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渐渐淡去,侍卫队列也随着马车的影子消失在巷口尽头。
门前的警察见人已走远,才缓缓收回手臂,有序地撤离。
围观的街坊们还站在原地,望着马车消失的方向嘀咕了几句,手里的活计却没停下。
陈府的朱漆大门缓缓关上,门房大爷搬了张竹椅坐在门边,手里拿着个粗瓷碗慢悠悠喝茶,偶尔抬眼扫过街口,见没什么异常,又低下头去捻碗里的茶叶。
府内厅堂里,族老们也散了去,陈上珍拄着拐杖站在窗前,望着巷口的方向出神了片刻,随即转身对身后的陈永福道。
“你哥那边不用挂心,先把抚恤的账目理清楚,今天给各家送去。”陈永福点头应下,脚步轻快地去了账房。
阳光渐渐爬高,洒在陈府的马头墙上,映得砖雕上的纹样愈发清晰。
巷子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方才因陈用金出行而起的波澜,虽泛起过几圈涟漪,终究还是归于平静。
……
1744年十一月初。
暹罗王城阿瑜陀耶城。
国王波隆摩阁怒不可遏,抬手将案几上的器物重重砸在郑信身上。
“五万!整整五万精锐!本王怎么跟你说的?守住洞里萨湖,那是咱们每年能收五百万石粮的粮仓,是架在柬埔寨脖子上的刀!你倒好——”
波隆摩阁肥硕的身躯因暴怒而剧烈起伏,他手指死死点着跪在地上的郑信,连声音都带着颤。
“现在呢?洞里萨湖丢了,五万精锐也折了!你倒说,本王该怎么罚你?”
郑信甲胄崩得破烂,声音沙哑:“臣罪该万死。不是臣不肯拼命,实在是清军的火炮射程远、火枪打得密,我军将士大多还握着大刀长矛,连敌军阵前都挨近不了,交手时根本是一边倒的碾压。”
他稍稍抬了抬头,语气里带着急切的恳意。
“这也是臣先前三番五次求王上买西洋火器的缘故——得有足够的红衣炮、火枪,才能跟清军抗衡。
不然的话,就算再征募多少壮丁,没有趁手的兵器,面对清军也只是白白送死,一触即溃啊!”
波隆摩阁闻言猛地眯起眼,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肥硕的手掌重重拍在案几上。
“好一个‘三番五次求王上买火器’!打了败仗,你倒先怪起王上吝于花费?”
他上前一步,居高临下地盯着郑信,声音里满是嘲讽。
“当初你领兵出战时,可不是这么说的!如今折了五万兵马,倒把罪责推到本王头上?来人!”
殿外侍卫闻声而入,甲胄碰撞声清脆刺耳。
波隆摩阁指着郑信,怒喝:“将这丧师辱国的败将拖出去,斩立决!”
“王上息怒!” 财政大臣披耶节悉突然出列,跪地叩首,声音急切。
“郑将军虽战败,却非全然无能——清军火器之利,臣早有耳闻,此次战败实有装备悬殊之故。
且他久守边境,熟悉清军战法,若杀之,恐无人能暂代其位应对边境危局啊!”
话音刚落,殿内几位与披耶节悉交好的大臣也纷纷出列,或言“郑信有过但罪不至死”,或奏“边境需熟稔军务者坐镇,斩将恐乱军心”。
一时间,求情之声此起彼伏,殿内气氛稍缓。
波隆摩阁看着跪了一地的大臣,脸色依旧阴沉,却也明白此时斩将并非上策。
他沉默片刻,一脚踹在郑信肩头,冷哼道:“看在众卿求情的份上,王上暂免你死罪。
从今日起,革去郑信所有职务,贬为庶民,圈禁在城西的帕纳空废寺里!没有本王的命令,不许他踏出寺门半步!
边境防务,交由披耶·披猜将军接管。”
披耶·披猜立刻出列领旨,眼中闪过一丝得意,高声应道:“臣,定不负王上所托,守住暹罗边境!”
郑信浑身一僵,猛地抬头,眼里先是难以置信的错愕,随即被浓重的屈辱和不甘淹没。
他很想说,清军虽然占领了柬埔寨,却因粮草转运困难,根基尚且不稳,还有机会夺回失地。
想说暹罗南部还有两万精锐,若联合缅甸的孟族部落,或许能夺回马德望。
想说购买西洋人的三十门火炮已经运抵暹罗边境,只要再给一次机会……
可看着国王那张因暴怒而扭曲的脸,看着殿内大臣们或畏惧或冷漠的眼神,所有话都堵在了喉咙里,最终只化作一句低哑的“臣……领旨”。
郑信被侍卫反拧着手臂拖出大殿,甲胄摩擦着冰凉的地砖,发出细碎又滞涩的声响,最终随着殿门“吱呀”一声合上,彻底消弭无踪。
殿内瞬间死寂,唯有波隆摩阁粗重的呼吸声在空旷殿堂里回荡。
他缓缓走回王座,手指死死抠着扶手上的缠枝纹,目光扫过阶下仍跪着的大臣时,满是暴戾。
“都杵着做什么?起来!难不成要本王请你们?”
