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历4443年(即1745年)正月,京城连日沉浸在新年的喜庆中,街肆灯笼高悬,百姓互贺新春,一派祥和。
直至一月中旬,一场鹅毛大雪席卷京城,天地间银装素裹,养心殿内却因国安局局长陈霄的求见,气氛骤然紧绷。
太监李玉引着满身寒气的陈霄入殿时,弘历正对着西北舆图沉思,见陈霄神色凝重,便知有事关重大的消息。
陈霄行过跪拜大礼后,声音压低却清晰地禀报。
“启禀皇上,准噶尔汗国首领策零,于十日前在伊犁牙帐内染上天花,暴毙身亡!”
此语一出,弘历面上不动声色,眼底却掠过一丝冷冽的了然,此前暗中派密探携感染天花的衣物潜入准噶尔,如今看来,这步棋终究是成了。
略作思索后,弘历追问:“准噶尔内部可有异动?策零子嗣是否已开始争夺汗位?”
陈霄躬身回奏:“据伊犁潜伏密探传回消息,策零死后,其部已乱。
次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凭母族尊贵继承汗位,然其性情暴虐、无治国之才,又疏于政务,已激起各部不满。
庶兄喇嘛达尔札本就心怀怨怼,现正暗中联络贵族,图谋废黜。
另有三股势力伺机而动,大策凌敦多布之孙达瓦齐与策妄阿拉布坦之外孙阿睦尔撒纳已暗中结盟,甚至遣人谋划袭杀夺位。
当前各部首领态度游移,明显按派系分裂,局势一触即发。
此外,哈萨克、沙俄亦在边境增兵,似有观望趁势之举。”
弘历闻言,走到殿中负手而立,目光扫过殿外飘落的雪花。
“果然如朕所料,策零一死,准噶尔必乱。传旨,即刻密令庄亲王允禄加快驿路巡查进度,确保西北粮草运输线万无一失。
命兆惠、阿喇布坦即刻整肃军纪,密切监视准噶尔各部动向,若有异动即刻禀报。”
陈霄听得字字清晰,当即伏地叩首,沉声应道。
“臣遵旨!”
说罢便要起身退下,却被弘历抬手叫住。
弘历转过身,指尖轻轻敲击着御案上的舆图边缘,沉声道。
“理藩院那边,你也一并去传朕的口谕。”弘历顿了顿,语气添了几分审慎,“让他们选派熟悉准噶尔各部习性、言辞稳妥的官员,即刻动身前往准格尔汗国。”
“见了准噶尔各部头领,务必把话说透。”弘历向前半步,声音压得更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第一,大清与准噶尔素有疆界之约,只要他们不越界滋扰、不犯我边境百姓,朕可以承诺,绝不主动干涉其内部事务。
第二,各部若有纷争,大清既不会偏袒任何一方,也不会为任何一股势力提供援助,让他们只管‘自决内务’。”
陈霄抬首,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随即重重点头。
“臣明白!如此表态,既能安其心,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内斗,也能断其联合对外的可能。”
“正是此意。”弘历走到窗边,望着殿外漫天飞雪,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待他们斗得两败俱伤、部众疲敝,粮草耗竭之时,便是我们收网之日。
你速去办,切记,所有举动需隐秘行事,不可让准噶尔察觉半点端倪。”
“臣领旨!定不辱使命!”陈霄再次叩首,起身时脚步轻捷,带着寒气匆匆退出殿外,只留下弘历独自立于窗前,目光透过风雪,遥遥望向西北方,眼底满是运筹帷幄的笃定。
……
伊犁河谷的雪幕裹着寒气,准噶尔汗庭的羊毛牙帐内,新汗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继位才刚满半月,正把玩着腰间的玉坠,对帐外的暗流毫无察觉。
那木扎尔凭母族和硕特部公主的尊贵,越过几位兄长登位,自恃身份正统,从未将“治国”二字放在心上,白日里沉迷围猎,常因猎物逃脱鞭挞侍从。
夜里召集乐师宴饮,连汗庭要务都交由亲信随意处置,全然没留意到贵族们递上的奏报,已多日无人真心批阅。
帐内火盆噼啪作响,左翼大台吉巴图捧着哈达进言,语气带着几分谨慎。
“大汗,老汗王灵柩久置未葬,按祖制当送往拉萨,既显您的孝道,也能让各部看清汗庭正统,拢住人心啊。”
那木扎尔漫不经心转着玉坠,目光落在帐角的酒壶上。
“知道了,让苏赫巴鲁备些贡品,明日就往京城去,取得清国皇帝点头。”他顿了顿,又添了句,“贡品别太寒酸,免得清人笑话咱们准噶尔没人。”
巴图眉头微蹙,忍不住多劝了句:“大汗,眼下各部心思未定,您不如先召集群臣议一议牧场划分的事?
