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麾、绛麾、玄武幢等组成的仪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车驾后面还有一支后部吹鼓乐队,之后是后宫嫔妃专用的各种车驾,有方辇、小辇、腰辇,再后面是装着各种用物的安车、四望车等。左、右禁卫都尉各带几百名兵士,分四行横排,分别拿着长戟、刀盾、弓箭和弩,最后的豹尾车作为掩后的屏障。
仪仗最后是后部禁卫部队,禁卫军指挥使同知贺远图骑马走在前导旗帜下,后面是两位将军率领的左、右厢步甲队,分前后两个方阵。士兵都头戴兜鍪,身穿铠甲,拿着弓或刀、盾,每队装束都是同一种颜色,交替排列。
在不宽的古道上,这支本应整齐的队伍变得互相挤来挤去,乱哄哄的,他们沿着古道,在快落山的夕阳下,默默往关中方向走。
到潼关前,李自成、刘宗敏带大军经过弘农河和古函谷关时,仔细查看了地形。
秦汉时期,函谷关是中原通往关中的唯一通道,是那会儿极重要的关隘。可过了一千多年,函谷关两侧的南北淆道和稠桑塬上都能绕过关隘,过去那险要地形的防守作用没了,关中统治者只能放弃古关。
这时候不是雨季,弘农河水少得可怜,天然防御作用有限。但李自成不想让满人轻易到潼关前,就留下果毅将军金龙赵云飞带一万兵马守灵宝,在原函谷关一线放了张有增的五千人马,让他们互相照应,成掎角之势。他告诉赵云飞,以弘农河为第一道防线,尽量拖住清兵,能挫挫清军锐气最好,实在守不住就退到潼关。
到了潼关,锁天鹞田见秀带着留守西安的文武大员,出潼关十几里,在牛头塬前跪着迎接。
快到潼关时,李自成从车辇上下来,换了自己心爱的乌龙驹宝马。他想给潼关一带的守军鼓鼓劲,让大家知道 "李自成是马上皇帝,雄心壮志还在,还能东山再起"。
在马上接受了满地文武的朝拜后,李自成下马,和刘宗敏在路边临时搭的凉亭里歇了歇,没坐田见秀准备的和自己带来的辇车,骑着马慢慢往潼关去。
前年打下潼关,击败孙传庭时,潼关的险要地势就给李自成留下了深印象。去年向北京进军离开潼关时,他就想,要是进军北京失败,就退守潼关,跟崇祯割地对峙。可没想到,除了在宁武关遇到周遇吉的顽强抵抗,其他明朝军队没打就投降了。进军北京顺顺当当的,自己都稀里糊涂就得了天下。可在天上没待多久,山海关惨败又把自己摔了下来,这起起落落的,真是太刺激了!
李自成骑马往潼关走,一路仔细看潼关前的地势,田见秀在一旁跟着,边走边指给他看。
"潼关城,两头尖,北靠黄河南靠山,蝎子山,凤凰山,麒麟送子印台山,六座城门两水关,五里暗门不见天,西走十里脚不干,上到城墙转一圈,始知天下第一关。万岁,李哥,这首童谣,你还记得不?" 田见秀问。
"咋能不记得,把潼关城说得那叫一个透彻。" 李自成一边回答,一边想起攻破潼关杀进关中的情景。
两年前,李自成派兵绕南山山麓夺取禁沟后,从上南门进到麟趾塬上,又从麟趾塬上冲下来,拿下孙传庭据守的潼关城。他对潼关的险要地形记得清楚着呢。
这会儿兵败回到潼关,他想好好看看潼关以东的险要地形,好利用潼关天险挡住追来的清军,争取时间整顿军马,东山再起。
潼关东侧的第一道防线是牛头塬,作为潼关前伸的高大塬体,守军能从牛头塬上侧击进攻潼关城的敌人,起到牵制作用。牛头塬和麟趾塬被远望沟隔开,这样牛头塬既能当第一道防线,又是独立的,就算失守了,因为有远望沟隔着,敌人也上不了麟趾塬。
牛头塬东南侧下方是铁沟,铁沟里有个伸向北侧塬体的大沟岔 —— 小东马沟。小东马沟上,马世耀征调的民夫正在挖壕沟延伸沟体,建堡垒,准备派兵长期守在这儿。
看了黄巷坂、金陡关,又上到麟趾塬上,俯瞰潼关城后,李自成好像还没看清潼关以东的地形,或者没看够,又要拨转马头往南侧十二连城方向走,想看看南侧秦岭一带连绵的群山。
田见秀在马上探身拉住乌龙驹的缰绳,劝道:"万岁,骑马跑了这么久,累坏了,咱进关歇一晚,明天再看也不迟。"
"今天看完潼关地形,部署好防御军马,还得赶去西安,不能耽搁!" 李自成有点着急。
看大家劝不住,刘宗敏在旁边说:"我的万岁,李哥,弟兄们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吃完饭再看吧。"
李自成见刘宗敏说话了,再看看大家确实饿了,就依了他。但没进潼关城,麟趾塬北侧靠近潼关城的地方有座魁星楼和附属建筑,一行人就进了魁星楼。底下人赶紧忙活,又从潼关城里端来准备好的饭菜。
