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式微的乱世,其职权确实大多流于形式,远不如六部尚书这类掌握实权的官职来得重要。
丁士桢的话锋随即一转,声音陡然变得低沉而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
“但是......苏大人,您有没有认真想过一个问题?”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苏凌,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
“一个官秩仅仅从三品、手中并无多少权柄的大鸿胪......他凭什么......凭什么就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动我这位正二品的户部尚书?甚至将我当做可以随意舍弃的棋子?!”
“又凭什么......能让朝廷六部其余几位尚书,大多对他马首是瞻,唯命是从?即便偶有龃龉,也绝不敢公然与他撕破脸皮?”
“再凭什么......他的影响力能上达天听,甚至在天子面前也颇有分量?又能下至黎庶,在民间清流士子中拥有极高的声望?”
“更凭什么......他能成为天下清流一派的公认领袖?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无数自诩清高的读书人愿为他摇旗呐喊,甚至赴汤蹈火?”
丁士桢的声音越来越高,情绪也越发激动,最后几乎是在质问。
“还有!最让人想不通的是!即便是权势滔天、说一不二、手握大权的萧元彻萧丞相!对这位孔鹤臣,也是忌惮三分,很多时候不得不容忍退让!这又是为什么?!”
他猛地停下话语,胸膛因为激动而剧烈起伏,死死盯着苏凌,仿佛要将他看穿。
“苏大人!您聪明绝顶,您告诉丁某!一个区区从三品的礼仪之官,他究竟凭的是什么?凭什么能够在这龙潭虎穴般的京都,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拥有如此巨大到令人恐惧的影响力和能量?!您......想过吗?!”
这一连串如同重锤般的质问,狠狠砸在苏凌的心头!
苏凌的眉头紧紧锁起,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他之前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孔鹤臣的阴谋诡计、党同伐异之上,却从未深入思考过其权力和影响力的根源所在。
论官职,从三品大鸿胪,确实不算顶尖,更无多少实权。论军权,孔鹤臣手无寸铁,无一兵一卒。论财富,孔家虽是世家,但也并非富可敌国。论与皇帝的亲密程度,他似乎也并非天子近臣。
那他究竟凭什么?
苏凌将自己代入这个时代的规则和逻辑中去思考。权势的来源,无非几种:皇权授予、军功赫赫、家族荫蔽、门生故吏遍天下、或者掌握某种独一无二的资源或名分......
孔鹤臣似乎哪一条都沾点边,但又哪一条都不足以支撑他达到如今这种近乎“超然”的地位。
萧元彻忌惮他?忌惮他什么?忌惮他那些清流言论?还是忌惮他那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门徒?这似乎都说不通。
苏凌苦思冥想,将各种可能性都在脑中过了一遍,却依旧找不到一个能完美解释这一切的答案。
他沉思了许久,厅堂内只剩下烛火噼啪声和两人沉重的呼吸声。
最终,苏凌不得不缓缓抬起头,目光中带着坦诚的困惑,摇了摇头,沉声道:“晚辈......愚钝。思前想后,遍历古今......实在想不通,孔鹤臣......他究竟凭什么。还请丁尚书......明示。”
丁士桢见苏凌果然被问住,脸上那苦涩而恐惧的笑容再次浮现。
他仿佛早就料到这个结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有悲哀,有无奈,更有一种深深的、根植于灵魂深处的敬畏。
他缓缓地、极其艰难地站起身,仿佛接下来要说的话,需要耗费他巨大的勇气。
丁士桢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在仰望某种至高无上的存在。
良久,他才缓缓转过身,目光重新落在苏凌身上,那眼神深邃得仿佛能将人吞噬。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一字一顿,用一种极其缓慢、极其郑重,甚至带着某种朝圣般虔诚与恐惧的语气,缓缓吐出了那句石破天惊的话。
“就因为......他姓孔。”
“就因为......他的祖上,是那位至圣先师,文圣王,人道至尊,天下文脉之所系,千秋万代奉祀不绝的圣人!”
“就因为......他是圣人苗裔,天下师表!”
“便是当今天子,在天下至圣的神像前,也要躬身下拜!便是萧丞相权势熏天,有些规矩,有些体统,有些......天下人心,他也不得不顾忌!”
“这......便是他孔鹤臣,一个从三品的大鸿胪,却能凌驾于百官之上,甚至让丞相都忌惮三分的......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凭仗!”
