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

    其中一些海船还被卖掉,给各地贸易商会购去跑海运。

    现在为了保证充足的运力,这些闲置两年多的海船也被重新征用。

    “前日我和陛下有过一次商议,大致定下的时间是十月初八,具体时间,陛下已经密旨钦天监,让他们来定。”

    魏广德开口说道,“估计这几日就该有准信了,你到时候要及时传递到两地,不能耽搁。”

    “如此就好。”

    张科脸上浮现出笑容,让钦天监算出征时间,代表着皇帝已经完全同意了这次的军事行动,那么他们的工作就没有白费。

    “前日你递来那份章程我看了,基本上没什么修改的,等钦天监定下时间就呈上来吧。”

    魏广德开口说道。

    那是此次东征倭国的计划,自然不会是皇帝突然下旨,还得兵部上奏奏疏,先历数倭乱对东南的破坏,然后请求皇帝下旨征讨,报复其对东南的侵扰。

    到那时候,必然朝廷震动,他们才会知道兵部筹划多时的军事行动。

    至于他们的态度,就目前各方反应来看,清流比较反对出兵,而大部分中下层官吏和底层百姓则是支持的。

    这就是那则流言的效果,通过流言就能看出民意。

    清流反对动用兵戈其实是能理解的,实际上战争就意味着死亡,就算大明军队装备远超倭国的武器也是一样。

    而实际上,大明现在的武器和倭国相比,并没有质的飞跃,大抵属于同一代。

    唯一不同的就是,明军中装备了更多的大炮。

    好吧,这也是万历援朝战争中明军的火力优势,在鸟铳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火炮数量就是压垮倭国丰臣大军的利器。

    而魏广德做为未来人,自然更知道这点。

    其实就算大明再怎么改革火器,受技术发展的限制,也不可能拿出超越时代的武器来。

    后世大家熟悉的军火,那是二百多年后才逐渐发展出来的,那时候欧洲已经经历了完整的工业革命。

    “对了,我那边上奏的话,那边会不会跳出来反对?”

    张科看向魏广德,意有所指的问道。

    “你说张四维,呵呵,他如果反对,我就直接把他踢出朝堂。”

    魏广德漫不经心说道。

    上次被张四维算计了一把,事后魏广德如同没事人般继续理政,并没有因此就和张四维爆发冲突。

    吏部尚书依旧没有选出,虽然朝野已经有意见,认为这个位置一直空悬不好。

    唯一有变动的,就是梁梦龙取代了王篆,成为吏部侍郎,和劳堪一起处理吏部公务。

    “外面关于吏部的事情,还是继续吗?”

    张科小声问道。

    “他给我举荐了原山西巡抚严清,我还在考虑。”

    魏广德小声道。

    或许严清和张四维有些关系,但他是云南官员,应该瓜葛不深。

    如果朝野反应太大,魏广德其实也偏向于让严清暂代吏部。B

    B

章节目录

隆万盛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平行空间来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平行空间来客并收藏隆万盛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