大臣们慌忙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门前的警察见人已走远,才缓缓收回手臂,有序地撤离。
围观的街坊们还站在原地,望着马车消失的方向嘀咕了几句,手里的活计却没停下。
陈府的朱漆大门缓缓关上,门房大爷搬了张竹椅坐在门边,手里拿着个粗瓷碗慢悠悠喝茶,偶尔抬眼扫过街口,见没什么异常,又低下头去捻碗里的茶叶。
府内厅堂里,族老们也散了去,陈上珍拄着拐杖站在窗前,望着巷口的方向出神了片刻,随即转身对身后的陈永福道。
“你哥那边不用挂心,先把抚恤的账目理清楚,今天给各家送去。”陈永福点头应下,脚步轻快地去了账房。
阳光渐渐爬高,洒在陈府的马头墙上,映得砖雕上的纹样愈发清晰。
巷子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方才因陈用金出行而起的波澜,虽泛起过几圈涟漪,终究还是归于平静。
……
1744年十一月初。
暹罗王城阿瑜陀耶城。
国王波隆摩阁怒不可遏,抬手将案几上的器物重重砸在郑信身上。
“五万!整整五万精锐!本王怎么跟你说的?守住洞里萨湖,那是咱们每年能收五百万石粮的粮仓,是架在柬埔寨脖子上的刀!你倒好——”
波隆摩阁肥硕的身躯因暴怒而剧烈起伏,他手指死死点着跪在地上的郑信,连声音都带着颤。
“现在呢?洞里萨湖丢了,五万精锐也折了!你倒说,本王该怎么罚你?”
郑信甲胄崩得破烂,声音沙哑:“臣罪该万死。不是臣不肯拼命,实在是清军的火炮射程远、火枪打得密,我军将士大多还握着大刀长矛,连敌军阵前都挨近不了,交手时根本是一边倒的碾压。”
他稍稍抬了抬头,语气里带着急切的恳意。
“这也是臣先前三番五次求王上买西洋火器的缘故——得有足够的红衣炮、火枪,才能跟清军抗衡。
不然的话,就算再征募多少壮丁,没有趁手的兵器,面对清军也只是白白送死,一触即溃啊!”
波隆摩阁闻言猛地眯起眼,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肥硕的手掌重重拍在案几上。
“好一个‘三番五次求王上买火器’!打了败仗,你倒先怪起王上吝于花费?”
他上前一步,居高临下地盯着郑信,声音里满是嘲讽。
“当初你领兵出战时,可不是这么说的!如今折了五万兵马,倒把罪责推到本王头上?来人!”
殿外侍卫闻声而入,甲胄碰撞声清脆刺耳。
波隆摩阁指着郑信,怒喝:“将这丧师辱国的败将拖出去,斩立决!”
“王上息怒!” 财政大臣披耶节悉突然出列,跪地叩首,声音急切。
“郑将军虽战败,却非全然无能——清军火器之利,臣早有耳闻,此次战败实有装备悬殊之故。
且他久守边境,熟悉清军战法,若杀之,恐无人能暂代其位应对边境危局啊!”
话音刚落,殿内几位与披耶节悉交好的大臣也纷纷出列,或言“郑信有过但罪不至死”,或奏“边境需熟稔军务者坐镇,斩将恐乱军心”。
一时间,求情之声此起彼伏,殿内气氛稍缓。
波隆摩阁看着跪了一地的大臣,脸色依旧阴沉,却也明白此时斩将并非上策。
他沉默片刻,一脚踹在郑信肩头,冷哼道:“看在众卿求情的份上,王上暂免你死罪。
从今日起,革去郑信所有职务,贬为庶民,圈禁在城西的帕纳空废寺里!没有本王的命令,不许他踏出寺门半步!
边境防务,交由披耶·披猜将军接管。”
披耶·披猜立刻出列领旨,眼中闪过一丝得意,高声应道:“臣,定不负王上所托,守住暹罗边境!”
郑信浑身一僵,猛地抬头,眼里先是难以置信的错愕,随即被浓重的屈辱和不甘淹没。
他很想说,清军虽然占领了柬埔寨,却因粮草转运困难,根基尚且不稳,还有机会夺回失地。
想说暹罗南部还有两万精锐,若联合缅甸的孟族部落,或许能夺回马德望。
想说购买西洋人的三十门火炮已经运抵暹罗边境,只要再给一次机会……
可看着国王那张因暴怒而扭曲的脸,看着殿内大臣们或畏惧或冷漠的眼神,所有话都堵在了喉咙里,最终只化作一句低哑的“臣……领旨”。
郑信被侍卫反拧着手臂拖出大殿,甲胄摩擦着冰凉的地砖,发出细碎又滞涩的声响,最终随着殿门“吱呀”一声合上,彻底消弭无踪。
殿内瞬间死寂,唯有波隆摩阁粗重的呼吸声在空旷殿堂里回荡。
他缓缓走回王座,手指死死抠着扶手上的缠枝纹,目光扫过阶下仍跪着的大臣时,满是暴戾。
“都杵着做什么?起来!难不成要本王请你们?”
大臣们慌忙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