前几日乌梁海部还来问,去年许诺的草场何时兑现……”
“急什么?”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不耐烦地挥手。
“本汗刚继位,先享几日太平怎么了?草场的事让他们等着,等本汗围猎回来再说。”
说罢便扬声喊人,“传乐师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直至一月中旬,一场鹅毛大雪席卷京城,天地间银装素裹,养心殿内却因国安局局长陈霄的求见,气氛骤然紧绷。
太监李玉引着满身寒气的陈霄入殿时,弘历正对着西北舆图沉思,见陈霄神色凝重,便知有事关重大的消息。
陈霄行过跪拜大礼后,声音压低却清晰地禀报。
“启禀皇上,准噶尔汗国首领策零,于十日前在伊犁牙帐内染上天花,暴毙身亡!”
此语一出,弘历面上不动声色,眼底却掠过一丝冷冽的了然,此前暗中派密探携感染天花的衣物潜入准噶尔,如今看来,这步棋终究是成了。
略作思索后,弘历追问:“准噶尔内部可有异动?策零子嗣是否已开始争夺汗位?”
陈霄躬身回奏:“据伊犁潜伏密探传回消息,策零死后,其部已乱。
次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凭母族尊贵继承汗位,然其性情暴虐、无治国之才,又疏于政务,已激起各部不满。
庶兄喇嘛达尔札本就心怀怨怼,现正暗中联络贵族,图谋废黜。
另有三股势力伺机而动,大策凌敦多布之孙达瓦齐与策妄阿拉布坦之外孙阿睦尔撒纳已暗中结盟,甚至遣人谋划袭杀夺位。
当前各部首领态度游移,明显按派系分裂,局势一触即发。
此外,哈萨克、沙俄亦在边境增兵,似有观望趁势之举。”
弘历闻言,走到殿中负手而立,目光扫过殿外飘落的雪花。
“果然如朕所料,策零一死,准噶尔必乱。传旨,即刻密令庄亲王允禄加快驿路巡查进度,确保西北粮草运输线万无一失。
命兆惠、阿喇布坦即刻整肃军纪,密切监视准噶尔各部动向,若有异动即刻禀报。”
陈霄听得字字清晰,当即伏地叩首,沉声应道。
“臣遵旨!”
说罢便要起身退下,却被弘历抬手叫住。
弘历转过身,指尖轻轻敲击着御案上的舆图边缘,沉声道。
“理藩院那边,你也一并去传朕的口谕。”弘历顿了顿,语气添了几分审慎,“让他们选派熟悉准噶尔各部习性、言辞稳妥的官员,即刻动身前往准格尔汗国。”
“见了准噶尔各部头领,务必把话说透。”弘历向前半步,声音压得更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第一,大清与准噶尔素有疆界之约,只要他们不越界滋扰、不犯我边境百姓,朕可以承诺,绝不主动干涉其内部事务。
第二,各部若有纷争,大清既不会偏袒任何一方,也不会为任何一股势力提供援助,让他们只管‘自决内务’。”
陈霄抬首,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随即重重点头。
“臣明白!如此表态,既能安其心,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内斗,也能断其联合对外的可能。”
“正是此意。”弘历走到窗边,望着殿外漫天飞雪,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待他们斗得两败俱伤、部众疲敝,粮草耗竭之时,便是我们收网之日。
你速去办,切记,所有举动需隐秘行事,不可让准噶尔察觉半点端倪。”
“臣领旨!定不辱使命!”陈霄再次叩首,起身时脚步轻捷,带着寒气匆匆退出殿外,只留下弘历独自立于窗前,目光透过风雪,遥遥望向西北方,眼底满是运筹帷幄的笃定。
……
伊犁河谷的雪幕裹着寒气,准噶尔汗庭的羊毛牙帐内,新汗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继位才刚满半月,正把玩着腰间的玉坠,对帐外的暗流毫无察觉。
那木扎尔凭母族和硕特部公主的尊贵,越过几位兄长登位,自恃身份正统,从未将“治国”二字放在心上,白日里沉迷围猎,常因猎物逃脱鞭挞侍从。
夜里召集乐师宴饮,连汗庭要务都交由亲信随意处置,全然没留意到贵族们递上的奏报,已多日无人真心批阅。
帐内火盆噼啪作响,左翼大台吉巴图捧着哈达进言,语气带着几分谨慎。
“大汗,老汗王灵柩久置未葬,按祖制当送往拉萨,既显您的孝道,也能让各部看清汗庭正统,拢住人心啊。”
那木扎尔漫不经心转着玉坠,目光落在帐角的酒壶上。
“知道了,让苏赫巴鲁备些贡品,明日就往京城去,取得清国皇帝点头。”他顿了顿,又添了句,“贡品别太寒酸,免得清人笑话咱们准噶尔没人。”
巴图眉头微蹙,忍不住多劝了句:“大汗,眼下各部心思未定,您不如先召集群臣议一议牧场划分的事?
前几日乌梁海部还来问,去年许诺的草场何时兑现……”
“急什么?”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不耐烦地挥手。
“本汗刚继位,先享几日太平怎么了?草场的事让他们等着,等本汗围猎回来再说。”
说罢便扬声喊人,“传乐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