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抵达北平站时,暮色已经像潮水般漫了上来。王至诚拎着简单的行李箱,一路快步穿过熙熙攘攘的站台,出了车站又雇了辆黄包车,催促着车夫往燕园赶。等到黄包车停在北大南门前,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校门口的两盏马灯散发着昏黄的光,照得门前的石狮子添了几分肃穆。他刚要抬脚往里走,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粗重的喘息,像是有人在拼命奔跑。
“是你 ——” 王至诚猛地回头,看清来人模样的瞬间,刚要脱口喊出 “马衡先生”,就见马衡突然伸出手,用食指紧紧按住了嘴唇,眼底的急切像火苗似的跳动。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大褂,领口沾着些灰尘,眼镜片上蒙了层薄雾,原本总是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此刻有些凌乱,几缕发丝贴在额头上,一看就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奔波。
不等王至诚再开口,身旁的中年男人已经伸手拉住了他的胳膊,力道大得几乎要捏进他的皮肉里。“到一边说话。” 男人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拉着王至诚快步绕到北大专栏的后面 —— 那里堆着几捆旧报纸,正好能挡住来往行人的视线。直到躲进阴影里,男人才松了口气,抬手扶了扶眼镜,王至诚这才看清,眼前人竟是胡适。
“胡先生?” 王至诚愣了愣,目光又落回马衡身上,“马先生,您这是……”
“马衡碰上事了。” 胡适抢在马衡前面开口,声音里满是凝重。他从口袋里掏出块手帕,擦了擦额角的汗,指尖还在微微发颤,“这事得从燕下都的发掘说起。”
王至诚的心猛地一沉。他早就听马衡提过燕下都考古的事 ——1北大考古学会又联合北京研究院和古物保管委员会,组了个 “燕下都考古团”,马衡亲自担任团长,带着傅振伦、常惠他们去了易县。
“孙殿英说燕下都虽比不上东陵,却也是块肥肉,非要把挖出来的文物运走。” 胡适接过话头,语气里满是愤懑,“我们自然不肯,马衡跟他们理论,可那些兵痞哪里听得进去,直接端着枪在工地上鸣枪示威,还放话说要是不把文物交出来,就把考古团的人都扣下。”
王至诚听得手心冒汗,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他能想象出当时的场景 —— 荒凉的考古工地上,黑洞洞的枪口对着手无寸铁的学者,那些刚出土的文物还沾着泥土,就要被装进强盗的口袋。
“后来我们趁夜把文物运走了,藏到了安全的地方。” 马衡的眼神柔和了些,像是在回忆那些珍贵的文物,可很快又黯淡下来,“可孙殿英的人发现文物不见了,就把账算到了我头上,说要抓我回去‘问话’。同事们怕我出事,就帮我联系了党组织,连夜送我来了北平。我本来想先去故宫博物馆躲躲,可又怕连累那里的人,只好先找胡先生,来了北大。”
王至诚这才明白,马衡为什么会如此狼狈地出现在北大门口。他看着马衡布满血丝的眼睛,心里又酸又敬 —— 这位年过半百的学者,为了保护文物,宁愿自己颠沛流离,也不肯让那些国宝落入强盗手中。
“马先生,您先跟我进来吧,到我宿舍歇会儿,喝口热水。” 王至诚连忙说道,伸手就要去扶马衡。
可马衡却往后退了一步,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坚决。“不行!”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又很快压低,“孙殿英、谭温江那些人,连皇陵都敢盗,还在乎北大的学生?他们要是知道我在这儿,肯定会闯进来搜人,到时候不仅会打扰学校的正常秩序,还可能伤到学生。学生更是国之重器,不能让他们毁了!”
