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归蒙暗叹,这就是死局,钱惟治若敢抗旨,必死无疑。

    若接旨,赐死晋王,便是一大把柄,今后只能任由陛下拿捏了。

    想到这,他不寒而栗。这位新帝何曾“仁弱”,分明处心积虑,城府太深。

    陆归蒙思绪一转,先皇驾崩当日,殿中只有陛下和他两人,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暗自摇头,不敢再想下去。

    ……

    洪州,豫章县。

    戴雅贤劝道:“大王,金陵不亚于龙潭虎穴,万不可前去。”

    袁文毅一身素服,神色挣扎:“父皇驾崩突然,我未来得及见最后一面,已是此生大憾。”

    “如今,大哥登基,召我班师回朝,为父皇守灵,我若不去,岂非不孝?”

    戴雅贤急切道:“大王三思!”

    “新帝一向对您不满,欲除之而后快,您若奉旨回朝,岂非自投罗网?”

    袁文毅拧眉:“我与大哥之间,只是些许意见不同,何至于手足相残,刀兵相向?”

    “况且,父皇尸骨未寒,又有高楷这大敌虎视眈眈,大哥必不会自乱阵脚,让亲者痛、仇者快!”

    说着,命人备马,立即出发。

    戴雅贤劝阻不得,心中悲叹,大王重情重义,新帝却不会心慈手软。

    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

    一行人快马加鞭,出江南西道,来到润州,金陵城外,中山脚下,却见袁文毅勒马伫立,喝道:“何方宵小?”

    山林掩映下,马蹄声响起,走出一人,笑道:“晋王,别来无恙!”

    “钱惟治?”袁文毅心中一沉,“你不在府中闭门思过,来此做甚?”

    钱惟治叹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末将只是奉命行事。”

    “大哥,他让你来杀我?”袁文毅恍然,悲哀道,“何至于此?”

    原以为大哥继位,得偿所愿,必然顾念兄弟之情,从此和好。

    没想到,竟被戴雅贤说中,大哥只想取他性命!

    钱惟治好整以暇:“陛下继承大宝,自然容不下眼中钉、肉中刺!”

    戴雅贤忙道:“大王快走,留得有用之身,才有将来。”

    “走得了么?”钱惟治深沉一笑,“放箭!”

    “是!”林中响起一片应和声。

    眨眼间,万箭齐发。

    ……

    扬州、江都城。

    彤云密布,雪子纷纷扬扬落下。

    堂中,高楷命人架起红泥小火炉,烫着一壶酒,香气四溢。

    张建兆循着酒香赶来,耸了耸鼻子,口水直流。

    “大王,这是什么酒,竟如此香醇?”

    闻着气味,都让人心生醉意。

    高楷笑道:“这是富水春,淮南名酒,城中士族所献。”

    张建兆恍然:“这些世家大族,最会审时度势,左右逢源。”

    “从前,吴国统御扬州,他们对袁弘道俯首帖耳。”

    “如今,大王攻取江都,他们立即改换门庭,百般献媚。”

    这些时日,扬州大族,轮番登门求见,不光献上美酒,更有奇珍异宝,甚至不乏江南美人,个个娇艳欲滴。

    只为得大王召见,融入新朝。

    高楷不以为意:“审时度势,这是世家大族生存之道。”

    这一番盛情,他若不收下,反倒让人忐忑不安。

    不过,他只收了些江南特色美酒、美食,尝一尝其中风味。

    杨烨笑道:“吴国只剩三道,苟延残喘,若非寒冬阻隔,我军早已南下金陵,擒拿袁文焕。”

    “形势如此,这些士族自当转投明主。”

    众人纷纷附和。

    正饮酒闲谈时,唐检上禀一事:“大王,奉宸司探知,袁文毅死了。”

    高楷吃了一惊,袁文毅怎会突然死了。

    他转念一想:“莫非是袁文焕下的手?”

    “大王料事如神!”唐检颔首,“他回金陵路上,在中山脚下遭遇埋伏,就此身陨。”

    “袁文焕下旨,捉拿刺客,追谥为献。”

    “贼喊捉贼!”封长卿讽刺道,“这吴国新帝,倒是心狠手辣。”

    章琼颇觉惋惜:“纵观吴国,袁文毅本是擎天之柱,却死于自相残杀。”

    杨烨笑道:“我们倒要感谢袁文焕,除去一大隐患。”

    众人皆笑,这确是一举两得。

    高楷淡声道:“袁文毅一死,我秦国边境少一大患。”

    “此次出征已久,也该班师回朝了。”

    “待明年,一鼓作气攻灭吴国。”

    “遵令!”

    ……

    长安城、太极宫。

    卯时,晨钟敲响,唤醒整座城池。

    含光门外,梁文仲吸了口冷气,合拢衣袍。

    这天气,越发寒冷了。

    金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高煎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煎果并收藏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