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崇迷惑:“大王要他手书笔迹何用?”

    高楷玩味一笑:“要让袁文通心生猜忌,少不得挑拨离间。”

    章琼心领神会:“微臣善于模仿笔迹,或可助大王一臂之力。”

    “如此甚好!”高楷笑了笑,转而下令,“待三州平定,立即前往舒州。”

    “是!”

    ……

    舒州拢共五县,怀宁、宿松、望江、太湖和同安。

    袁文通退兵后,便常驻怀宁城,深挖壕沟,加固城池,一面传令寿、庐二州刺史,严加防范。

    “高楷可曾追来?”

    钱惟治摇头:“他正于黄冈城坐镇,夺取安、光、沔三州,拉拢人心。”

    文志及忍不住赞道:“高楷每攻下一城,必以安抚民心,为第一要务。实乃明智之举。”

    袁文通虽然不悦,却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他转而问道:“不知荆州战况如何?”

    钱惟治回言:“晋王屡次攻打江陵城,可惜,皆无功而返。”

    袁文通拧眉:“二哥能征善战,即便和高楷相比,也不落下风。”

    “如今,竟困于江陵城外,不得寸进,这是为何?”

    钱惟治叹道:“大王有所不知,荆州刺史苏行烈、秦国水师将军褚俊,两人合力,把江陵城守得固若金汤。”

    “晋王纵然智计百出,也无可奈何。”

    “苏行烈、褚俊?”袁文通拧眉,“这两人竟有这般能耐?”

    “大王切莫小瞧,高楷麾下文臣武将,个个本领不凡,远非常人可比。”

    文志及附和:“高楷麾下,可不止夏侯敬德、李光焰两名大将。”

    “除了这苏行烈、褚俊,下官听闻,那李元崇、许晋,也属当世名将,屡受高楷夸赞。”

    “遑论赵喆、张建兆、吴伯当、郭恪这些猛将,个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

    这还只是武将,至于文臣,更是群星荟萃。

    袁文通叹了口气:“这么多贤才猛将,若能为我吴国所用,何愁天下不平?”

    钱惟治沉声道:“秦国虽然人才辈出,我吴国也不遑多让。”

    “大王切莫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袁文通自知失言,忙道:“钱将军有何计策,击退秦军?”

    “依末将看来,可倚仗地利,依靠大别山、霍山与潜山,分兵骚扰,截断秦军粮道。”

    “此外,我军水师胜于秦国,可在沿岸巡游,以作威慑。”

    袁文通连连点头:“就依钱将军之言行事。”

    他转而笑道:“听闻钱将军痴迷书法,酷爱收藏名家墨宝。”

    “恰巧,我这有一张帖子,乃昔日欧阳先生所书,便赠予钱将军。”

    钱惟治又惊又喜:“欧阳先生书帖?”

    对他来说,这可是无价之宝。

    他强忍心动,推辞道:“大王珍藏之物,末将怎能夺人所爱?”

    袁文通笑道:“宝剑赠英雄,乃理所应当之事,钱将军不必推辞。”

    出征前,父皇对他耳提面命,让他重用钱惟治。若要设法招揽,自是投其所好。

    不久后,钱惟治回返府邸,迫不及待把书帖展开,一个字一个字地观摩,一面赞不绝口。

    “笔走龙蛇,气吞万里,确是欧阳先生手迹。”

    他虽是武将,却喜好书法,曾无意间得到张进书帖,爱不释手,时不时拿出来观摩。

    在他看来,欧阳铭之楷书,已然臻至化境,为当世翘楚。

    只可惜,缘铿一面,欧阳先生已去长安,为高楷效力,此生怕是再无见面之机。

    叹息片刻,钱惟治忍不住拿出宣纸,照着欧阳铭笔迹,一一描摹起来。

    夜深人静,窗外一片漆黑,惟有堂中一灯如豆,衬得他面色忽明忽暗。

    时光流逝,一直到三更时分,他才搁下笔,揉了揉发酸的脖颈,舒了口气,掩上书帖,走到床榻前躺下。

    不一会儿,鼾声响起。

    一阵风吹来,窗子吱呀作响,洞开一道缝隙。

    夜色中,似有脚步声响起,却微不可闻,淹没在鼾声里。

    片刻后,窗子倏然一摇,这点微弱动静,却把钱惟治惊醒。

    “何人作祟?”

    他平躺在床榻上,凝神听着细微声响,悄然攥紧一柄匕首。

    “什么人,出来!”

    话音落下,融进夜色里,堂中越发寂静。

    他正想起身,影影绰绰间,忽有一只老鼠唧唧叫着,飞速钻入墙角。

    钱惟治松了口气,舒缓身体,把匕首放回枕头底下,阖上双眼。

    不多时,鼾声再度响起。

    堂外,一团黑影脱离墙壁,几个起落间,消失在夜色中。

    翌日,黄冈城。

    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高煎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煎果并收藏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