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星火燎原,爱意渐生(31-75) 第四十四章 资本再现(1/2)
王大娘和乡亲们带来的那股热乎气儿还没在厂房里散尽,一个与这乡土氛围格格不入的电话,就打到了赵北北的手机上。
来电显示是省城的号码,对方自称是“鼎晖资本”的投资经理,姓张,语气专业、语速很快,带着大机构特有的那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他表示关注“赵氏糖坊”很久了,对品牌的发展速度和潜力非常看好,希望能约个时间,当面谈谈投资合作。
挂了电话,赵北北握着还有些发烫的手机,心情复杂。这不是第一次有资本找上门了,之前那个钱先生还记忆犹新。但“鼎晖资本”的名头更响,条件听起来,似乎也……更诱人,当然,也可能更苛刻。
王嫂在旁边竖着耳朵听了个大概,等人一走,立马凑过来,眼睛放光:“鼎晖?俺好像听收音机里说过,可大的公司了!北北,这是又要给咱送钱来了?”
马婶比较谨慎,擦着手上的糖渍,眉头微蹙:“这回……又是啥条件?可别再像上回那个钱老板,尽想着把咱捏在手心里。”
赵北北把情况简单说了,重点强调了对方提到的“控股式投资”和“对赌协议”。
“控股?”王嫂嗓门立刻拔高了,“那不就是要把咱这摊子抢过去?俺不干!咱辛辛苦苦干起来的,凭啥让他们说了算?”
“对赌是啥?”李姐小声问。
赵北北解释:“就是他们投钱,但要求咱们在约定时间内,达到他们设定的销售额或者利润目标。达不到,他们就有权用很低的价格,收购咱们更多的股份,或者……咱们就得赔他们一大笔钱。”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王嫂都闭上了嘴,脸色变得凝重。这听起来,不像送钱,更像签卖身契。
“这也太欺负人了!”王嫂憋了半天,愤愤道,“咱干好干赖,最后可能都是给他们打工!”
马婶叹了口气:“人家本钱厚,规矩自然也是他们定。北北,你咋想?”
赵北北没立刻回答。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院子里那棵老槐树,枝叶在秋风里微微晃动。鼎晖的名头和资源,确实诱人,能让她更快地扩张,把品牌推到更远的地方。但控股和对赌,就像两道紧箍咒,套上去,这“赵氏糖坊”以后还姓不姓赵,还由不由得了她,就难说了。
她想起爷爷在小本子上记录的每一个糖方细节,想起马婶熬糖时专注的神情,想起王嫂、李姐和姐妹们忙碌的身影,想起王大娘她们带着乡音的自豪……这不仅仅是个赚钱的买卖,这是承载着记忆、手艺和一群人期望的根。
如果为了快速长大,把根都卖给了别人,那还是她的“赵氏糖坊”吗?
几天后,鼎晖资本的张总带着团队亲自来了。阵仗比钱先生那次还大,清一色的西装革履,笔记本电脑、投影仪一应俱全。会议就在赵北北那间简陋的办公室里进行。
张总四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说话条理清晰,数据详实,PPT做得精美无比。他描绘的蓝图很宏大——全国渠道铺设、品牌价值最大化、三年上市……听得王嫂等人一愣一愣的。
但说到具体条款,核心就是两条:鼎晖注资控股,赵北北团队保留部分股权和经营管理权,但必须签署对赌协议,完不成业绩目标,股权将进一步被稀释。
“赵总,”张总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诚恳,“资本是助推器,能让你跑得更快。抱住鼎晖这棵大树,比你一个人单打独斗要轻松得多。当然,压力和风险也并存,这就需要你和你的团队,有足够的决心和魄力了。”
话说得漂亮,但骨子里的强势和算计,藏不住。
赵北北安静地听着,偶尔提问,语气平静。等对方全部讲完,她沉默了片刻,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王嫂紧张地攥着衣角,马婶也屏住了呼吸。
“张总,非常感谢您和鼎晖资本的看重,”赵北北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您描绘的蓝图很吸引人。但是,控股和对赌,我无法接受。”
张总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赵总,你可以再考虑考虑。错过这个机会……”
“我想得很清楚了。”赵北北打断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赵氏糖坊’不只是个品牌,它是我爷爷传下来的手艺,是我们这群人一点一滴做起来的心血。我不想为了跑得快,就把方向盘交给别人,甚至可能最后连车都丢了。我要做的,是一个能长久传承下去的‘品牌’,而不是赚一笔就走的‘快钱’。”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融资可以谈,合作也可以有,但前提是,必须尊重我们的品牌内核和发展节奏。”
话说得很直白,也很决绝。
张总显然没料到她会如此干脆地拒绝,脸色微微沉了下来,但多年的职业素养让他保持了表面的客气:“既然如此,那很遗憾。希望赵总以后不会后悔今天的决定。”说完,便带着团队起身告辞,来时的意气风发收敛了不少。
送走鼎晖的人,王嫂第一个蹦起来,拍着胸口:“哎妈呀,可算走了!憋死俺了!北北,你刚才太帅了!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来电显示是省城的号码,对方自称是“鼎晖资本”的投资经理,姓张,语气专业、语速很快,带着大机构特有的那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他表示关注“赵氏糖坊”很久了,对品牌的发展速度和潜力非常看好,希望能约个时间,当面谈谈投资合作。
挂了电话,赵北北握着还有些发烫的手机,心情复杂。这不是第一次有资本找上门了,之前那个钱先生还记忆犹新。但“鼎晖资本”的名头更响,条件听起来,似乎也……更诱人,当然,也可能更苛刻。
王嫂在旁边竖着耳朵听了个大概,等人一走,立马凑过来,眼睛放光:“鼎晖?俺好像听收音机里说过,可大的公司了!北北,这是又要给咱送钱来了?”
