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星火燎原,爱意渐生(31-75) 第四十六章 战略规划(1/2)
中秋礼盒的余温还没散尽,仓库里堆着空礼盒和剩余的卡片,空气里都带着一股甜腻的倦怠。赵北北刚盘完节后的账,数字喜人,但她心里却莫名空落落的,像是一口气跑完了冲刺,停下来反而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儿迈。
顾淮南就是在这时过来的。他扫了一眼她桌上摊开的、还带着节日气息的销售报表,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淡淡开口:“数据不错。”
赵北北刚想谦虚两句,他却话锋一转,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直接切中了要害:“但接下来,你打算怎么走?”
赵北北愣住了。“怎么走?”她下意识重复,“就……继续做糖,卖糖啊。把线上渠道再拓宽点,线下也多谈几家超市……”
顾淮南没说话,只是看着她,那眼神平静无波,却让赵北北觉得自己刚才的回答幼稚得像个小学生。他走到白板前——那是之前为了讨论包装方案买的,现在上面还画着几个歪歪扭扭的月饼图案。他拿起黑笔,唰唰几下把图案擦掉。
“从现在开始,”他转身,笔尖点在白板中央,“你需要一份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赵北北有点懵,“那不是找投资才要的吗?林先生那边的投资已经……”
“不是为了给别人看,”顾淮南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是给你自己看。用它理清你未来三到五年的路。市场在哪,对手是谁,你的核心优势是什么,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风险怎么控。”
他说话总是这样,没有多余的词,每个字都砸在点子上。
赵北北看着空白一片的白板,感觉头皮有点发麻。她懂做糖,懂熬火候,懂跟王嫂马婶她们打交道,甚至也摸着石头过了电商这条河。可“商业计划书”?这东西听起来就离她那个弥漫着糖香的小作坊很远。
“我……我不会写那个。”她老实承认,有点窘迫。
“没人天生就会。”顾淮南把笔递给她,自己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像个耐心的,&bp;albet气场过强的教练,“从现在开始,我问,你答。把你的想法,不管多零碎,都倒出来。”
他第一个问题就让她卡了壳:“‘赵氏糖坊’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赵北北张了张嘴,“我的糖好吃”差点脱口而出,又咽了回去。好吃太主观了。她努力想着更“高级”的词:“是……古法手艺?是真材实料?”
“具体点。古法手艺体现在哪里?真材实料的标准是什么?成本和别人比如何?”顾淮南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像剥洋葱,逼着她往深处想。
赵北北被问得额角冒汗,只能凭着本能回答:“手艺就是马婶那套控温、拉丝的手上功夫,别人短时间模仿不来。用料……我们选的山楂、雪梨、砂糖,都是挑好的,成本肯定比用便宜货的高……”
顾淮南不时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不可复制性”、“品质壁垒”、“成本劣势与价值优势”。
接着是市场:“你的目标客户是谁?只是网上追剧吃零食的年轻人?”
赵北北想了想:“也不全是。买礼盒的很多是送人的,看重包装和心意;线下超市,也有大爷大妈冲着实在买……”
“所以你的市场是割裂的。线上追求新奇和情感共鸣,线下注重实用和性价比。你的产品、包装、营销策略,如何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或者,你打算主攻哪一个?”
“我……”赵北北被问住了。她从来没这么清晰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她一直觉得买她糖的都是“喜欢她糖的人”。
还有财务。顾淮南让她预估未来一年的成本、销量、利润。赵北北拿着计算器按了半天,越按心里越没底。原料价格会不会涨?万一销量下滑呢?新设备折旧怎么算?她发现,自己以前所谓的管账,其实就是记个流水,离“规划”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一下午的时间,就在这种高强度、烧脑的问答中过去。白板上从一片空白,到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词语、箭头和问号,看起来比之前更乱了。赵北北觉得脑子像一团被揉皱又试图展平的纸,疲惫,但某些地方又似乎被强行打开了。
顾淮南放下笔,看着眼神有些发直的她:“今天先到这里。把你刚才说的,和我写的这些,整理出来。不用追求格式,就把你脑子里那团乱麻,试着捋出几个线头。”
他走了,办公室里只剩下赵北北,和对着一白板“天书”发呆的她。
王嫂探头进来,看见白板,吓了一跳:“俺的娘嘞,北北,你这是在画啥符呢?顾总又给你布置啥高难度作业了?”
