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水寨新生(1/4)
代州府衙……
“好!好!好!这崔琰总算成长起来了,本想着能守住飞流渡就好,没想竟然给了个意外惊喜!甚好!”周朔看着崔琰快马送来的、墨迹未干的捷报,连道三声好。
眼中精光爆射,如同暗夜中点燃的星辰,“严将军深明大义,弃暗投明!崔琰处置得当,智勇双全!秦淮水寨入手,我代州青州便如同猛虎插上双翼,再无后顾之忧!”
他猛地一拍桌案,立刻下达命令:“传令后勤保障!调集所有库存水泥、石料、木材、铁器,征调民夫车马,以最快速度,不惜一切代价运往秦淮水寨!告诉崔琰和严汜,我们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营寨,我们要的是一座永不陷落、能扼杀一切来敌的水上钢铁堡垒!工期要快,用料要足,工钱加倍!若有延误,军法从事!”
秦淮水寨,残阳如血。
如血的残阳浸染着浩渺的江面,也将大战后的断壁残垣和尚未完全干涸凝固的暗褐色血迹涂抹上一层悲壮而凄厉的色彩。
数千名投降的秦军水兵,如同被抽去了脊梁骨,惴惴不安地聚集在泥泞冰冷的岸边空地上。
他们眼神复杂,交织着恐惧、迷茫、不甘,还有一丝劫后余生的麻木,看着岸上并肩而立的两人——他们的新主将,曾经的顶头上司,那个在秦淮河上威名赫赫又让人畏惧的“水龙王”严汜;以及那位来自代州,气质儒雅却目光锐利如鹰隼,仿佛能洞穿人心的文官崔琰。
崔琰身着青色棉布官袍,外罩一件挡风的半旧裘皮,面容清癯,在寒风中站得笔直,眼神沉稳而睿智,透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严汜则是一身代州将领钢甲,甲叶上还带着刀劈斧凿的痕迹,身形魁梧如山,饱经风霜、布满沟壑的脸上,此刻带着一丝决然的释然和沉重的担当。
“诸位将士!”崔琰的声音清朗而富有穿透力,压过呜咽的江风,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吾主有令!凡放下武器者,皆为代州军民!刀兵之祸已了,自今日起,尔等将参与重建这秦淮水寨!凡出力者,无论出身,无论过往,每日计工,工钱按市价计算,登记在册!待水寨主体完工,统一结算,分文不少!并成立‘归乡会’,由代州派专人,助尔等与家中亲人通信,传递平安!同时,每日劳作之余,将进行一个时辰的识字课与新政宣讲,让尔等知晓代州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明辨是非,知晓大义!待工程结束,思想考核通过者,发放足额路费,准予归乡!是去是留,随君愿尔!”
此言一出,俘虏营中瞬间炸开了锅!如同死水潭中投入了一块巨石!
工钱?归乡?识字?这和他们想象中的俘虏待遇——枷锁、苦役、鞭打、甚至随时可能掉脑袋——简直是天壤之别!
许多人眼中那近乎熄灭的光芒,瞬间重新燃起,难以置信的窃窃私语声浪迅速蔓延开来,汇成一片嗡嗡的喧嚣。
“崔…崔大人所言当真?”一个头发有些花白、脸上带着刀疤的老兵,鼓起毕生的勇气,声音颤抖着,带着强烈的希冀和更深的怀疑问道。
“吾主周朔,一诺千金!言出必践!”严汜猛地踏前一步,声若洪钟,带着他往日在秦淮河上发号施令般的威严与不容置疑,“我严汜,以项上人头担保!尔等昔日是我麾下儿郎,今日亦是我袍泽弟兄!重建水寨,既是洗刷过往罪愆,亦是尔等重获新生之路!更是为尔等自己,亲手筑一道回家的坦途!拿出你们秦淮水军健儿的本事来!让世人看看,我们不是只会杀人放火的水贼,也能建起这固若金汤的家园!”
严汜的现身说法和他在旧部心中积威已久的威望,瞬间压下了大部分质疑的声音。许多人看着这位熟悉的老上司,眼神复杂,但那份根深蒂固的服从感开始发挥作用。
崔琰适时补充,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盖过议论:“水泥、石料、工具、粮草已从代州源源运至!工程浩大,需众志成城!从今日起,按尔等原建制编队,由严将军统一调度指挥施工!本官负责所有物资调配、人员登记、工钱核算与思想教育!有功者赏,有过者罚,一视同仁!凡有偷奸耍滑、煽动滋事者,严惩不贷!凡勤勉肯干、技艺精湛者,另有嘉奖!开工——!”
重建工作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和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了。
崔琰展现了他卓越非凡的组织才能、精准高效的后勤保障能力和洞悉人心的掌控力。
严汜则倾尽数十年水战经验,将这座水寨的防御功能推向了时代的巅峰。
首先是对大战后狼藉一片的废墟进行彻底清理。
崔琰调集了数百辆坚固的独轮车和大量人力,分成日夜两班,轮番上阵。
铁锹、撬棍、箩筐齐上阵,将破碎的砖石、烧焦的木料、沉船的残骸以及凝固的血土,一车车运走,倾倒入远离水寨的下游深水区。
巨大的深坑被挖掘出来,作为填埋建筑垃圾和未来生活垃圾的场所。清理出的场地迅速向下挖掘,形成深达丈余(约3米多)的、纵横交错的地基沟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好!好!这崔琰总算成长起来了,本想着能守住飞流渡就好,没想竟然给了个意外惊喜!甚好!”周朔看着崔琰快马送来的、墨迹未干的捷报,连道三声好。
眼中精光爆射,如同暗夜中点燃的星辰,“严将军深明大义,弃暗投明!崔琰处置得当,智勇双全!秦淮水寨入手,我代州青州便如同猛虎插上双翼,再无后顾之忧!”