马婶比较谨慎,擦着手上的糖渍,眉头微蹙:“这回……又是啥条件?可别再像上回那个钱老板,尽想着把咱捏在手心里。”
赵北北把情况简单说了,重点强调了对方提到的“控股式投资”和“对赌协议”。
“控股?”王嫂嗓门立刻拔高了,“那不就是要把咱这摊子抢过去?俺不干!咱辛辛苦苦干起来的,凭啥让他们说了算?”
“对赌是啥?”李姐小声问。
赵北北解释:“就是他们投钱,但要求咱们在约定时间内,达到他们设定的销售额或者利润目标。达不到,他们就有权用很低的价格,收购咱们更多的股份,或者……咱们就得赔他们一大笔钱。”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王嫂都闭上了嘴,脸色变得凝重。这听起来,不像送钱,更像签卖身契。
“这也太欺负人了!”王嫂憋了半天,愤愤道,“咱干好干赖,最后可能都是给他们打工!”
马婶叹了口气:“人家本钱厚,规矩自然也是他们定。北北,你咋想?”
赵北北没立刻回答。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院子里那棵老槐树,枝叶在秋风里微微晃动。鼎晖的名头和资源,确实诱人,能让她更快地扩张,把品牌推到更远的地方。但控股和对赌,就像两道紧箍咒,套上去,这“赵氏糖坊”以后还姓不姓赵,还由不由得了她,就难说了。
她想起爷爷在小本子上记录的每一个糖方细节,想起马婶熬糖时专注的神情,想起王嫂、李姐和姐妹们忙碌的身影,想起王大娘她们带着乡音的自豪……这不仅仅是个赚钱的买卖,这是承载着记忆、手艺和一群人期望的根。
如果为了快速长大,把根都卖给了别人,那还是她的“赵氏糖坊”吗?
几天后,鼎晖资本的张总带着团队亲自来了。阵仗比钱先生那次还大,清一色的西装革履,笔记本电脑、投影仪一应俱全。会议就在赵北北那间简陋的办公室里进行。
张总四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说话条理清晰,数据详实,PPT做得精美无比。他描绘的蓝图很宏大——全国渠道铺设、品牌价值最大化、三年上市……听得王嫂等人一愣一愣的。
但说到具体条款,核心就是两条:鼎晖注资控股,赵北北团队保留部分股权和经营管理权,但必须签署对赌协议,完不成业绩目标,股权将进一步被稀释。
“赵总,”张总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诚恳,“资本是助推器,能让你跑得更快。抱住鼎晖这棵大树,比你一个人单打独斗要轻松得多。当然,压力和风险也并存,这就需要你和你的团队,有足够的决心和魄力了。”
话说得漂亮,但骨子里的强势和算计,藏不住。
赵北北安静地听着,偶尔提问,语气平静。等对方全部讲完,她沉默了片刻,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王嫂紧张地攥着衣角,马婶也屏住了呼吸。
“张总,非常感谢您和鼎晖资本的看重,”赵北北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您描绘的蓝图很吸引人。但是,控股和对赌,我无法接受。”
张总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赵总,你可以再考虑考虑。错过这个机会……”
“我想得很清楚了。”赵北北打断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赵氏糖坊’不只是个品牌,它是我爷爷传下来的手艺,是我们这群人一点一滴做起来的心血。我不想为了跑得快,就把方向盘交给别人,甚至可能最后连车都丢了。我要做的,是一个能长久传承下去的‘品牌’,而不是赚一笔就走的‘快钱’。”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融资可以谈,合作也可以有,但前提是,必须尊重我们的品牌内核和发展节奏。”
话说得很直白,也很决绝。
张总显然没料到她会如此干脆地拒绝,脸色微微沉了下来,但多年的职业素养让他保持了表面的客气:“既然如此,那很遗憾。希望赵总以后不会后悔今天的决定。”说完,便带着团队起身告辞,来时的意气风发收敛了不少。
送走鼎晖的人,王嫂第一个蹦起来,拍着胸口:“哎妈呀,可算走了!憋死俺了!北北,你刚才太帅了!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