王至诚愣住了,他没想到马衡在这种时候,还在担心北大的师生。胡适也叹了口气,拍了拍马衡的肩膀:“我知道你担心,可你总不能一直待在这儿,外面到处都是孙殿英的人,你要是被他们抓到,后果不堪设想。”
马衡沉默了片刻,抬头看向漆黑的夜空,月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洒下来,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我想,我们还是离开北京吧。”
王至诚和胡适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理解。他们知道,马衡做出这个决定有多难 —— 北平有他热爱的考古事业,有他熟悉的同事和学生,可现在,为了不连累别人,他只能选择再次逃亡。
“好,我陪你走。” 胡适立刻说道,语气不容置疑,“我今晚就去安排,先送你去天津,从那里坐船去上海,再转去杭州,那里有我的朋友,应该能给你找个安全的地方。”
马衡点了点头,眼眶有些发红,他拍了拍胡适的手,又看向王至诚:“至诚,我走之后,燕下都的那些文物就拜托你多留意些,要是有什么消息,记得及时告诉我。还有北大考古学会的事,你也要多帮衬着点,别让它因为我受了影响。”
“马先生,您放心,我一定会照办的。” 王至诚用力点头,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夜,北大的校园里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和远处的犬吠。胡适先送马衡躲在北大附近的一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你 ——” 王至诚猛地回头,看清来人模样的瞬间,刚要脱口喊出 “马衡先生”,就见马衡突然伸出手,用食指紧紧按住了嘴唇,眼底的急切像火苗似的跳动。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大褂,领口沾着些灰尘,眼镜片上蒙了层薄雾,原本总是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此刻有些凌乱,几缕发丝贴在额头上,一看就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奔波。
不等王至诚再开口,身旁的中年男人已经伸手拉住了他的胳膊,力道大得几乎要捏进他的皮肉里。“到一边说话。” 男人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拉着王至诚快步绕到北大专栏的后面 —— 那里堆着几捆旧报纸,正好能挡住来往行人的视线。直到躲进阴影里,男人才松了口气,抬手扶了扶眼镜,王至诚这才看清,眼前人竟是胡适。
“胡先生?” 王至诚愣了愣,目光又落回马衡身上,“马先生,您这是……”
“马衡碰上事了。” 胡适抢在马衡前面开口,声音里满是凝重。他从口袋里掏出块手帕,擦了擦额角的汗,指尖还在微微发颤,“这事得从燕下都的发掘说起。”
王至诚的心猛地一沉。他早就听马衡提过燕下都考古的事 ——1北大考古学会又联合北京研究院和古物保管委员会,组了个 “燕下都考古团”,马衡亲自担任团长,带着傅振伦、常惠他们去了易县。
“孙殿英说燕下都虽比不上东陵,却也是块肥肉,非要把挖出来的文物运走。” 胡适接过话头,语气里满是愤懑,“我们自然不肯,马衡跟他们理论,可那些兵痞哪里听得进去,直接端着枪在工地上鸣枪示威,还放话说要是不把文物交出来,就把考古团的人都扣下。”
王至诚听得手心冒汗,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他能想象出当时的场景 —— 荒凉的考古工地上,黑洞洞的枪口对着手无寸铁的学者,那些刚出土的文物还沾着泥土,就要被装进强盗的口袋。
“后来我们趁夜把文物运走了,藏到了安全的地方。” 马衡的眼神柔和了些,像是在回忆那些珍贵的文物,可很快又黯淡下来,“可孙殿英的人发现文物不见了,就把账算到了我头上,说要抓我回去‘问话’。同事们怕我出事,就帮我联系了党组织,连夜送我来了北平。我本来想先去故宫博物馆躲躲,可又怕连累那里的人,只好先找胡先生,来了北大。”
王至诚这才明白,马衡为什么会如此狼狈地出现在北大门口。他看着马衡布满血丝的眼睛,心里又酸又敬 —— 这位年过半百的学者,为了保护文物,宁愿自己颠沛流离,也不肯让那些国宝落入强盗手中。
“马先生,您先跟我进来吧,到我宿舍歇会儿,喝口热水。” 王至诚连忙说道,伸手就要去扶马衡。
可马衡却往后退了一步,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坚决。“不行!”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又很快压低,“孙殿英、谭温江那些人,连皇陵都敢盗,还在乎北大的学生?他们要是知道我在这儿,肯定会闯进来搜人,到时候不仅会打扰学校的正常秩序,还可能伤到学生。学生更是国之重器,不能让他们毁了!”
王至诚愣住了,他没想到马衡在这种时候,还在担心北大的师生。胡适也叹了口气,拍了拍马衡的肩膀:“我知道你担心,可你总不能一直待在这儿,外面到处都是孙殿英的人,你要是被他们抓到,后果不堪设想。”
马衡沉默了片刻,抬头看向漆黑的夜空,月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洒下来,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我想,我们还是离开北京吧。”
王至诚和胡适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理解。他们知道,马衡做出这个决定有多难 —— 北平有他热爱的考古事业,有他熟悉的同事和学生,可现在,为了不连累别人,他只能选择再次逃亡。
“好,我陪你走。” 胡适立刻说道,语气不容置疑,“我今晚就去安排,先送你去天津,从那里坐船去上海,再转去杭州,那里有我的朋友,应该能给你找个安全的地方。”
马衡点了点头,眼眶有些发红,他拍了拍胡适的手,又看向王至诚:“至诚,我走之后,燕下都的那些文物就拜托你多留意些,要是有什么消息,记得及时告诉我。还有北大考古学会的事,你也要多帮衬着点,别让它因为我受了影响。”
“马先生,您放心,我一定会照办的。” 王至诚用力点头,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夜,北大的校园里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和远处的犬吠。胡适先送马衡躲在北大附近的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