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聪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夜幕降临,京师北郊寒风呼啸,已经在排水渠当中待了两个多时辰的贾天寿和牛二,几乎被冻了个半死。

    半个时辰以前,鏖战许久的德胜门也分出了胜负。

    在饱受城头和建奴两面夹击、腹背受敌的宣、大两镇兵马终于支撑不住。西侧的两红旗率先突入,将在临河列阵的明军阵线搅了个天翻地覆,随后中路和东侧的鞑子也迅速挺进,德胜门城外的守军,登时崩溃。

    一时间,北郊的原野上到处都是四散而逃的明军,甲胄、兵器散落一地,无人的战马纵蹄狂奔。

    放任女真、蒙古的联军在肆意追击砍杀了一番以后,皇太极便下令大军收拢,最后在德胜门城头京营的注视下,大摇大摆地返回了土城关。

    他本来的打算就是杀伤京师城下的有生力量,如今目的已经达到,至于那池深墙高的明人京城,他反倒是没有什么兴趣。

    因为就拿现在的情形来说,就算他舍得拿人命去填,也填不下这么大的城来。

    半轮残月悬挂在天际,清冷的月光下,德胜门外的战场只余一片狼藉,隐隐当中,还有未死者痛苦的呻吟。

    一阵冷风刮了过来,贾天寿打了一个哆嗦,他知道再等下去,留给他们的只有冻死这一条路可以走,于是他用胳膊肘捅了捅身边的牛二,压低声音道:“牛二,咱们得走了。”

    听到此话,牛二的心中一惊,有些迟疑地道:“贾大哥,大军撤回了土城关,离这里足有八里远,现在到处都是溃兵,要是碰见了咱们怕是落不到什么好去。”

    牛二的担心没有错,没有组织的败兵可不管你是汉人还是鞑子,是卒伍还是百姓,甚至遇到昔日军中的同仁都有可能挥刀相向。

    贾天寿自然也知道这理,叹了口气道:“那咋整咧,远也得走,现在黑灯瞎火的,咱们眼睛和耳朵都放亮听着看着点儿,要是遇到人就远远地绕过去。”

    “可……”

    牛二还待说,却被贾天寿挥手打断:“没啥可不可的,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

    见贾天寿如此固执,牛二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贾天寿艰难地支撑着身体从趴变蹲,长时间不活动让他身体里的血液几乎凝固,身子一阵阵发麻使不上力气,缓了缓,他向左右看了看,连个鬼影子都没有,现在正好是逃走的好时机。

    排水沟其实只是一个缓坡,但贾天寿试了半天也没有爬上去,于是只能无奈地对着牛二道:“身上没劲儿,牛二,你帮老子一把,等我上去再拉你。”

    在牛二的帮助下,贾天寿连下巴的力气都使了出来,这才爬到了上边,他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就听见下边的牛二在喊他:“贾哥。”

    “催啥咧?又不是不拉你上来!”

    贾天寿对着牛二不满地嘟囔了一句,将手中的腰刀放在了地上,然后伸出手将牛二也给拉了上来。

    连饿带冻的,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几乎耗尽了两个人的力气。

    他们都躺在地上,让身上的力气慢慢恢复。

    过了一会,牛二强撑着想坐起来,但胳膊一软,又倒了下去,一阵头晕目眩当中,牛二感觉自己的手似乎碰到了一个硬物。

    腰刀。

    “他娘的!早知道让你先上……”

    感觉身边的牛二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贾天寿不由得骂道,但下一刻,他的骂声戛然而止,变为了一声惊叫:“牛二!你要干什么?!”

    站起身来的牛二,手中还提着腰刀,就是他刚才放在地上的那一把,而现在,这柄腰刀的刀尖几乎已经抵在了贾天寿的鼻子上。

    “别动,贾大哥,你别动,俺手抖。”

    刀尖在贾天寿的脸前画着鬼画符,贾天寿的魂儿都快惊出来了:“牛儿啊…… 哥可待你不薄啊,你想想,要不是哥在辽东照应着你,你能活到今天?”

    “贾哥,俺知道,你说的这些俺都知道,要不是你,俺活不到今天……”

    “你既然知道,还拿刀指着俺?!之前你不还跟俺保证过,你绝对不会背叛俺?现在又是在干什么?”

    见牛二的刀仍然没拿开,贾天寿的语气软了下来:“听哥的话,把刀放下,咱哥俩好好唠唠。”

    说着,贾天寿伸出胳膊想将刀身格开。

    “别动!”

    牛二手中的刀身振了振,低喝了一声。

    “不动,不动,俺不动…… 俺不动,牛二啊…… 你可得把刀拿稳了。”

    贾天寿刚刚抬起来的手赶忙又放了下去。

    鼻尖上的凉意比吹过来的风更让人感觉浑身冰寒。

    “你想想,老哥我啥时候亏待过你?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你要是杀了俺,就是恩将仇报!那可是要被天打雷劈,生孩子没屁眼儿的!”

    “贾哥,俺没想杀你……”

    牛二讷讷地道,但紧跟着就开始痛哭流涕:“俺,俺就是不想当二鞑子,俺只想当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铁蹄哀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山月怎知心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月怎知心事并收藏铁蹄哀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