,就是他弄来的。”
赵东来上下一扫陈南,上前伸出手很客气地说:“你好,我们是市农业局的,得知你们村的庄稼生长良好,不受大旱影响,特地来看看。”
“你好。”
陈南伸出手和赵东来握了一下,跟着就问:“找我有什么事吗?”
四周原本正在观望商量的人也围拢上来,满是好奇的视线凝聚在陈南身上。
赵东来温和的笑了笑说:“我听你们生产队的队长说,地里这些玉米的种子,都是你提供的?”
事实本就如此,陈南点了点头。
“小兄弟,可以告诉我,你提供的这些种子,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吗?”
“还有,公社有朝生产队下发种子,你为何还要给队里提供种子呢?”
早就知道会被这样问,陈南很平静地说:“我之前就说过了,这些种子是我在路边买的。”
“一个外地人,拉着一车玉米进行贩卖。”
“得知价格还算便宜后,我就打算买回家来食用。”
“队里开荒,公社提供的种子不够,我就将买的玉米都拿出来当种子。”
早前就这样给孙大海解释过,现在只能继续一样的说辞。
重新瞎编,回头这些人要是问到孙大海,一说发现对不上,就会产生怀疑。
赵东来旁边一个很干瘦的中年男子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问:“知道那外地人是什么地方的人吗?”
陈南摇了摇头,解释道:“我没去过外面,并不能从对方的口音断定是什么地方的人。”
另一个短发齐肩的女人问:“各家各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