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各种可能的促销节点。

    “国庆刚过,圣诞还早,这中间难道就没有什么可以做文章的日子吗?”时任淘宝CFo的张勇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突然,一个年轻的产品经理小心翼翼地说:“我大学时,11月11日光棍节挺流行的。去年有家小网站试过在这天做促销,效果还不错。”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随后爆发出一阵讨论。

    “光棍节?听起来有点意思。”

    “但这和我们购物网站有什么关系?”

    “年轻人喜欢啊!现在的大学生和刚工作的白领都是我们的目标客户。”

    经过激烈讨论,团队最终决定赌一把。

    他们计划在2009年11月11日举办一场大型促销活动,并将之命名为“双十一购物节”。

    团队内部对这个决定争议很大。

    有人认为11月不是传统购物季;

    有人担心物流无法承受突然增加的订单;

    还有人觉得“光棍节”这个概念太小众,无法吸引大众参与。

    但是张勇力排众议:“我们必须创造自己的节日!

    传统节日大家都回家团聚了,谁还会上网购物?正是因为11月没有节日,我们才要创造一个!”

    2009年,淘宝商城为第一个“双十一”投入了大量资源。

    他们联合了27个品牌参与活动,准备了多达5折的优惠力度。

    市场部门的员工们心里都没底:“真的会有人因为光棍节而疯狂购物吗?”

    11月10日晚上,整个团队守在办公室,气氛紧张得像高考前的考场。

    0点一到,流量开始飙升,服务器压力骤增。

    “流量是平时的两倍了!” “三倍!还在涨!” “订单系统会不会崩掉?”

    技术团队紧急应对,确保网站不会崩溃。

    随着时间推移,销售数据不断刷新纪录:

    1小时,销售额破千万;

    上午10点,破亿;

    24小时过去,最终销售额定格在5200万元人民币,是日常交易的10倍多!

    整个团队欢呼雀跃,他们没想到第一次尝试就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这一数字震动了整个电商行业。

    所有人才意识到:原来中国人不是没有消费意愿,只是需要合适的理由和时机!

    2010年,淘宝商城提前数月准备第二届双十一。

    这次参与的商家增加到711家,准备的优惠力度更大。

    结果令人震惊:单日销售额达到9.36亿元!

    这个数字是上一年的18倍!

    2011年,双十一销售额再次飞跃,达到52亿元。

    京东、苏宁、当当等电商平台也纷纷加入战局,双十一从淘宝一家的促销活动变成了全行业的购物狂欢。

    与此同时,“光棍节”原本的含义开始逐渐淡化。

    媒体和商家更多地使用“双十一”这个名称,强调其购物节的性质而非单身的主题。

    2012年,双十一创下191亿元的销售额,震惊全球零售业。

    美国媒体开始报道中国的这个购物奇迹,《纽约时报》称其为“全球最大的在线购物日”。

    随着销售额逐年攀升——2013年350亿元,2014年571亿元,2015年912亿元——双十一已经完全超越了它作为“光棍节”的起源,成为了中国消费实力的象征。

    从那四个南京大学男生的寝室玩笑,到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节,11月11日的意义已经完全被重塑。

    如今,很少有人还记得它最初作为“光棍节”的含义。

    即使偶尔有人提起,也多半是在双十一购物之余,顺手发一条“光棍节快乐”的朋友圈,然后继续沉浸在抢购优惠商品的兴奋中。

    从自嘲到狂欢,从边缘到中心,这个日子的变迁折射出中国社会二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互联网的崛起、消费文化的兴盛、年轻一代的自信与自我表达。

    而那四个创始者可能永远不会想到,他们那个夜晚的突发奇想,最终会演变成一场改变数亿人消费习惯的商业革命。

    hai

章节目录

重生后边造国货边炒股成全球首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缸子锅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缸子锅锅并收藏重生后边造国货边炒股成全球首富最新章节