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张朝怒喝一声,“竟敢质疑宰相,你眼里还有没有朝廷,有没有陛下?”

    矮个举子脖子一缩,面露畏惧,却仍强撑道:“物不平则鸣,我只是直抒胸臆罢了。”

    “难不成,大秦朝廷不让人说话?”

    “你……”张朝火冒三丈,只想给他一个教训。

    杨烨摆手制止,正要开口,忽闻马蹄声响起,数个小黄门簇拥着王寅虎赶来。

    “陛下有旨!”

    杨烨、张朝、一众监门卫、举子,连忙下拜。

    王寅虎高声道:“传陛下口谕,诸位举子不得胡闹,即刻各回各家,若敢不听,一律革除功名。”

    众举子神色惶恐,连道不敢:“我等这就回去。”

    见状,王寅虎话锋一转:“陛下旨意,将此次进士科前二十名墨卷公开,包括状元陆明德,一齐张贴于含光门宫墙,任由众人观看。”

    “谨遵陛下旨意!”举子们个个欣喜,一观诸位进士答卷,正可比对一番,看看这陆明德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亦能取长补短,奋起直追。

    待众人散去,王寅虎拱手:“有劳杨相公平息此事!”

    杨烨笑道:“我身为朝臣,自是责无旁贷。”

    他转而问道:“陛下可曾动怒?”

    王寅虎摇头:“陛下只说,千人千面,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只求无愧于心即可。”

    “陛下雅量,微臣钦佩之至!”杨烨赞叹。

    此刻,两仪殿中。

    夏侯敬德恼怒不已:“陛下,这些举子不知好歹,竟敢聚众闹事,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高楷笑了笑:“落榜后,心情自然不佳,一时激愤也属人之常情,无需大动干戈。”

    夏侯敬德拧眉:“只怕他们不知敬畏,不把朝廷放在眼中。”

    “若眼中无朝廷,何必进京赶考?”高楷不以为意。

    说话间,王寅虎去而复返:“禀陛下,诸位举子散去了。”

    高楷点了点头:“今日,张朝和一众含光门守卒,处事得当,派人嘉奖一番。”

    “是!”

    王景略说起一事:“陛下,将进士答卷公开,岂非迁就他们?”

    裴季附和:“只恐人心不足,不思学人长处,反倒不依不饶。”

    高楷淡声道:“若敢如此,便依律处置。”

    “遵旨!”

    ……

    平康坊,胡姬酒肆,三位榜首、一位榜眼欢聚一堂。

    掌柜的眼明心亮,连忙奉上一壶酒,数碟小菜,叉手道:“小小心意,还请诸位笑纳。”

    “若能留下墨宝,小人不胜感激!”

    进士科状元、榜眼,明经科榜首、明法科榜首,齐聚他这小店,着实蓬荜生辉。

    这大好机会,他怎能错过?

    陈昂、陆献、贺伏佳皆笑:“明德,你书法上佳,便由你执笔挥毫。”

    掌柜的目光一亮,连忙命人取来笔墨纸砚。

    陆明德谦让一番,提笔蘸墨,四个大字一挥而就。

    “君明臣贤?”陈昂笑赞,“好书法、好兆头!”

    贺伏佳颔首:“陛下力排众议,钦点明德为状元,又下旨维护。”

    “杨相公、夏侯将军、孔祭酒、贾府尹,一众朝臣皆为明德解围,平息闹剧。”

    “确是君明臣贤!”

    陆献笑道:“身逢君明臣贤之时,你我大幸,正该竭尽所能,为国效力!”

    “说得好,当浮一大白!”四人一齐举杯,一饮而尽。

    陆明德不胜感激,本是同届,又经此一事,四人情谊倒是越发深厚了。

    陈昂忽然开口:“金榜题名只是第一关,接下来,还得过吏部那一关,才能获得官职。”

    贺伏佳颔首:“吏部关试,考察身、言、书、判四才,全通者才算过关。”

    举子穿粗布白衫,通过关试后,换上官服,故此,这一关又叫释褐试。

    身即体貌丰伟,不能长得太丑。像钟馗那样,长相能吓哭小孩、吓跑恶鬼,即便高中状元,也过不了这一关。

    当然,他们四人体貌,虽算不上玉树临风、貌比潘安,但也是中人之姿,过这一关不难。

    言即言辞辩正,说一口流利官话,不能口齿不清,满嘴方言。

    书即楷法遒美,楷书要写得流畅,至少字迹工整。

    判则是文理优长,在四才中最为严格。必须对模拟案件撰写判词,且合乎法理。

    陆献面露忧色:“身、言、书三才,我尚有几分把握通过。”

    “但这判才,着实是我之短板。”

    陆明德宽慰道:“朝廷选拔人才,这一关绝不会太难,让人望而却步。”

    毕竟,他们这些举子,一直闭门苦读,哪懂升堂断案,朝廷不会不知。

    贺伏佳点头:“你只需背诵秦律二十条,令十条,按照律法来判即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高煎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煎果并收藏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