田见秀知道李自成爱吃潼关的地方小吃,两年前打下西安后,还从潼关附近村里找人去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车驾后面还有一支后部吹鼓乐队,之后是后宫嫔妃专用的各种车驾,有方辇、小辇、腰辇,再后面是装着各种用物的安车、四望车等。左、右禁卫都尉各带几百名兵士,分四行横排,分别拿着长戟、刀盾、弓箭和弩,最后的豹尾车作为掩后的屏障。
仪仗最后是后部禁卫部队,禁卫军指挥使同知贺远图骑马走在前导旗帜下,后面是两位将军率领的左、右厢步甲队,分前后两个方阵。士兵都头戴兜鍪,身穿铠甲,拿着弓或刀、盾,每队装束都是同一种颜色,交替排列。
在不宽的古道上,这支本应整齐的队伍变得互相挤来挤去,乱哄哄的,他们沿着古道,在快落山的夕阳下,默默往关中方向走。
到潼关前,李自成、刘宗敏带大军经过弘农河和古函谷关时,仔细查看了地形。
秦汉时期,函谷关是中原通往关中的唯一通道,是那会儿极重要的关隘。可过了一千多年,函谷关两侧的南北淆道和稠桑塬上都能绕过关隘,过去那险要地形的防守作用没了,关中统治者只能放弃古关。
这时候不是雨季,弘农河水少得可怜,天然防御作用有限。但李自成不想让满人轻易到潼关前,就留下果毅将军金龙赵云飞带一万兵马守灵宝,在原函谷关一线放了张有增的五千人马,让他们互相照应,成掎角之势。他告诉赵云飞,以弘农河为第一道防线,尽量拖住清兵,能挫挫清军锐气最好,实在守不住就退到潼关。
到了潼关,锁天鹞田见秀带着留守西安的文武大员,出潼关十几里,在牛头塬前跪着迎接。
快到潼关时,李自成从车辇上下来,换了自己心爱的乌龙驹宝马。他想给潼关一带的守军鼓鼓劲,让大家知道 "李自成是马上皇帝,雄心壮志还在,还能东山再起"。
在马上接受了满地文武的朝拜后,李自成下马,和刘宗敏在路边临时搭的凉亭里歇了歇,没坐田见秀准备的和自己带来的辇车,骑着马慢慢往潼关去。
前年打下潼关,击败孙传庭时,潼关的险要地势就给李自成留下了深印象。去年向北京进军离开潼关时,他就想,要是进军北京失败,就退守潼关,跟崇祯割地对峙。可没想到,除了在宁武关遇到周遇吉的顽强抵抗,其他明朝军队没打就投降了。进军北京顺顺当当的,自己都稀里糊涂就得了天下。可在天上没待多久,山海关惨败又把自己摔了下来,这起起落落的,真是太刺激了!
李自成骑马往潼关走,一路仔细看潼关前的地势,田见秀在一旁跟着,边走边指给他看。
"潼关城,两头尖,北靠黄河南靠山,蝎子山,凤凰山,麒麟送子印台山,六座城门两水关,五里暗门不见天,西走十里脚不干,上到城墙转一圈,始知天下第一关。万岁,李哥,这首童谣,你还记得不?" 田见秀问。
"咋能不记得,把潼关城说得那叫一个透彻。" 李自成一边回答,一边想起攻破潼关杀进关中的情景。
两年前,李自成派兵绕南山山麓夺取禁沟后,从上南门进到麟趾塬上,又从麟趾塬上冲下来,拿下孙传庭据守的潼关城。他对潼关的险要地形记得清楚着呢。
这会儿兵败回到潼关,他想好好看看潼关以东的险要地形,好利用潼关天险挡住追来的清军,争取时间整顿军马,东山再起。
潼关东侧的第一道防线是牛头塬,作为潼关前伸的高大塬体,守军能从牛头塬上侧击进攻潼关城的敌人,起到牵制作用。牛头塬和麟趾塬被远望沟隔开,这样牛头塬既能当第一道防线,又是独立的,就算失守了,因为有远望沟隔着,敌人也上不了麟趾塬。
牛头塬东南侧下方是铁沟,铁沟里有个伸向北侧塬体的大沟岔 —— 小东马沟。小东马沟上,马世耀征调的民夫正在挖壕沟延伸沟体,建堡垒,准备派兵长期守在这儿。
看了黄巷坂、金陡关,又上到麟趾塬上,俯瞰潼关城后,李自成好像还没看清潼关以东的地形,或者没看够,又要拨转马头往南侧十二连城方向走,想看看南侧秦岭一带连绵的群山。
田见秀在马上探身拉住乌龙驹的缰绳,劝道:"万岁,骑马跑了这么久,累坏了,咱进关歇一晚,明天再看也不迟。"
"今天看完潼关地形,部署好防御军马,还得赶去西安,不能耽搁!" 李自成有点着急。
看大家劝不住,刘宗敏在旁边说:"我的万岁,李哥,弟兄们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吃完饭再看吧。"
李自成见刘宗敏说话了,再看看大家确实饿了,就依了他。但没进潼关城,麟趾塬北侧靠近潼关城的地方有座魁星楼和附属建筑,一行人就进了魁星楼。底下人赶紧忙活,又从潼关城里端来准备好的饭菜。
田见秀知道李自成爱吃潼关的地方小吃,两年前打下西安后,还从潼关附近村里找人去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