“苏大人......现在......您可明白了?!”B
B
丁士桢的话锋随即一转,声音陡然变得低沉而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
“但是......苏大人,您有没有认真想过一个问题?”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苏凌,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
“一个官秩仅仅从三品、手中并无多少权柄的大鸿胪......他凭什么......凭什么就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动我这位正二品的户部尚书?甚至将我当做可以随意舍弃的棋子?!”
“又凭什么......能让朝廷六部其余几位尚书,大多对他马首是瞻,唯命是从?即便偶有龃龉,也绝不敢公然与他撕破脸皮?”
“再凭什么......他的影响力能上达天听,甚至在天子面前也颇有分量?又能下至黎庶,在民间清流士子中拥有极高的声望?”
“更凭什么......他能成为天下清流一派的公认领袖?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无数自诩清高的读书人愿为他摇旗呐喊,甚至赴汤蹈火?”
丁士桢的声音越来越高,情绪也越发激动,最后几乎是在质问。
“还有!最让人想不通的是!即便是权势滔天、说一不二、手握大权的萧元彻萧丞相!对这位孔鹤臣,也是忌惮三分,很多时候不得不容忍退让!这又是为什么?!”
他猛地停下话语,胸膛因为激动而剧烈起伏,死死盯着苏凌,仿佛要将他看穿。
“苏大人!您聪明绝顶,您告诉丁某!一个区区从三品的礼仪之官,他究竟凭的是什么?凭什么能够在这龙潭虎穴般的京都,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拥有如此巨大到令人恐惧的影响力和能量?!您......想过吗?!”
这一连串如同重锤般的质问,狠狠砸在苏凌的心头!
苏凌的眉头紧紧锁起,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他之前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孔鹤臣的阴谋诡计、党同伐异之上,却从未深入思考过其权力和影响力的根源所在。
论官职,从三品大鸿胪,确实不算顶尖,更无多少实权。论军权,孔鹤臣手无寸铁,无一兵一卒。论财富,孔家虽是世家,但也并非富可敌国。论与皇帝的亲密程度,他似乎也并非天子近臣。
那他究竟凭什么?
苏凌将自己代入这个时代的规则和逻辑中去思考。权势的来源,无非几种:皇权授予、军功赫赫、家族荫蔽、门生故吏遍天下、或者掌握某种独一无二的资源或名分......
孔鹤臣似乎哪一条都沾点边,但又哪一条都不足以支撑他达到如今这种近乎“超然”的地位。
萧元彻忌惮他?忌惮他什么?忌惮他那些清流言论?还是忌惮他那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门徒?这似乎都说不通。
苏凌苦思冥想,将各种可能性都在脑中过了一遍,却依旧找不到一个能完美解释这一切的答案。
他沉思了许久,厅堂内只剩下烛火噼啪声和两人沉重的呼吸声。
最终,苏凌不得不缓缓抬起头,目光中带着坦诚的困惑,摇了摇头,沉声道:“晚辈......愚钝。思前想后,遍历古今......实在想不通,孔鹤臣......他究竟凭什么。还请丁尚书......明示。”
丁士桢见苏凌果然被问住,脸上那苦涩而恐惧的笑容再次浮现。
他仿佛早就料到这个结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有悲哀,有无奈,更有一种深深的、根植于灵魂深处的敬畏。
他缓缓地、极其艰难地站起身,仿佛接下来要说的话,需要耗费他巨大的勇气。
丁士桢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在仰望某种至高无上的存在。
良久,他才缓缓转过身,目光重新落在苏凌身上,那眼神深邃得仿佛能将人吞噬。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一字一顿,用一种极其缓慢、极其郑重,甚至带着某种朝圣般虔诚与恐惧的语气,缓缓吐出了那句石破天惊的话。
“就因为......他姓孔。”
“就因为......他的祖上,是那位至圣先师,文圣王,人道至尊,天下文脉之所系,千秋万代奉祀不绝的圣人!”
“就因为......他是圣人苗裔,天下师表!”
“便是当今天子,在天下至圣的神像前,也要躬身下拜!便是萧丞相权势熏天,有些规矩,有些体统,有些......天下人心,他也不得不顾忌!”
“这......便是他孔鹤臣,一个从三品的大鸿胪,却能凌驾于百官之上,甚至让丞相都忌惮三分的......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凭仗!”
“苏大人......现在......您可明白了?!”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