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九月初,江州国际联合化工厂区。

    夏末的燥热尚未完全退去,空气中弥漫着化工原料特有的、混合着机油与粉尘的复杂气味。

    然而此刻,这股熟悉的工业气息,正被一股更汹涌、更嘈杂的人气所覆盖、所搅动。

    办公楼前的小广场,早已不复往日的空旷寂静。

    从清晨天蒙蒙亮开始,这里就挤满了人。

    黑压压一片,大多是三四十岁甚至更年长的女工,间或夹杂着一些年轻的面孔。

    她们或蹲或站,或倚着墙根,手里紧紧攥着身份证复印件和简单的行李包裹,眼神里充满了对一份工作的渴望与对未知的忐忑。

    队伍从办公楼门口一直蜿蜒排到厂区主干道,喧哗声、询问声、孩子的哭闹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巨大的、近乎沸腾的声浪。

    这正是高艺文和许晚晴在人才市场“搏杀”后的直接成果——前来试工和登记的女工,数量远超预期,也远超办公楼那点可怜的接待能力。

    明朗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前,眉头紧锁,俯瞰着楼下这“人满为患”的景象。

    阳光透过有些陈旧的玻璃窗,在他年轻的脸上投下明暗的线条。

    眼前的景象,既是希望的象征——订单在增长,团队在扩张;

    却也是巨大压力的具象化——现有的空间,无论是办公还是仓储,都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作战室(原小会议室)里,那台“哒哒”作响的针式打印机,依旧是整个电商业务的心跳,只是现在它的旁边,又新增了两台同样型号的机器。

    三台打印机如同三匹不知疲倦的老马,日夜不停地吐着订单信息。

    季方语带领着两个新招的卫校毕业的“种子客服”——小陈和小林,以及后来补充的另外两人,组成了一个五人客服小分队。

    她们戴着统一的廉价头戴式耳麦,稚嫩而紧张的声音此起彼伏:“您好,江州国际联合化工,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您好!这里是蜜语时光官方旗舰店,请问有什么事情可以帮到您的?”

    “您好,宝宝,我们目前套餐里面的春花洗发水用的是塑料袋包装,每次洗头用一包刚刚好!”

    “是的亲,我们这款好妈妈肥皂是不伤手的哦!目前我们使用的是无磷配方,好的肥皂不伤手,更适合中国人的肥皂!”

    “目前我们这一款套餐是包邮的!”

    “什么地方?西沙群岛是否包邮?放心吧亲,我们目前使用的是中国邮政,只要在中国境内我们都包邮,就连曾母暗沙我们都包邮?”

    “新疆喀什地区?一样包邮的亲!”

    “新疆阿勒泰地区也包邮?”

    “亲,这款洗衣粉是买三送一哦!”…… 键盘敲击声密集如雨。

    办公室的其他角落,也被临时征用,堆满了各种样品、宣传单页和来不及处理的文件。

    空气里弥漫着汗味、泡面味、打印机的油墨味和新纸张的味道,混杂成一种属于创业初期的独特气息。

    楼下的仓库区更是重灾区。

    原本就捉襟见肘的空间,硬是塞进了十几名新老打包女工。

    白羽凡的嗓子早就喊劈了,靠胖大海和金嗓子喉宝强撑着。

    胶带撕裂的“刺啦”声、纸箱碰撞的闷响、封箱机的嗡鸣、女工们相互提醒的吆喝声,以及不时响起的谭一丁粗犷的吼声:“那个谁!箱子封严实点!漏了货算谁的!”

    “贴单!单子要对准!歪了扫描不上!”…… 声音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冲击着仓库的墙壁和屋顶。

    女工们像工蚁一样在狭窄的过道和堆积如山的货品中穿梭,汗水浸透了廉价的工服。

    那个被高艺文慧眼识珠的轴承厂女工,果然不负众望,动作麻利,组织能力强,俨然成了打包线上的一个小核心。

    而那位头发花白、眼神执拗的老阿姨李秀英,则被安排在相对“静态”但至关重要的岗位:整理和分发气泡膜、填充物以及打包耗材。

    她佝偻着背,一丝不苟,把每一片气泡膜都捋得平平整整,像在呵护一件艺术品。

    然而,空间太挤了,人转身都困难,动作稍大就会撞到旁边的人或货堆。

    效率被物理空间严重制约着,安全隐患也无处不在。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明朗转过身,对着刚进门的许晚晴和高艺文,语气斩钉截铁:“这地方,连喘气都费劲,更别说干活了,订单还在涨,‘双十一’虽然还远,但看这势头,我们根本撑不到那个时候,必须立刻、马上解决空间问题!”

    许晚晴脸上也带着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要怎么解决?现在只能新建新的仓房!”

    她走到窗边,指着办公楼后面靠近厂区围墙的一块空地:“就剩那里了。那块三角地,以前堆废料的,清理一下,面积不小,位置也合适,就在仓库后面,物流方便。”

    “现在也只有那一块地方合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后边造国货边炒股成全球首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缸子锅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缸子锅锅并收藏重生后边造国货边炒股成全球首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