赵北北苦笑:“比画符难多了。他在教我怎么……给咱们糖坊‘算命’,算未来几年的命。”
王嫂眨巴着眼,没太明白,但看赵北北一脸严肃,便挥挥手:“得,你们文化人搞的东西俺不懂。俺就知道,锅里的糖浆快熬好了,得去看看火候!那才是咱的命根子!”说完风风火火地跑了。
赵北北被王嫂这话逗得笑了笑,深吸一口气,重新看向白板。混乱之中,她好像真的抓住了一点什么。以前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顾淮南就是在这时过来的。他扫了一眼她桌上摊开的、还带着节日气息的销售报表,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淡淡开口:“数据不错。”
赵北北刚想谦虚两句,他却话锋一转,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直接切中了要害:“但接下来,你打算怎么走?”
赵北北愣住了。“怎么走?”她下意识重复,“就……继续做糖,卖糖啊。把线上渠道再拓宽点,线下也多谈几家超市……”
顾淮南没说话,只是看着她,那眼神平静无波,却让赵北北觉得自己刚才的回答幼稚得像个小学生。他走到白板前——那是之前为了讨论包装方案买的,现在上面还画着几个歪歪扭扭的月饼图案。他拿起黑笔,唰唰几下把图案擦掉。
“从现在开始,”他转身,笔尖点在白板中央,“你需要一份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赵北北有点懵,“那不是找投资才要的吗?林先生那边的投资已经……”
“不是为了给别人看,”顾淮南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是给你自己看。用它理清你未来三到五年的路。市场在哪,对手是谁,你的核心优势是什么,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风险怎么控。”
他说话总是这样,没有多余的词,每个字都砸在点子上。
赵北北看着空白一片的白板,感觉头皮有点发麻。她懂做糖,懂熬火候,懂跟王嫂马婶她们打交道,甚至也摸着石头过了电商这条河。可“商业计划书”?这东西听起来就离她那个弥漫着糖香的小作坊很远。
“我……我不会写那个。”她老实承认,有点窘迫。
“没人天生就会。”顾淮南把笔递给她,自己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像个耐心的,&bp;albet气场过强的教练,“从现在开始,我问,你答。把你的想法,不管多零碎,都倒出来。”
他第一个问题就让她卡了壳:“‘赵氏糖坊’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赵北北张了张嘴,“我的糖好吃”差点脱口而出,又咽了回去。好吃太主观了。她努力想着更“高级”的词:“是……古法手艺?是真材实料?”
“具体点。古法手艺体现在哪里?真材实料的标准是什么?成本和别人比如何?”顾淮南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像剥洋葱,逼着她往深处想。
赵北北被问得额角冒汗,只能凭着本能回答:“手艺就是马婶那套控温、拉丝的手上功夫,别人短时间模仿不来。用料……我们选的山楂、雪梨、砂糖,都是挑好的,成本肯定比用便宜货的高……”
顾淮南不时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不可复制性”、“品质壁垒”、“成本劣势与价值优势”。
接着是市场:“你的目标客户是谁?只是网上追剧吃零食的年轻人?”
赵北北想了想:“也不全是。买礼盒的很多是送人的,看重包装和心意;线下超市,也有大爷大妈冲着实在买……”
“所以你的市场是割裂的。线上追求新奇和情感共鸣,线下注重实用和性价比。你的产品、包装、营销策略,如何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或者,你打算主攻哪一个?”
“我……”赵北北被问住了。她从来没这么清晰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她一直觉得买她糖的都是“喜欢她糖的人”。
还有财务。顾淮南让她预估未来一年的成本、销量、利润。赵北北拿着计算器按了半天,越按心里越没底。原料价格会不会涨?万一销量下滑呢?新设备折旧怎么算?她发现,自己以前所谓的管账,其实就是记个流水,离“规划”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一下午的时间,就在这种高强度、烧脑的问答中过去。白板上从一片空白,到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词语、箭头和问号,看起来比之前更乱了。赵北北觉得脑子像一团被揉皱又试图展平的纸,疲惫,但某些地方又似乎被强行打开了。
顾淮南放下笔,看着眼神有些发直的她:“今天先到这里。把你刚才说的,和我写的这些,整理出来。不用追求格式,就把你脑子里那团乱麻,试着捋出几个线头。”
他走了,办公室里只剩下赵北北,和对着一白板“天书”发呆的她。
王嫂探头进来,看见白板,吓了一跳:“俺的娘嘞,北北,你这是在画啥符呢?顾总又给你布置啥高难度作业了?”
赵北北苦笑:“比画符难多了。他在教我怎么……给咱们糖坊‘算命’,算未来几年的命。”
王嫂眨巴着眼,没太明白,但看赵北北一脸严肃,便挥挥手:“得,你们文化人搞的东西俺不懂。俺就知道,锅里的糖浆快熬好了,得去看看火候!那才是咱的命根子!”说完风风火火地跑了。
赵北北被王嫂这话逗得笑了笑,深吸一口气,重新看向白板。混乱之中,她好像真的抓住了一点什么。以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