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那个被写满的白板立在那儿,赵北北就觉得有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了背上。商业计划书,这五个字像紧箍咒,白天黑夜地绕着她。

    她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搜了一堆所谓的“BP模板”和“案例分析”。满屏的英文缩写和复杂图表看得她眼晕——TAM、SAM、SOM、用户画像、转化漏斗、边际成本……每个字都认识,凑一起就成了天书。

    “这都啥跟啥啊!”她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感觉比学熬糖火候难上一百倍。熬糖好歹看得见摸得着,这东西太虚了。

    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她打开一个空白文档,敲下“赵氏糖坊商业计划书”几个字,然后,就卡住了。对着光标发了好久的呆,她才慢吞吞地开始写“公司简介”,写着写着就变成了“我爷爷那辈儿就开始做糖……”,完全不像个正经计划。

    夜深了,厂房里早已安静下来,只有她这间办公室还亮着灯。桌上摊着写废的草稿纸,揉成一团一团。王嫂临下班前给她塞的两个包子,早已凉透。

    顾淮南推门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副景象——赵北北眉头拧成了疙瘩,手指无意识地敲着键盘,屏幕上的文档只有寥寥几行,旁边还开着十几个乱七八糟的网页。

    他没作声,走到她身后,目光扫过屏幕。

    赵北北吓了一跳,猛地回头,见是他,有些窘迫地想挡住屏幕:“顾先生……”

    “写到哪里了?”他语气平淡,绕过桌子,站在她身侧。

    “市场……市场分析那块儿。”赵北北声音发虚。

    顾淮南俯身,握住鼠标,他靠近的瞬间,那股熟悉的雪松气息混合着夜晚的微凉,将赵北北笼罩。她的背脊下意识绷直了。

    他滚动页面,看着她那几句干巴巴的“我们的糖很好吃,很多人喜欢”,直接点了删除键。

    赵北北心疼地“哎”了一声。

    “不要描述感觉,陈述事实和数据。”他声音就在耳边,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很多人喜欢’是多少人?你的店铺关注增长曲线是怎样的?复购率是多少?客单价区间在哪?”

    赵北北被问得哑口无言,这些数据她后台都有,但从来没系统地提炼过。

    “去找出来。”他松开鼠标,直起身。

    赵北北赶紧手忙脚乱地登录后台,导出数据,对着密密麻麻的表格发愁。

    顾淮南拉过一把椅子坐下,看着她对着一个简单的月销量趋势图发呆,开口道:“不要只看它往上走。告诉我,为什么这两个月增长放缓了?是市场竞争?是季节性因素?还是你的营销力度不够?”

    赵北北盯着图表,努力思考:“好像……是过了中秋的热度,加上‘福顺昌’那边搞了几次促销……”

    “所以,你的计划里,针对竞争对手的促销和季节性波动,应该有相应的应对策略,而不是一句‘继续做好产品’。”他一针见血。

    他就像个最严苛的老师,不给她现成答案,只不断抛出问题,逼着她自己去挖掘、去思考、去建立逻辑链条。从市场容量估算,到竞争对手对比,再到自身优劣势剖析……

    赵北北觉得脑子快炸了,但某种奇异的通透感,也开始在混乱中萌芽。她开始明白,为什么有时候销量好,有时候不好,不再归咎于运气,而是能看到背后隐约的规律。

    “顾先生,”她忍不住问,“您是不是早就把我们这行研究透了?”不然怎么能每个问题都问到点子上?

    顾淮南抬眼看她,灯光在他深邃的眸子里落下细碎的光点:“我没有研究糖,我在研究你,和你的‘赵氏糖坊’。”他顿了顿,“你的优势、短板、机会、风险,都藏在你的日常和数据里。我只是帮你把它们挖出来。”

    这话让赵北北心头猛地一震。

    这时,王嫂的大嗓门在门外响起,由远及近:“北北!北北!俺跟你说,俺想到个绝妙的主意!咱下次直播,让马婶表演个‘盲测糖温’咋样?蒙上眼睛,光用手感……哎呦!顾总您也在啊!”

    王嫂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进来,看到顾淮南,吓了一跳,嗓门立刻降了八度,把面往赵北北桌上一放:“那啥……俺就是来送个夜宵,你们忙,你们忙!”说完,几乎是踮着脚溜了出去,还贴心地把门带上了。

    赵北北看着那碗卧着金黄荷包蛋的面条,肚子不争气地叫了一声,脸上有点发热。

    “先吃东西。”顾淮南语气没什么变化。

    赵北北也确实饿坏了,不再客气,拿起筷子小口吃起来。热汤下肚,僵硬的思维好像也活络了些。

    吃完面,她重新坐回电脑前,深吸一口气。看着之前那些杂乱无章的想法和被顾淮南逼问出的要点,她好像抓住了一点脉络。

    她不再试图去套用那些花哨的模板,而是打开一个新的文档,开始用自己的话,笨拙却真诚地写下:

    “一、我们是谁:赵氏糖坊,根子在东北黑土地,做的是带着锅气和人情味的老手艺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离婚后,我成了东北电商女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伊莎依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伊莎依蔓并收藏离婚后,我成了东北电商女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