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兴一顿。

    他看着冯临歌审视的目光,沉默了下,叹气,“你别误会,不是我要故意打探那位姑娘的消息,而是我入宫的路上,正巧碰到了范阳卢氏的人,据说是听闻那位虞姑娘醒了,赶去虞府。”

    冯临歌想到大约是赵予收了卢家那一百两银票的作用,在人醒来的第一时间,便给卢家人送去了消息,有钱能使鬼推磨,真是说的一点儿没差。不过闻太医离开,她入宫,有心人也能猜到是虞花凌醒了,倒也怪不着赵予。

    她收起审视的目光,问元兴,“不知世子路上碰到的是范阳卢氏何人?”

    元兴回她,“是在京的那位老封君,街上遇到,见了礼,说几句话,否则不是特意打探,我也不能如此快得知此事。”

    冯临歌点头,范阳卢氏能被称为老封君的,只有那一位嫡系的老夫人,一品诰命,去岁来京,一直没回范阳,就算是她在虞府,也拦不住。

    不过既然太皇太后放了话,她也不必替虞花凌推挡范阳卢氏的人了。

    她出声告辞,“世子入宫,是有要事吧?虞姑娘那里离不得我,我便不与世子多说了。”

    元兴点头,“是我许久未见冯女史,想与你多说几句话,耽误女史正事了,快去吧!”

    冯临歌又施了一礼,提着裙摆,上了马车。

    马车离开,元兴叹了口气。

    近侍上前,小声说:“世子,您的婚事,已拖不过去了,您不是答应王妃议亲了?怎么还放不下冯女史呢?”

    元兴看他一眼,不答,转身入了宫门。

    近侍自知失言,打了一下嘴巴,连忙垫着脚跟在他身后。

    冯临歌坐在马车上,悄悄掀开帘子一道缝隙,向身后看去,见元兴进了宫,她才撤回手。

    跟着她多年的小宫女翠芝觑着她神色,小声说:“听说康王妃要为世子议亲了,前几年世子一直推拒,近来答应了。”

    冯临歌看她一眼,“好事。”

    翠芝见她接话,立即说:“女史,您明明就在意康王世子,难道真一直不嫁了吗?若是错过了康王世子,您的终身……”

    冯临歌截住她的话,“我的终身,早在五年前,姑母问我是否入宫时做女官时,我就做出决定了,没道理五年后再反悔。”

    翠芝不说话了。

    范阳卢氏的老封君亲自到府看望亲孙女,谁也拦不住。

    虞花凌本来没睡实,听到外面的动静,醒来,凝神静听了一会儿,好像是她祖母来了,她琢磨了下,立即又闭上了眼睛,装作沉沉地睡去。

    院外,果然来的是卢老夫人。

    她带着丫鬟婆子,还有一个妙龄少女陪着,前呼后拥。

    卢老夫人早就坐不住了,耐心等了四日,终于等来了消息,岂能不亲自来?本来卢望和卢源要一起,反而被她拦了,说去那么多人,显得气势汹汹,让小九误会就不好了。

    卢望和卢源只能作罢,让卢老夫人带了卢青媛来。

    赵予给卢家人传的话,自然不会硬拦,这位不是别人,毕竟是范阳卢氏的老夫人,一品诰命,是里面那位虞姑娘的亲祖母。

    掌事得了冯临歌临走时的嘱咐,也不会硬拦,见了人,只一路小心翼翼地领路,一边走一边说:“虞姑娘昏迷了四日夜,醒来后,由冯女史陪着用了些吃食,到底是伤势太重,没吃多少东西,撂下筷子后,便因太疲乏,又歇下了。”

    卢老夫人点点头,看了掌事一眼,“你无需对我提防,她是我亲孙女,我不会害她,就是来看看她,亲自瞧上一眼,才能放心。”

    掌事只能应是,“老夫人您慢些走,仔细台阶。”

    卢老夫人颔首。

    房门很快被推开,卢老夫人摆手,丫鬟婆子们止步,她由那名妙龄少女扶着,掌事姑姑作陪,进了内室。

    内室十分安静,虞花凌安静地躺在帷幔里,沉沉地睡着。

    卢老夫人来到床前,妙龄少女轻轻挑开帷幔,便看到了里面熟睡的人,多年未见,当年稚气却一脸倔强的小姑娘如今已长开,眉眼姣好,有着卢家人皆有的漂亮皮相,只是脸色苍白,如纸张一般,气息浊重,实打实的重伤未愈。

    卢老夫人看了片刻,问掌事,“她醒来后,可请大夫看过了?”

    掌事连忙说:“看过了,闻太医就住在府里,还没离开。冯女史一直亲自照看着虞姑娘,虞姑娘用过吃食睡下后,冯女史入宫去见太皇太后了,太皇太后十分重视虞姑娘的伤,下过命令,说务必要将虞姑娘的身子养好。”

    卢老夫人听她一口一个虞姑娘,纠正道:“她姓卢。”

    掌事连忙赔罪,“老夫人恕罪,太皇太后吩咐是虞姑娘,奴等也跟着叫了。”

    言外之意,您若是在意姓氏,得先让太皇太后改口,他们宫里伺候的人也才能跟着改口。

    卢老夫人呵呵笑了一声,倒是没动怒,“上了族谱的人,只要没被逐出家门,血脉至亲,她的出身永远改不了,即便她如今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凌霄花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西子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子情并收藏凌霄花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