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产卖出后,都是他们的办公经费。

    劝农司从各省划拨多少田地?

    林林总总,杂七杂八的土地可是有上千亩之多,其中有好地也有坏地,有平地也有山地,可谓五花八门,涵盖面极广。

    实际上这几年,随着业务开展,那主事因为运作得当,每年衙门除了从户部领到额外补贴外,还有这笔账外收入。

    地方上能收多少不知道,京城劝农司可是每年能得到下面上缴银两超过二千两。

    要知道,劝农司其实就没几个有品级的官员,这么多办公经费,还不是找些理由就给支出去了。

    “下官一定努力,按照阁老指示,把新作物在各省种植的习性摸透,让各地农户只要愿意,就能获得足够的种子进行种植。”

    那主事急忙表态道。

    “你看,我从未催过你们,要做出什么成绩来。

    只要求每年汇报两三次重点作物的种植情况,还有就是辽东、西北等地新作物适应性的情况。”

    魏广德又说道。

    “是是是,是下官不懂事,误了阁老好意。

    下官下去一定痛改前非,认真做事。”

    “重点还是在辽东,那里是朝廷未来数年主要开发方向,需要大量农业产出,特别是奴儿干地区。

    朝廷一旦确定恢复当地驻军,粮草辎重主要靠辽东接济。

    总不能辽东自给尚且不足,还要大量支援奴儿干吧。”

    魏广德再次给劝农司划出重点,那就是辽东。

    辽东农业的增产,涉及到内阁后续计划。

    话说到这里,似乎也差不多。

    就在这时,芦布手里抱着几分奏疏从门外进来,脸色有些古怪。

    “乾清宫內侍送来的,说陛下御笔亲批。”

    芦布在魏广德面前,小声禀报道。

    “阁老公务繁忙,下官先行告退。”

    那主事急忙起身请辞。

    “回去好好干,不要误了前程。”

    魏广德还是提醒一句。

    “下官晓得。”

    等人离开后,魏广德才拿起芦布递过来的奏疏翻看起来。

    不过,实际上这会儿魏广德还在想户部的事儿。

    好吧,之前魏广德从未涉足户部,所以对户部所知不多。

    至于张学颜说的话,魏广德只能听一半,不敢全信。

    倒是魏时亮去了户部以后,传出来的话让魏广德有些惊讶。

    户部的编制有问题,先天不足。

    虽然有十三清吏司,但每个司下面实际办事的就几个主事。

    说到底,大明所有财政事务,不过区区几十人负责运转。

    用魏时亮的话来说,大明朝每年几千万石粮税,每个户部主事就要校验几十万石的收取、使用,“各省解送钱粮文册堆积如山,勾稽核验常需通宵达旦。”

    这种工作强度导致官员“但求无过,不敢有为”。

    户部其实是六部里人比较多的衙门,可显然依旧不足。

    魏时亮甚至以宋时比较,三司归于户部后,官员超三百人,远超大明户部百人规模。

章节目录

隆万盛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平行空间来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平行空间来客并收藏隆万盛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