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当着易青的面,姜阳说相信此事与他无关,但在心里,姜阳还是有些怀疑他的。

    毕竟家仇国恨,又不是什么小打小闹,哪里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她将已经和李竹笙一起升任中郎将的沈佑找了过来,让她继续去盯易青。

    另一边,薛明珠得知薛将军中伏受伤,当日就离京,快马加鞭赶去了战场。

    次日早朝,朝堂上的气氛极其压抑。不少人瞧着欲言又止,偷偷摸摸的。

    姜阳知道他们想说什么,但也懒得计较。只要他们没有明确说出口,她权当不知道,勉强将朝会应付了过去。

    结果这边应付完,南边又有人以女帝登基颠倒阴阳,有违天道为由,在齐地起兵了。

    起兵之人是齐王身边的近臣。没等姜阳召见刘风袖,她就自己带着陈彦进了宫。

    今日会面,原本应该是让陈彦拜师的。可刘风袖一见姜阳,就带着陈彦跪下,俯身叩首:“妾治下无方,请陛下降罪。”

    姜阳赶紧去扶她:“娘娘这是做什么?我知道此事与娘娘无关,快些请起。”

    “陛下,”一旁的陈彦也语气愧疚,“彦儿的封地出了此等丑事,彦儿愿意亲自回齐国处理,请陛下准允。”

    “不行,”姜阳果断拒绝,“太危险了,你和娘娘就留在京中,我自会派人前去解决。”

    “没关系的,彦儿如今受封亲王,总不能袖手旁观……”

    “彦儿,”姜阳打断他的话,蹲下身与他对视,“你和我,是南嘉皇室最后的血脉。他日我若离开,能继承大统的,就只有你了……所以你不能出任何事,明白吗?”

    “我……”

    “好了,不管你明不明白,此事都不要再提了。前几日你们进京时,我没顾得上招待,今日特意为你们补了接风宴……你先随娘娘去歇息,午时我派人去请你们。”

    “……”

    陈彦回头看了眼刘风袖,咬了咬唇,答应下来:“好。”

    姜阳拍拍他的肩,朝他笑笑:“好孩子……去吧。”

    看他们母子二人一步三回头地出了门,姜阳收起脸上的笑意,暗自思索了一会儿,问随侍的秦芷茵:“你与你父亲,还有联系吗?”

    “自打我离开玉京后,便没有联系过了。前些时日陛下登基后,他才再次给我来信。”

    “来信?说了什么?”

    “就是些闲话,似是知道我入了前朝,来恭喜我,问我何时有空回燕都去,他要给我摆宴庆贺……总之,对我比从前和善多了。”

    “这样……”

    姜阳想了想,又问道:“你父亲身为燕都刺史,私下里与谁来往密切,你清楚吗?”

    “也不算清楚,只稍微知道一些。”

    “文官多还是武将多?”

    秦芷茵暗暗回忆了一会儿,才道:“……很多人我都不认识,但我见过的那些,大多面容白净,纤瘦文弱,应该不是武将。”

    姜阳点点头:“好……给他写信,让他彻查燕地官员,若有人与叛军有牵连,一律收押,移送入京。此外,燕地驻军再加上薛将军带去的青云军,对付叛军绰绰有余……我不可能再往燕地送军队了,让他多配合薛将军,莫要因大意出了差错。”

    “是。”

    “现在就去写……这封信用我的印,写好直接发,不必拿给我看了。”

    秦芷茵应下:“是。”

    等她关门离开没一会儿,守月又进来了。

    她行过礼,道:“太后娘娘请陛下移驾静安宫。”

    “……”

    姜阳短暂琢磨了一下,起身:“走。”

    不出所料,太后也是听说了齐地的乱象,才来寻姜阳。

    她问:“如今燕地与齐地皆有叛军,且整合收编了之前的各方势力,动静不小。你打算如何处理?”

    姜阳从容道:“燕地的叛军不必担心,我算过了,兵力足够。当务之急,是查探齐地叛军的情况,尽快调兵……至于出征的将领,我打算用我父亲的旧部,再带上曾诚……他对玉京以南各州的地形比较熟悉。”

    “旧部?哪位旧部?”

    “我父亲的副将,许冲。他曾随我父亲去齐地救过灾,也足够骁勇,选他,在我看来很合适。”

    “好,”太后颔首认可,“是我多虑了。你想得很好……便这么办吧。”

    “是。”

    “……青云。”

    姜阳刚想走,又被太后唤住。

    她顿住脚步,回过身,温和道:“娘娘请讲。”

    太后坐在原处看着她,面色复杂:“……没什么,只是很意外……我还记得,去年此时,你才刚拒绝了与师慎的婚事。如今,你竟在不知不觉间,有了这般见识。”

    “……”

    太后这么一说,姜阳才想起来,已经又快到三月三了。

    她迟钝片刻,才重新扬起笑意:“娘娘过誉。我又能有多少见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玉京第二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春水潋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水潋滟并收藏玉京第二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