他猛地一拍桌案,立刻下达命令:“传令后勤保障!调集所有库存水泥、石料、木材、铁器,征调民夫车马,以最快速度,不惜一切代价运往秦淮水寨!告诉崔琰和严汜,我们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营寨,我们要的是一座永不陷落、能扼杀一切来敌的水上钢铁堡垒!工期要快,用料要足,工钱加倍!若有延误,军法从事!”
秦淮水寨,残阳如血。
如血的残阳浸染着浩渺的江面,也将大战后的断壁残垣和尚未完全干涸凝固的暗褐色血迹涂抹上一层悲壮而凄厉的色彩。
数千名投降的秦军水兵,如同被抽去了脊梁骨,惴惴不安地聚集在泥泞冰冷的岸边空地上。
他们眼神复杂,交织着恐惧、迷茫、不甘,还有一丝劫后余生的麻木,看着岸上并肩而立的两人——他们的新主将,曾经的顶头上司,那个在秦淮河上威名赫赫又让人畏惧的“水龙王”严汜;以及那位来自代州,气质儒雅却目光锐利如鹰隼,仿佛能洞穿人心的文官崔琰。
崔琰身着青色棉布官袍,外罩一件挡风的半旧裘皮,面容清癯,在寒风中站得笔直,眼神沉稳而睿智,透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严汜则是一身代州将领钢甲,甲叶上还带着刀劈斧凿的痕迹,身形魁梧如山,饱经风霜、布满沟壑的脸上,此刻带着一丝决然的释然和沉重的担当。
“诸位将士!”崔琰的声音清朗而富有穿透力,压过呜咽的江风,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吾主有令!凡放下武器者,皆为代州军民!刀兵之祸已了,自今日起,尔等将参与重建这秦淮水寨!凡出力者,无论出身,无论过往,每日计工,工钱按市价计算,登记在册!待水寨主体完工,统一结算,分文不少!并成立‘归乡会’,由代州派专人,助尔等与家中亲人通信,传递平安!同时,每日劳作之余,将进行一个时辰的识字课与新政宣讲,让尔等知晓代州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明辨是非,知晓大义!待工程结束,思想考核通过者,发放足额路费,准予归乡!是去是留,随君愿尔!”
此言一出,俘虏营中瞬间炸开了锅!如同死水潭中投入了一块巨石!
工钱?归乡?识字?这和他们想象中的俘虏待遇——枷锁、苦役、鞭打、甚至随时可能掉脑袋——简直是天壤之别!
许多人眼中那近乎熄灭的光芒,瞬间重新燃起,难以置信的窃窃私语声浪迅速蔓延开来,汇成一片嗡嗡的喧嚣。
“崔…崔大人所言当真?”一个头发有些花白、脸上带着刀疤的老兵,鼓起毕生的勇气,声音颤抖着,带着强烈的希冀和更深的怀疑问道。
“吾主周朔,一诺千金!言出必践!”严汜猛地踏前一步,声若洪钟,带着他往日在秦淮河上发号施令般的威严与不容置疑,“我严汜,以项上人头担保!尔等昔日是我麾下儿郎,今日亦是我袍泽弟兄!重建水寨,既是洗刷过往罪愆,亦是尔等重获新生之路!更是为尔等自己,亲手筑一道回家的坦途!拿出你们秦淮水军健儿的本事来!让世人看看,我们不是只会杀人放火的水贼,也能建起这固若金汤的家园!”
严汜的现身说法和他在旧部心中积威已久的威望,瞬间压下了大部分质疑的声音。许多人看着这位熟悉的老上司,眼神复杂,但那份根深蒂固的服从感开始发挥作用。
崔琰适时补充,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盖过议论:“水泥、石料、工具、粮草已从代州源源运至!工程浩大,需众志成城!从今日起,按尔等原建制编队,由严将军统一调度指挥施工!本官负责所有物资调配、人员登记、工钱核算与思想教育!有功者赏,有过者罚,一视同仁!凡有偷奸耍滑、煽动滋事者,严惩不贷!凡勤勉肯干、技艺精湛者,另有嘉奖!开工——!”
重建工作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和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了。
崔琰展现了他卓越非凡的组织才能、精准高效的后勤保障能力和洞悉人心的掌控力。
严汜则倾尽数十年水战经验,将这座水寨的防御功能推向了时代的巅峰。
首先是对大战后狼藉一片的废墟进行彻底清理。
崔琰调集了数百辆坚固的独轮车和大量人力,分成日夜两班,轮番上阵。
铁锹、撬棍、箩筐齐上阵,将破碎的砖石、烧焦的木料、沉船的残骸以及凝固的血土,一车车运走,倾倒入远离水寨的下游深水区。
巨大的深坑被挖掘出来,作为填埋建筑垃圾和未来生活垃圾的场所。清理出的场地迅速向下挖掘,形成深达丈余(约3米多)的、纵横交错的地基沟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