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洪基第一时间就知道,这个故事,对于辽国的重要意义——它只要传到草原上的阻卜部落中,并流行开来。

    那么,佛道两教的信仰,也就能随之传入。

    而辽地不缺道士、和尚。

    只要能让阻卜人接受了《大唐西游释厄传》,那么,辽地的道士和和尚,也就能随之进入阻卜各部传教。

    耶律洪基如今就在动员道士、和尚。

    和尚们倒是很踊跃。

    尤其是那些在皇家寺庙里的年轻僧人,都有着传法的欲望。

    就是道士们,似乎没什么兴趣。

    比起传教,牛鼻子们更愿意宅在道观里,打坐修道。

    再说了,牛鼻子们那一套其实很看信众的文化水平的。

    玄之又玄的东西,没有文化的人,真的听不懂,也很难代入。

    反倒是大和尚们,非常有创新精神。

    只要能传法,什么瞎话都敢往外编。

    同时,大和尚的技能也很多。

    好多人是既懂佛法,还懂医术甚至能兼好几个其他职业。

    是既懂算命也能看风水,还能做法事。

    所以,也就不要怪,道士被大和尚压着打了。

    加上契丹人本就崇佛。

    于是,耶律洪基很自然的就会选择支持佛教北传草原阻卜诸部。

    耶律永昌对此,自然没什么态度,闻言便拜道:“臣知道了!”

    这种事情他不做,耶律琚也会做的。

    因为,大宋的小官家,特意和他们说过。

    大辽这边,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

    像是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甚至就是小官家亲自安排,跟着商货一起送过来的。

    那位小官家,一点也不像之前的赵官家们。

    之前那些赵官家,是严防死守,生怕大辽这边知悉了南边的情况。

    他就反过来了。

    只要是公开出版的书籍,都是敞开了对大辽供应,不设任何限制。

    耶律洪基嗯了一声,然后轻声道:“至于这第三个事情……”

    “十三郎应该知道……”

    “与成安公主有关……”

    “宋辽兄弟之邦,理当结秦晋之好!”耶律洪基说道这里,就提高了些声音:“再过两年,便是澶渊之盟缔结八十五周年了……”

    “我以为,宋辽关系宜当更进一步!”

    “故,我欲以成安公主为南朝皇帝之妃!”

    “此事,十三郎到了南朝后,要将之当成头等大事来抓!”

    “至少也当让南朝皇帝答允,在澶渊之盟缔结八十五周年时,与我朝议亲!”

    这个事情耶律洪基的心病。

    亦是他认为的‘大安盛世’的最后一块拼图。

    只要能完成这个历史使命,那么他将来到了九泉之下,见了承天太后和圣宗皇帝,也能昂起头来,无愧于心!

    耶律永昌听着,却是神色古怪的抿了抿嘴唇,然后俯首拜道:“诺!”

    “臣当竭尽全力,助陛下成此心愿!”

    以他在大宋的见闻来看,大宋的大臣们,对宋辽联姻是一百个不情愿。

    但,那位小官家的态度,却是暧昧的很。

    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官家对此恐怕是欢喜的。

    所以啊,这是双向奔赴!

    这个事情,必定能成!B

    B

章节目录

我在现代留过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要离刺荆轲并收藏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