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是赞叹。

    高楷笑道:“这么好的字,配上新币,绰绰有余。”

    “陛下谬赞了!”欧阳铭满脸谦逊。

    样式定下,接下来,便是材质。

    为精益求精,高楷自是要求,新币为铜质,每一枚含铜量,都要达到八成以上。

    此外,添加些许锡、铅,更加坚硬,不易锈蚀。可用于朝廷财政收支、税赋。

    大秦坐拥两都十二道,地大物博,这点材质自是应有尽有。

    然而,产量上,差强人意。

    宇文凯为难:“陛下,工部惟有前朝泥范法,一日最多铸币五千枚。”

    “五千枚?”高楷眉头一皱,“这也太慢了。”

    这泥范法漏洞百出,不光铸造缓慢,重量也有误差,且大头小尾,样式不一。

    “不韦,按你估算,每日要铸多少,才能满足朝廷所需?”

    沈不韦思忖片刻:“陛下,仅长安城军民之用,少说也得日均五万枚。”

    五万枚,足足翻了十倍!

    宇文凯愁眉不展,依靠泥范法,断无可能达成。

    正无法可想,安兴仁倏然笑道:“陛下,微臣举荐一人,必有办法。”

    “哦?”高楷好奇,“何人?”

    “洛阳人周五娘!”安兴仁回言,“此女淘金时,将金沙冶炼,熔铸成金币,可批量印制,其中自有秘术。”

    宇文凯讶然:“她竟有这等技艺?”

    熔铸金子,可比铜币困难多了。

    安兴仁颔首:“微臣得知,周五娘陪同夫君陆献,在京备考,就住在务本坊。”

    沈不韦笑道:“若能得陆家技艺,这铸币疑难迎刃而解。”

    高楷当机立断:“唐检,去请他们二人,来皇城,少府监。”

    “是!”

    务本坊、进士邸。

    陆献捧着一本五经手疏,苦思冥想。周五娘拨弄算筹,查阅账簿。

    夫妻俩各忙各的,倒也其乐融融。

    片刻后,陆献放下书籍,转了转脖子,赞道:“长安城四书五经,果然实惠,比洛阳便宜多了。”

    这五经手疏,相传,是国子监孔祭酒所注,微言大义,精妙绝伦。在洛阳城可不多见,每出现一本,都会引来疯抢。

    但在长安,却烂大街一般,备考举子几乎人手一本,售价更低至三十文,不到一斗粟米。

    周五娘笑道:“多亏圣人命人推广印刷术,如今,贫寒人家也能识几个字,举子们购书,再不必倾家荡产。”

    陆献深以为然:“我辈读书人的春天,到了!”

    周五娘轻点螓首,忽又皱眉:“长安城百业兴旺,就是这钱币,混乱不堪,换算时着实头痛。”

    东西二市商贾,有些以二十四铢为半两,有些,以一千五百文,为一贯。

    并且各有各的钱币,样式不一,做买卖时,少不得争论半天,勉强达成一致。

    陆献叹道:“不光长安城,洛阳乃至十二道诸州,不也如此么?”

    对商贾来说,结算时费神耗力,争论不休,着实是一大痛点。

    “也不知朝廷,何时出面解决此事。”

    正烦恼时,忽见仆役来报,宫中贵人相请。

    夫妻俩面面相觑,连忙出门迎接。

    府门外,唐检略微拱手:“陆献、周五娘,陛下让你二人前往皇城觐见。”

    “陛下?”两人满脸惊愕,“圣人让我们觐见?”

    他们夫妻俩,虽在洛阳有些名头,但也不敢妄想,上达天听,能让圣人相请。

    也不知此行,是福是祸?

    “陛下召见,乃有事托付,旁人求之不得。”唐检面色肃然,“随我来即可,不必惶恐。”

    “是……”虽如此说,两人仍忍不住忐忑。

    这可是大秦天子,多少人想见一面而不可得,他们两人竟能入宫觐见。

    怎不让人激动?

    一刻钟后,两人跟随唐检,过安上门,入皇城,一路直行,抵达少府监。

    堂中,高楷端坐上首,群臣侍立。

    “草民、民妇拜见圣人!”

    “起来吧。”高楷一挥手,笑道,“今日请你们来,是有一事相求。”

    夫妻俩连道不敢:“但凭圣人吩咐。”

    “柳忠?”

    “臣在!”

    “你来说。”

    “是!”柳忠拱手领命,把铸币之事一一道来。

    “听闻贤伉俪有上等铸币之法,特此相求,还望不吝赐教!”

    两人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竹筒倒豆子一般,把家传技艺和盘托出。

    陆家这一门铸币技术,名为母钱翻砂法。

    先用精铜雕琢出一枚母钱,尽善尽美,作为标准钱币,算得上开元通宝界祖师奶了。

    四个隶字笔画间砂眼,需用象牙签细细剔除,一丝不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高煎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煎果并收藏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