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光速科技G1手机(1/2)
第四天深夜,光速科技厂房内依旧灯火通明。
生产线上,最后一批手机正在完成最后的检测工序。
流水线旁整齐堆放着已经包装完毕的产品,银灰色的包装盒上,"光速G1"四个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明朗拿起一部刚下线的手机,仔细端详。
经过四天四夜的奋战,这款带着金属质感的直板功能机终于诞生了。
机身采用航空级铝合金边框,配合镜面处理的塑料背板,既保证了质感又控制了成本。
2.4英寸TFT屏幕占据了机身正面大部分面积,键盘区采用激光雕刻工艺,确保字符不易磨损。
"明总,最终测试全部通过!"李鹏飞拿着检测报告走来,虽然满脸疲惫,但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首批1000部全部合格,良品率达到98.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许晚晴也走了过来,手中拿着一份成本分析表:"原材料成本控制在305元每台,加上生产、人工和运营分摊,单台总成本约418元。这还没有计算研发投入和模具费用。"
明朗轻轻摩挲着手机光滑的表面,感受着恰到好处的重量和手感:"做工比想象中好,看起来完全不像山寨机。"
"那当然!"李鹏飞自豪地说:"我们用的是和正规大厂一样的生产线,质检标准甚至更严格,联发科的工程师都说,我们的工艺水平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就在这时,高艺文风尘仆仆地从深圳赶回,直奔厂房而来。
"明总,许总!我回来了!"她顾不上放下行李,激动地说!"深圳那边的渠道商看过我们的产品资料后都很感兴趣,但有几点顾虑..."
"等等!"明朗打断她:"你先看看真机再说。"说着将一部手机递给她。
高艺文接过手机,仔细打量了一番,又在手中掂量了一下重量,随后开机测试了基本功能:"这...这真的是我们四天做出来的产品?手感真好,界面也很流畅!"
"这就是光速速度。"明朗微笑道:"你刚才说渠道商有什么顾虑?"
高艺文放下行李,正色道:"一是品牌认知度问题,光速科技在手机领域完全是新面孔;二是售后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三是价格竞争力。他们建议零售价不要超过800元,否则很难与波导、TCL等品牌竞争。"
许晚晴皱眉道:"800元?那我们的利润空间就很小了。"
"但渠道商表示,如果定价合理,他们愿意先小批量试销,看看市场反应。"高艺文补充道。
明朗点点头:"正好,大家都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定价策略,去会议室吧。"
会议室内,核心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部光速G1手机。
尽管已是深夜,但大家都毫无睡意,知道接下来的决策将关系到公司的命运。
"首先,为我们四天的成果鼓掌!"明朗带头鼓掌,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掌声落下后,明朗神色变得严肃:"现在面临最关键的问题——定价。这决定了我们的市场定位、竞争对手和目标客户群,大家都说说看法。"
许晚晴率先发言:"我认为应该走中高端路线,定价1288元。"她打开面前的笔记本,展示出一组数据:"我调研了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区间:诺基亚类似配置的手机售价在1500元以上,国产大品牌如波导、TCL等同档次产品定价在1000-1300元之间。我们的产品质量不输给他们,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更优。"
她顿了顿,继续分析:"定价1288元,扣除渠道成本和税费,我们还有35%左右的毛利率,这个价格既能保证利润空间,又能树立品牌形象,如果定价过低,消费者会认为我们是山寨货,以后想提价就难了。"
高艺文立即反驳:"许总,我理解您想树立品牌形象的想法,但市场现实很残酷。我在深圳跑了一圈,最大的感受是——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任度还不够。同样配置,诺基亚卖1500,国产只能卖1000。而我们作为全新品牌,甚至要比国产大品牌再低一个档次。"
她拿起手机,语气激动:"我建议贴着成本线定价,每台只加100元利润,定价518元!先以价格优势打开市场,占有份额后再考虑利润。现在最重要的是活下去,而不是赚大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生产线上,最后一批手机正在完成最后的检测工序。
流水线旁整齐堆放着已经包装完毕的产品,银灰色的包装盒上,"光速G1"四个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明朗拿起一部刚下线的手机,仔细端详。
经过四天四夜的奋战,这款带着金属质感的直板功能机终于诞生了。
机身采用航空级铝合金边框,配合镜面处理的塑料背板,既保证了质感又控制了成本。
2.4英寸TFT屏幕占据了机身正面大部分面积,键盘区采用激光雕刻工艺,确保字符不易磨损。
"明总,最终测试全部通过!"李鹏飞拿着检测报告走来,虽然满脸疲惫,但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首批1000部全部合格,良品率达到98.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许晚晴也走了过来,手中拿着一份成本分析表:"原材料成本控制在305元每台,加上生产、人工和运营分摊,单台总成本约418元。这还没有计算研发投入和模具费用。"
明朗轻轻摩挲着手机光滑的表面,感受着恰到好处的重量和手感:"做工比想象中好,看起来完全不像山寨机。"
"那当然!"李鹏飞自豪地说:"我们用的是和正规大厂一样的生产线,质检标准甚至更严格,联发科的工程师都说,我们的工艺水平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就在这时,高艺文风尘仆仆地从深圳赶回,直奔厂房而来。
"明总,许总!我回来了!"她顾不上放下行李,激动地说!"深圳那边的渠道商看过我们的产品资料后都很感兴趣,但有几点顾虑..."
"等等!"明朗打断她:"你先看看真机再说。"说着将一部手机递给她。
高艺文接过手机,仔细打量了一番,又在手中掂量了一下重量,随后开机测试了基本功能:"这...这真的是我们四天做出来的产品?手感真好,界面也很流畅!"
"这就是光速速度。"明朗微笑道:"你刚才说渠道商有什么顾虑?"
高艺文放下行李,正色道:"一是品牌认知度问题,光速科技在手机领域完全是新面孔;二是售后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三是价格竞争力。他们建议零售价不要超过800元,否则很难与波导、TCL等品牌竞争。"
许晚晴皱眉道:"800元?那我们的利润空间就很小了。"
"但渠道商表示,如果定价合理,他们愿意先小批量试销,看看市场反应。"高艺文补充道。
明朗点点头:"正好,大家都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定价策略,去会议室吧。"
会议室内,核心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部光速G1手机。
尽管已是深夜,但大家都毫无睡意,知道接下来的决策将关系到公司的命运。
"首先,为我们四天的成果鼓掌!"明朗带头鼓掌,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掌声落下后,明朗神色变得严肃:"现在面临最关键的问题——定价。这决定了我们的市场定位、竞争对手和目标客户群,大家都说说看法。"
许晚晴率先发言:"我认为应该走中高端路线,定价1288元。"她打开面前的笔记本,展示出一组数据:"我调研了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区间:诺基亚类似配置的手机售价在1500元以上,国产大品牌如波导、TCL等同档次产品定价在1000-1300元之间。我们的产品质量不输给他们,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更优。"
她顿了顿,继续分析:"定价1288元,扣除渠道成本和税费,我们还有35%左右的毛利率,这个价格既能保证利润空间,又能树立品牌形象,如果定价过低,消费者会认为我们是山寨货,以后想提价就难了。"
高艺文立即反驳:"许总,我理解您想树立品牌形象的想法,但市场现实很残酷。我在深圳跑了一圈,最大的感受是——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任度还不够。同样配置,诺基亚卖1500,国产只能卖1000。而我们作为全新品牌,甚至要比国产大品牌再低一个档次。"
她拿起手机,语气激动:"我建议贴着成本线定价,每台只加100元利润,定价518元!先以价格优势打开市场,占有份额后再考虑利润。现在最重要的是活下去,而不是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